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高考命题凸出了什么

2008-01-14 09:25马向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高考实践能力

【摘要】本文在对2007、2008年高考试卷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归纳论述了其中透露出的命题观念与思路的新的变化,并作出了价值评判,以期对中学教学及复习备考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高考 命题思路 教学观念 实践能力

高考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教育现象。重视高考文化建设,发掘和培育高考人文精神,对于教改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于德育教育,提升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和高考成绩,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与提升高考成绩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新课标的突出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必修学分占到了高中三年总必修学分的1/5,如此高额学分(大大超过数、理、化3门课程总学分),与高考究竟是什么关系?

1.2008年广东卷作文“不”

“不”指什么,那些情况下不轻易说“不”。综合实践活动使切入口变小,紧扣题目。人们不相信多喝碳酸饮料会发胖。综合实践活动证明,用寻常饲料和碳酸饮料喂养的金鱼,前者只长0.2克,后者“疯长”26克。数字面前,人们改变了那个“不”字。

2.2008年上海卷作文“他们”

通过关心农民工弱势群体的利他行为活动,很快产生了话题:题目是“我”,演化为“我与他们”的关系。而一个“们”字,则点出了群体要求。……实现了用“原生态语言”写作。

3.2008年浙江卷作文“触摸都市”/“感受乡村”

多数考生笔下都市生活是邻里冷漠,求学艰辛、逛街惬意……,乡村生活则是:摸鱼虾、扑萤火、捉知了……,但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参与城市循环水洗车调查者,都提出了城市循环水洗车缘何雷声大雨点小?乡村调查者则提出了为什么偏僻山区电灯不亮、眼保健操少的中学生戴眼镜者很少?

4.2008年天津卷作文“好奇心”

对家里鸡蛋为什么容易变坏,出于好奇心,将冰箱里鸡蛋竖放,大头朝上并包裹一层透气性较好的卫生纸,可延长保鲜30天以上。生活具体话题,为学生点亮了一盏心灯。说明“好奇心”欲得“高分”,必须写出好奇心对人的影响。

5.2008年福建卷作文“甜”

大意:一人买了瓶果汁,说“喜欢甜的”。一人买了杯咖啡,说“喜欢又苦又甜”。一人买了矿泉水,说“喜欢淡淡的矿泉水”。综合实践创新发散思维活动,很快抓住话题“青少年甜、中年又苦又甜,老年平平淡淡”。

6.2007年与社会活动密切联系的命题(广东卷)

(1)1题遭遇森林火灾时正确应对方式。

(2)2题北方冷空气入侵时的气候变化。

(3)政治41题广东省人均GDP、单位GDP变动的经济学常识。

(4)生物20题色盲。

(5)生物21题鼻咽癌。

(6)生物40题甘蔗发酵生产燃料酒精工艺。

7.2007年与科学实验密切联系的命题(广东卷)

(1)物理13题突出物理实验过程的体验试验。

(2)化学23题突出对物质分离、检验实验技能和对常用仪器主要用途的了解。

(3)生物34题突出试题所提供的实验报告

8.2007年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命题(广东卷)

(1)化学1题铋的医药应用。

(2)数学理科6题、文科第七题的物流调配。

(3)历史10题提供反应西餐传入上海的诗歌。

二、新考试观给了我们什么

命题者脱离教材从课程资源中寻找命题素材,是新的课程观反应到高考试题中的观念变革的核心。

1.2007年出现中学师生未接触过的新素材

(1)广东历史3题涉及到新出土的封泥,印证秦朝郡、县的历史。

(2)山东历史9题展示了明代服饰、第11题提供了白居易诗歌。

(3)宁夏历史31题提供了宋代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4)海南历史1、3、5题分别提供了甲骨文、出土胡俑、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丝织品图片。

(5)广东政治全卷41小题,有40小题选取学生生活或社会生活的情景作为试题背景材料。

2.2008年出现中学师生未接触过的新素材

(1)山东英语阅读理解题中,有涉及环境保护、手机短信报警……

(2)山东理综涉及奥运会题材,小球滑行轨道是2008的字样,请算出小球加速度。

(3)湖南作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诗人韩愈),有人误认为是多与少的关系,所以提到了小草精神,而忘记距离带来视觉感官变化,与“草独”、“草众”无关。

3.2007年出现中学师生未接触过的新情境

(1)广东历史21题判断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人遇到的事情。

(2)山东历史15题判断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来到中国时经历的事情。

(3)宁夏历史33题想象俄国十月革命中攻克冬宫场景。

(4)海南历史10题想象为何听莫扎特与听贝多芬的观众场面不一样。

(5)广东物理题想象电子快门、传感器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6)广东语文现代阅读《创新与想象》文段,想象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4.2008年出现中学师生未接触过的新情境

(1)山东文综历史15题:一个英国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中国经历的事情(机户、机工工资纠纷)

(2)宁夏作文“小鸟放生”与全国卷Ⅱ“海龟与老鹰”。

三、试题素材时代感强并坚持从考查能力命题

1.2008年四川作文“坚强”。

2.2007年广东化学1题铋的医药应用;26题生物无机材料羟基磷灰石Ca5(Po4)30H;27题治疗矽肺病的药物“克矽平”。

3.2007年广东数学6道解答题考查数学思维方法;理科6、7题,综合了算法、框图知识、推理论证和数据处理能力。

4.广东语文22题采用北京奥运会标志为素材。

5.广东地理全卷共各类图25幅,表5个,含区域分布、统计、示意、地形、气温等图;36题青藏铁路通车问题。

6.科学与人文统一,广东23题采用有关“粤剧”的内容,地方彩色、传统文化特色。

7.政治37题以漫画作为简答题背景材料。

8.政治23、25、26、34题,以格言、诗歌、寓言等方式揭示哲学道理。

四、关注杜会热点问题

1.广东地理33题用世界经济界流行的“金砖四国(BRIC)”从全球视角了解世界主要各国。

2.政治试题涉及商品房价、新农村建设、城乡收入差距、中国加入WTO、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五、反思

1.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问题

高一教材开始就是几何、映射、函数及逻辑关系等,概念多而抽象,符号多、定义、定理严格,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特点。如果从函数定义(衔接点)出发结合初中所学函数回顾,再运用映射观念给函数以新解。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速度;在知识导入上,实例和己知引入;难点上从学生理解能力出发。如渗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直线和平面垂直及直线与圆相切。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一个极限现象。耸立的原始森林是直的,满月是圆的,蜂巢结构是多面体,向日葵种子按对称螺线排列等将会在衔接期提升同学们的兴趣。

2.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问题

初中物理所用数学知识少而简单,学生数学能力缺乏和数学教学滞后形成高一物理“台阶”。高中所学重力、摩擦力、力的图示、二力平衡等在初中是肤浅的学习。物理中力的合成,多个力的平衡等则是“间断点”。所以衔接期要控制这些难度。

3.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问题

高一学生学习化学遇到的挫折多,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的挫折心理素质,采取“起点低、梯度小、分层次、多训练“的方法很重要,如氧化还原反应,可利用初中学过的具体化学反应,化合价的变化等,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定义。

4.中学教学缺乏对高考命题的研究

主要表现在缺乏用生活生产实践创设新情境,体现与STSE(科、技、社、环)密切联系不够。例如,2007年化学9题细菌燃料电池、12题青铜防锈、25题煅烧黄铁矿尾气吸收等。

★作者简介:马向红,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高考实践能力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