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创造力的用武之地

2008-01-14 09:25田德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12期
关键词:联想思维训练创新意识

【摘要】作文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创造动机,激发他们创新求美的思想意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加强对学生审题立意时思维的拓展与拓深。

【关键词】作文教学 创新意识 联想 思维训练

作文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对于训练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作用。令人遗憾的是,不少语文教师未能认识到学生作文的创造性,没有重视学生写作的创造性的培养,更多地把作文教学的重心放在文章写法上——如开头和结尾、层次和结构、遣词造句以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论证举例等,而忽视了学生在写作中创造性的发挥。写作教学必须实施创造性的教育。

(1)教学应注意学生创造的动机,让学生产生对写作的热爱和渴望,从根本上消除写作活动的心理障碍。

例如:可以讲述名家写作轶事,教师进行写作示范,让榜样的力量去唤起写作的热情;可以让课文的美质、美态作为潜在的引导力量,影响和强化学生的写作意识和行为,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变常规写作为竞赛作文、活动作文和有奖作文,以培养和引发学生对写作的投入。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写作的心理动力调动起来后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写作活动中去,把写作当成一种精神享受,真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激发学生创新求美的思想意识,写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写作技巧训练,它更多的是一种美的捕捉与创造。但是有不少学生在写作中只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有的甚至东施效颦、矫揉造作。即使有些学生能文字通顺,结构完整,也很难让人感受到强烈的个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写作教学就要扬弃“我叫你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僵死程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和个性,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否则,写作水平将无法提高。

(3)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学生学了《石赋》一类借物喻人的作品后,就可要求他们以《石赋》为题,充分发挥联想,由事物的特征联系到人的品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有采用体裁改写和看图作文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使学生依据一定的材料,发挥想象,促进其再造场景的能力得以提高。当学生的联想能力,再造想象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通过续写和补写等训练方法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而学生的想象训练达到一定境界时,就可以将储存在头脑中的各种材料根据写作的需要,做匠心独运的整合、处理,就能创造出新颖别致的艺术图景。

(4)好的作文题目应当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比如,《我的老师》这样的题目,在小学做一两次是可以的,在中学仍是出这样的题目,就易导致学生的思维集中于一个方面,难以写出新意。如果改成《老师的……》这样的题目,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能活跃起来,可以写的东西就很多,如老师的“笑容”、“眼睛”、“教鞭”、“生日”、“星期天”……,一经点拨,学生就会从各个角度思考,抓住一点写活老师的形象。

(5)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审题立意时思维拓展和拓深的训练。如写“我的老师”,就要引导学生从老师的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全方位去思考,指导学生优选写作角度和材料,以帮助学生写出声情并茂的文章来。

另外,老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出新的表现方法,比如许多学生在写人时都喜欢开篇定调直到结尾,尊敬谁,喜欢谁,开头一语破题,感情没有发展,没有波澜,因而文章平淡无奇。如果老师启发学生在构思上巧妙设计,采用学过的“抑扬法”、“烘托法”,写作文章就会文意传神,扣人心弦。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只是笔者的一点见解,以期求教于方家。

★作者简介:田德智,宁夏海原县回民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联想思维训练创新意识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