夺C网掠TD华为扬长补短与狼共舞中兴难掩颓势

2008-01-09 09:54
IT时代周刊 2008年24期
关键词:中兴通讯中兴份额

朱 姝

华为的“狼性”策略借此次电信重组市场大洗牌,给中兴通讯带来了一次有口难言的重挫。

此前华为在国内CDMA的份额不到5%,而中兴的份额在30%以上,这次C网招标自然成了两家厂商的“关键战役”。

11月17日,中兴通讯公布其在中国电信C网招标中中标金额,揭开了中兴通讯在电信重组后的首轮设备商招标结果的神秘面纱。中兴通讯与中国电信C网2008年一期无线网络建设,签订12.7亿元的设备与服务合同;同时,与中国电信签订C网2008年一期业务网合同,提供0.61亿元的设备及服务。

表面上看,两项合同的签订,使中兴通讯获了中电信CDMA扩容的最大合同。但是,当日公司股票的惨烈跌势,却证实了之前市场对其招标失利的传言。

而其老对手华为倚仗巨大的资金实力,甚至不惜杀出“零”报价,在中电信一、二期CDMA招标中将自己在国内CDMA市场的份额从2%提升到40%,一举超过了中兴通讯的30%,拔得了国内CDMA头筹。

业内人士认为,华为的“狼性”策略在此次招标中大获全胜,而一向保守的中兴通讯已节节败退,颓势难掩。

华为不危

“中兴通讯在国内电信市场招标中接连失利带来的利空,在前段时间的股价中已经反映。”11月19日,深圳某券商研究员明确表示。

早在8月初,中国电信C网招标拉开帷幕后,一直围绕招标结果及紧接着的中国移动TD招标进程的讨论,把中兴通讯推到风口浪尖。8月中下旬,“华为超低报价获得电信C网招标70%份额”的传闻,导致了中兴通讯股价大幅下挫,到10月29日,已从44.16元跌至17.01元,跌幅达61.5%,其H股跌幅高达66%。

面对中兴怀疑其股价大跌为华为“布局”的传闻,低调的华为仍然坚持“死不回应”。有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反应过激,会误伤中兴。”但11月18日,中兴通讯在中电信c网一期招标结果披露后,该股市场表现之差仍令人费解。经过数轮多空争斗,中兴通讯收报20.97元,跌1.87%;H股收报12.62港元,跌6.38%。“虽然中兴通讯种种利空已在股价上已有所表现。”上海某券商研究员仍认为该股短期存在继续下跌的风险。

对于坚持不上市的华为,我们无法从股价作判断而只能从其如狼似虎的市场行为中窥得一斑。

虽说华为近几年在海外CDMA市场做得风生水起,但因为前期战略布局失误,使其与国内CDMA市场基本绝缘,这已成为华为的一块心病。华为CDMA产品线总裁赵明曾表示,在和海外客户谈判时,经常会被问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你们既然CDMA做得这么好,为什么在国内份额却很少呢?”

华为在国内CDMA市场中分一杯羹的想法由来已久,但由于此前战略方向选择为GSM和WCDMA,以及复杂的历史原因,使其在国内CDMA市场的份额几乎为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兴通讯国内CDMA市场占有率约为32‰

由于电信重组,电信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重新划分。而此时,市场份额的多少,决定了其今后在电信市场的占有程度。

招标前某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在CDMA和TD领域,中兴比华为先投入,但目前就CDMA产品的成熟度和商用规模而言,中兴和华为基本相当,而TD产品的成熟度和商用规模中兴略好于华为。由于电信和移动技术演进都会选择LTE,目前华为在LTE领域远远领先于中兴,估计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电信和移动的选择。”

华为报出“地狱价”竞标时,有分析认为,金融危机当前“现金为王”,中兴通讯采用保持毛利率的方式比华为安全。但既然是“现金为王”,中兴通讯现金流却进一步恶化了。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感觉到金融形势给海外市场收入及回款产生影响。”尽管中兴董秘冯健雄在媒体交流会上如此表示,但目前,中兴通讯高达64%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不得不让人担忧。

招标结果显示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此次中国电信C网一期招标中,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电信3G业务发展战略高地在内的81个城市,共计25万载频的招标结果:中兴通讯共获得21个城市,共计35000载频数,基站约9248个;而华为获得包括北京、广州、上海在内的20个城市,共计74000载频数,14779个基站,明显多于中兴。

