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对理性的观照

2008-03-20 09:15冯建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2期
关键词:乔伊斯斯蒂芬观照

冯建明

摘要:在《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中,斯蒂芬的思想变化与发展通过颇具象征意义的宗教静修表现了出来。斯蒂芬的宗教体验可谓一种古老叙事模式的再现,因为乔伊斯笔下的宗教静修带有《圣经》叙事模式的痕迹。另外,尽管乔伊斯分别在《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开头和该书第三章对斯蒂芬的五种感官体验进行了精彩描述,但他改变了这几种感官体验的排列顺序。斯蒂芬感官体验顺序的变化暗示了他的身体发育过程与其精神发展历程之间的差别:前者显现出一条笔直上升的直线,而后者则呈现出一条螺旋上升的曲线。可见,乔伊斯聚焦个体,彰显个性,观照理性,突出了人之为人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乔伊斯;理性;观照;斯蒂芬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2-0113-04

法国诗人兼批评家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年)认为:一个人越有想象力,就应越有创作技巧,因为这两者在创作中相得益彰。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年)就是一位富有创作技巧的艺术家,他“以新形式表现新目标”,“他堪称艺术道路上让他人纷纷跟随而行的辟路先驱之一”。他虽然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淡化情节,却始终“以人为本”,他以人物塑造手法上的实验与创新来表明人物是作品的出发点、核心和归宿。他在作品中既表达理性,又避开科学和逻辑性的直接干预而再现非理性,他坚持以艺术的丰富内涵来体现万物之间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辩证规律。

著名诗人T.S.艾略特(T.S.Eliot,1888-1965年)认为乔伊斯的“后期作品必须通过对其前期作品的阅读来理解,对他的第一部作品必须通过对其最后一部作品的阅读来理解;是整个历程,而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阶段保证了他置身于伟人之列”。作为乔伊斯在长篇小说艺术手法上实验与创新良好开端的《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或译作《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既有助于全面理解被称为“两个民族(犹太一爱尔兰)的史诗”的《尤利西斯》(U-lysses)和被称为“黑夜之书”的《为芬尼根守灵》(Finnegans Wake),也有助于深入探讨乔伊斯美学思想和小说叙事的艺术。

乔伊斯以对小说人物意识流的精彩描述而享誉国际文坛。他淡化情节,却突出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强调传统的科学理性远不足以处理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他的人物塑造手法暗示读者:要敢于超越理性,以便从更加广泛的领域去理解生命的价值。但是,这决不能理解为乔伊斯忽略了对人物理性特征的描写。20世纪人本主义美学理念中的非理性在人本性中占有主导地位。然而,没有纯粹非理性哲学,也没有一种美学思想完全与理性无关。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主人公斯蒂芬·代达罗斯在贝尔韦代雷公学参加了宗教静修,他的这次宗教活动构成了该书的道德聚焦点,而该处的道德聚焦点无疑是对理性的观照。

在宗教静修中,神甫雄辩的说教一度促使斯蒂芬投身宗教。众所周知,宗教说教长期以来表达了一种思想:人通过对上帝的虔诚,可以从痛苦与罪恶中解脱出来,同时,人的思想也可以得到升华。斯蒂芬从小生活在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家庭里,以后又在耶稣会办的学校接受教育。天主教在爱尔兰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对基督教信徒的意识形态具有支配作用。生活在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下的斯蒂芬的思想不可能不受天主教教义的影响。当正在成长中的斯蒂芬意识到红灯区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其失落感时,他自然会考虑到坚决反对放纵,主张严格遵守上帝启示的信仰与道德的天主教义。于是,斯蒂芬试图通过参加宗教静修来感受一下宗教是否可以为他的新生活打开一扇通向光明的天窗。将斯蒂芬的注意力引向宗教的与其说是神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崇高与神圣感,不如说是某些宗教概念使他感到畏惧。在19世纪后半叶,关于永恒的惩罚的问题在神学上受到极大的关注。

有学者曾指责乔伊斯在《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中对宗教静修的描述并不全面。尽管如此,在一些评论家看来,乔伊斯笔下的宗教场景仍可视为对19世纪爱尔兰天主教信徒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在神学上,犯下罪孽的人死后会遭受惩罚。这使斯蒂芬联想到自己曾犯下的过失。他不仅没有从了解宗教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反而因此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乔伊斯以独特的象征手法,表现了斯蒂芬的精神发展历程。

斯蒂芬三天的宗教静修可谓对古老的叙事模式的一种重构。若从神话角度理解斯蒂芬三天的宗教经历,那么,乔伊斯的叙事手法可以从作为基督教经典,并对西方文学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的《圣经》中找到叙事模式的痕迹。《圣经》中不乏神话成分,它包含这样一个叙事模式:故事的主人公用三天的时间,到冥府或苦难危险的境地做一次旅行,历经磨难之后,最终战胜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危机,找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危机的办法。显然,该情节中含三大要素:(1)一位男主人公;(2)三天的磨难;(3)最终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在《圣经》中,符合这种叙事结构的最著名的例子是《约拿书》中关于约拿被大鱼吞入腹中三天的传说以及《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中耶稣被葬入墓中三天后复活的奇迹。

