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学设计

2008-01-14 09:25姜玉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12期
关键词:将进酒全诗李白

[设计说明]

1.《将进酒》是李白的咏酒名篇,意蕴深厚,风格鲜明,传诵千古。为能更好地理解诗篇,应让学生大致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李白因怀才不遇,而在诗中流露出的貌似主张及时行乐实则渴望入世上进的心态。而且不能简单地就诗论诗,应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习了解相关咏酒诗篇及酒文化,对学生进行“诗化”教育。

2.李白的诗感情充沛,语句通俗,音节响亮,节奏明快。王安石说李白的诗“词语迅快”,准确地概括了李白淋漓畅快的诗风。因而李白的诗非高声诵读不能传达其情感气势。要求学生高声读,忘情读,畅快读,直至背诵。

[教学目标]

1.诵读、背诵全诗。

2.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3.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赏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在回顾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由诗酒文化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知道哪些提到酒的诗句。

2.教师用ppt投影关于写酒的诗句,学生齐读。

3.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饮酒赋诗,自称“酒中仙”的李白更是如此,余光中先生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李白:(ppt投影余光中先生的诗,学生齐读)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4.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千百年来使人沉醉的劝酒名篇《将进酒》。

二、诵读指导

1.整体感知

教师充满激情地诵读全诗,提醒学生注意节奏、语调、情感,并作简单标记。

2.学生练习朗读

方法:(1)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

(2)学生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

(3)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

(4)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意。

(5)练习背诵。

3.提示

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悲壮的韵味。

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4.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全诗

三、鉴赏

问题:本诗的基调是什么?请对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作一点具体分析。

过程:

1.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并把思考结果用文字表述出来。

2.课堂交流,教师的评价以肯定为主,同时做适时的点拨。

3.明确:本诗初读一二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是再读几遍,就可以看出诗人的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确切地说,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这二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诗人写黄河,大多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等,其基调是壮。这里却不同,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有“不复回”之叹,基调却是悲。紧接着带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这前后二句,既是比喻——以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再,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人生渺小,因而这四句令人顿生悲意。

诗人的这种悲感,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双鬓成霜,英雄老去,更是对政治腐败、自己政治抱负无从实现的愤慨。

这四句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极有气势。前二句从空间上放大,后二句从时间上压缩,开篇即给人横空出世之感。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乐”。诗人年华老去,政治上极度失意,整日穷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处失意,就另外去寻找寄托。在这里,诗人以为朋友聚会是人生快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这里有一定的消沉,但并不完全消沉,对政治未完全绝望——“天生我才必有用”!算是对未来的一个期许。这种矛盾的协调方式与《行路难》如出一辙。这种诗情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实际上也是他愤激中的无奈与自我安慰。此时他心里应该还盼着会有一天再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一段读来掷地有声,豪气冲天。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钟鼓”二句是诗人对腐败的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否定与摈弃,又以古来圣贤与曹植自比叹惋,充满着不平之气、愤激之情。

“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这一段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极点。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板书]

悲——乐——愤——狂

[附录]

关于写酒的诗句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客中行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浣溪沙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山中对酌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问刘十九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作者简介:姜玉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将进酒全诗李白
劝学
诗仙李白的归宿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将进酒》朗读教学之五境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