中兴难兴

表面上看来中兴通讯获得的重庆、成都、昆明、拉萨等21个城市皆为其以前的“势力范围”,换句话说,确实保持了其对于原有区域市场的份额。

若以其获得的载频数计算,中兴仅获得14.2%的份额,而若按其获得的城市数计算。其市场份额约25.9%。“要保毛利率,就必须牺牲市场。”上海某券商研究员认为,“这次(中兴通讯)其实损失还是大了点。”

“按中标金额12.7亿元估算,公司平均每载频价格约3.6万元,较平均中标价高出20%。”香港交银国际通信行业分析师李志武认为,中兴通讯并没有在其他厂商低价竞争的压力下,单纯追求市场份额,而是以稳定的毛利率为竞标策略。

近段时间以来,中兴通讯有关高管频频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并不会盲目打价格战。冯健雄日前也表示,公司毛利率一直维持在35%左右,低价不一定换来市场份额。李志武认为,单从此次招标所获得的城市看,其市场份额还算是稳定的。

华为不仅在其传统弱项CDMA方面,在TD方面也已成为原有厂商的强劲对手,中国移动总规模达40多亿美元的TD-SCDMA二期网络合同的招标中,华为和鼎桥一共获得了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华为(包括鼎桥)在TD方面的市场份额应该也会稳定在25%~30%之间,成为TD稳定的第一集团成员。

而中兴的市场份额较一期的46.5%大幅度下降,只获得28%左右的市场。考虑到国内外市场变化,未来公司的市场份额还可能有下降的空间。如果未来中兴在TD3Y面市场份额稳定维持在25%~30%,那么跟华为相当,就说明中兴在TD的地位还是稳固的,没有受到动摇。

从毛利率来讲,中兴通讯采取稳健商务策略,毛利率水平估计在36%左右,与CDMA招标中的毛利率接近。从国际大厂和国内主要无线设备厂商的情况来看,30%毛利率是无线业务的盈亏平衡点。从TD-SCDMA招标的结果来看,中兴通讯的投标重心放在保合理利润兼顾市场份额的策略。

“目前形势下,中兴通讯采用保毛利率牺牲市场份额的战略似乎并不明智。”某电信设备行业资深人士却持相反看法,“c网业务作为中兴通讯主要盈利的板块,在面对华为等众多竞争对手的低价策略压力下,中兴通讯目前的资金实力是不能支撑其与华为等商家对峙的。”

而且“此次电信C网招标的目的是指向3G业务升级,而中兴通讯所获得的范围都是西部及中国较偏远的城市,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3C业务的战略重地却悉数旁落华为等设备商,这就意味着,作为今后几年行业增长亮点的3G业务,中兴通讯的未来发展并不乐观。”深圳某长期跟踪中兴通讯的行业研究员坦言。

业内人士分析,国内未来3G格局三定其二:(1)在CDMA2000市场上,中兴、华为预计总体份额超过60%,遥遥领先于其他厂商。其中,中兴通讯将保持其30%左右的市场份额;(2)中移动TD将形成中兴、大唐为第一阵营,华为、诺西、普天、爱立信为补充的基本格局。

海外伯仲略分

华为目前的海外表现也让中兴只能望其项背。

美国市场调研公司DellOro称,虽然移动通信设备行业不断走软,但中兴通讯和华为第三季度继续从欧洲和北美夺得市场份额,全球第四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所占市场份额同比增长逾一倍,而中兴通讯所占份额同比翻番。

尽管如此,面对无力自保的北电,华为完全具备收购它的能力。华为去年实际销售收入达125.6亿美元——这与业界普遍估计的北电城域以太网15亿~20亿美元的售价相比显得绰绰有余。

而中兴则明确表示不会参与北电的竞购。中兴董事长侯为贵称,中兴近期没有并购计划。“收购摩托罗拉或北电并不适合中兴,因为整合后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无法回本。”侯为贵坦言,受限于财力,中兴暂时也没有能力收购这样的全球电信巨头。

国金证券预计,2010年电信设备商综合实力排名华为将跃居第三、中兴位居第五;中兴、华为合计占电信市场增速最快的区域——亚太和中东非洲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3.2%和15.1%。

面对“狼性”勃勃的华为,它的对手要么跟上它的步伐而幸存,要么跟不上而被市场淘汰。中兴之兴,路漫漫其修远兮。以电信重组为契机,华为、中兴这对老对手同室操戈的好戏已经拉开大幕。

猜你喜欢
中兴通讯中兴份额
《中兴通讯技术》2020年专题计划
谢彩霞
中兴通科0元购中兴通税讯60%股权
俞义方不再担任 中兴手机中国区总经理
什么是IMF份额
父母只有一人留遗嘱,效力如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