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上:咱们来画一张图

2008-01-16 05:11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归有光上台画图

习 平

一、教育背景

现在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有一个枯燥的铁律:读—讲—译—背。学生苦不堪言。教者振振有辞,据说,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说的,那还有错?这可是古人几千年教学经验的总结!这可是正宗的语文课自主学习!如果学生不能按要求做,那便是懒,那便是不用功。看看古人,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借光,那叫一个刻苦!现在的孩子,像什么话,不读,不背,不记,不写,整个一个被动学习的活见证。

在这种背景下,上文言文传统名篇,明朝归有光的杰作《项脊轩志》,这篇文章被称为“亲切动人的抒情小夜曲”。但是学生看见古文就发憷,就发愁。即使被迫读译记背,也大多愁眉不展,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在一堂全市性的文言文教学公开课上,笔者来了回改革。

二、教育过程

上课。板书课题。学习第一段课文。这一段语言优美,节奏鲜明,琅琅上口。即使这样,学生读记之时,也已呈疲态。怎么办?下面的课文怎么学?我想,必须给他们一个刺激。于是突然发问:

师:这项脊轩,又叫“南阁子”,归有光把它描述得这么美,可是大家知道这美丽的小屋子在归家的什么位置?

生:不知道。

师:想知道吗?

生:想。

师:能自己找出来吗?

生:不能。

师:如果我给大家一张归家住房的平面图,那么大家有信心在图上找到吗?

生:(兴趣盎然)有啊。

师:(在黑板上画出归有光家一进房子的平面图)呵呵,看清楚了吧?请大家读课文的第一、三两自然段,并从文中作者的描述中找到蛛丝马迹,然后自由讨论,确定“南阁子”的方位。注意哟,还要在图中画出归有光砌的围墙,标出归有光开的四个窗户。弄完后,咱们就请同学上台到黑板旁边“汇报演出”。行不?

生:行!

(学生十分兴奋地读书,画图,讨论,争执。)

师:哪位“工程师”上台来试画一下?

(一学生上台画图,众学生不断提醒他,还互相争执:“错了”、“画反了”、“窗户在南边”、“院墙在北面”、“太阳是从南边来的”……画图的学生一脸疑惑地下台。)

师:哪位“工程师”上台来改一下?

生:(举手如林)我来。

师:我提个条件,咱不能乱改。每改一处,都要念出一句或者是一段原文来印证,还得解释或者翻译一下,怕别人不懂啊。

生:行。

师:呵呵,附加条件一个:任意改错一点,都要罚该学习小组全体成员读书一遍。

生:行。

……

上台,下台;书声,笑声。

三、教育感言

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一)“古人”时期的孩子,总共才学一门课——读写,咱现在的孩子学多少门课?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美、体、劳、计算机!孩子们的大脑每天得被多少“马队”踏过?在目前这种畸形的考试制度下,这么多学科成吨的练习像炸弹一样轰炸孩子们的大脑,你让他像古人那样专心读—讲—译—背,怎么可能?要不,你来试试?如果不讲效率,等着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着学生“自主学习”,那岂不是要等到猴年马月?既然什么都要等着学生自己去涵泳,要咱老师干什么?

(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究竟起什么作用?自主学习的过程,就像是大海航行,就像是沙漠汽车拉力赛。教师应该是灯塔,教师应该是舵手,教师应该是领航员。教师的任务是指明方向,教会方法。吃草是羊的事,但是找到水草丰美的位置却应该是牧羊人的事。宣称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是一种对新课标一知半解的极其不负责任的说法,是一种混淆视听、标新立异的奇谈怪论。它怪就怪在否定了教师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教师无用论。如果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那么,学生和谁合作学习不行?和同学合作不行?和家长合作不行?和炊事员不行?和工人师傅、农民伯伯合作不行?为什么非要和老师合作才行?如果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那么为什么非要老师组织才行?从军队派个班长来,派个排长来,实行军事化组织管理,岂不是更好?为什么学习只有在教师的组织下才能进行,其他人组织为什么就不行?把儿童中心论扩大到极限,否定教师的作用,就是否定教育本身。

(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是一个高明的心理调节人。教师有责任也应该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一种和谐、积极、宁静的状态上来。现代教育与古典教育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现代教育是建立在大量的生理解剖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大量的心理实验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的。而古典教育只是建立在强迫基础上的,最多也只是建立在“知其然”基础上的。比如说,古典教育强调“苦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代教育则强调“乐学”。其实学习还是学习,其本质没有变,变的只是学习心理。也就是说,古人要求从形式到内容都“苦”,因为“苦”尽就会“甘”来:就会有“黄金屋”,就会有“颜如玉”。而现代人知道,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但是,可以通过调节而使学习的过程变得使人快乐起来。

(四)教育改革,众多观念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难免泥沙俱下。教育者面临的难题不是改变什么,而是无所适从,无所坚持。所以教育者应该独立思考,坚持理性,决不人云亦云。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一切。

[作者通联: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归有光上台画图
《项脊轩志》的人物描写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画图理解“同样多”
上台说汉服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班长上台(节选)
画图理解“多多少”
寒花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