正如以这种叙述模式讲述的《圣经》故事具有深刻寓意一样,《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第三章中斯蒂芬三天的宗教静修还包含着象征意义。

第一,约拿的传说。关于约拿困在鱼腹中三天后生还人间的传说,在信仰基督的人的眼里,约拿体现了以色列人担负着向全世界传达神的真理的职责。将约拿吞入腹中的大鱼象征着巴比伦。大鱼将约拿吐到旱地上则暗指犹太人的回归。约拿的磨难表明他感受过死亡的恐惧之后才会开始懂得神为什么关心人的生命,从此而成为一个具有新的理念的教徒。

第二,耶稣的复活。关于耶稣死后三天复活的奇迹,信仰基督的人会认为基督复活彻底粉碎了死亡的权力和势力。

第三,斯蒂芬的宗教静修。在《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第三章中,乔伊斯着力地描写斯蒂芬三天的宗教静修,他不是为了增强小说的宗教色彩,而是为了突出该作品的文学象征手法。在乔伊斯笔下,斯蒂芬是一位立志为艺术而献身的青年的典型形象。神甫对地狱的恐怖性的描述,对应了斯蒂芬在未能找到正确的人生出路之前的焦虑、迷惘、痛苦。斯蒂芬的三天宗教静修象征着一个青年在走向充满希望的人生阶段之前难以避免的一段磨难。斯蒂芬虽然没有像约拿和耶稣那样直接面对死亡,却感受了肉体与艺术灵魂分离的痛苦,感受了艺术灵性的死亡。一旦缺少艺术灵魂与艺术灵性,斯蒂芬就感到自己落入地狱,或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第四,斯蒂芬与约拿和耶稣的对应关系。斯蒂芬宗教静修的三天对应了约拿在大鱼腹中的三天,对应了耶稣在墓穴的三天。从文学象征角度看,《艺

术家年轻时的写照》中的斯蒂芬对应了《约拿书》中的约拿,对应了《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中讲述的耶稣。乔伊斯借用约拿和耶稣在信仰基督教人的心目中的神圣光芒,来进一步烘托他所描绘的斯蒂芬超群出众的形象。

《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中古老的叙事模式的重构具有深刻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看,乔伊斯的主要小说人物可视为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Gustav Jung,1875-1961年)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的具体图解。乔伊斯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其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成为多民族神话原型的艺术变形,他通过实验与创新手法,表达了小说人物是原始意象通过文艺载体以本原的形式再现的观点,从而论证了原始意象与人类共相的相关性。

在《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第三章,乔伊斯着重描写了神甫对听、视、味、触、嗅五种感官体验的态度,并以重复法强调了数字“五”在该文本中特殊的美学价值。众所周知,乔伊斯长篇小说结构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他的三部长篇小说《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尤利西斯》和《为芬尼根守灵》分别由五部分、三部分和四部分组成。表示乔伊斯的“黑夜之书”结构的数字“四”和表示“两个民族(犹太-爱尔兰)的史诗”结构的数字“三”的象征意义已经引起了乔伊斯研究者的注意,而表示他的“艺术家小说”结构的数字“五”则未被给予足够的关注。在《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中,数字“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在第三章中的再次出现,更暗示了它的独特性。下面,笔者就从形式主义美学角度,对《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中表示其结构的数字“五”的象征意义做一次尝试性分析和讨论。

从形式主义美学角度看,艺术的内容往往表现为形式。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划分并不分明。乔伊斯是一位注重艺术形式的作家。因此,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年)所提出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的表现的美学观点并不完全适于分析乔伊斯的作品。既然乔伊斯作品的内容不再具有决定性和主导性,那么不仅他作品的文字形式的创新是“有意味的形式”,而且其作品的整体形式也是从具象走向抽象的典范。作为一位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乔伊斯并不注重记述事实,也不注重叙述情节,他作品的结构不是为了再现生活的形式,而是为了象征、暗示或传达某种思想和信息。数字“五”历来都被赋予了各种象征含义,如:在中国文化中,数字“五”对应着“东、西、南、北、中”,象征着大千世界,而在诺斯替教徒和摩尼教徒们看来,“五”是一个神圣的数字,它涉及光、气、风、火、水五元素。《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由五部分组成,这五部分可以视为该小说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该小说五部分所包含的实质性事物则为其艺术内容。

在《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开篇部分,乔伊斯通过描写斯蒂芬的听、视、味、触、嗅五种感官体验,表现初生的斯蒂芬对物质世界强烈而新鲜的感受。开篇中这五种感官体验象征着斯蒂芬肌体向成熟的变化。在第三章中,作者再次突出听、视、味、触、嗅五种感官体验在斯蒂芬心中的反映。这并非重复强调斯蒂芬对外界的感受,也不是再次暗示斯蒂芬的身体发育,而是充分表现了一位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对精神世界的强烈感受。斯蒂芬走向成熟的过程主要包含身体上的发育和思想上的发展两个方面。在乔伊斯笔下,斯蒂芬的五种感官体验代表了每一个人所必然经历的走向成熟的体验。乔伊斯从《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开篇时对听、视、味、触、嗅五种感官体验的描述,到第三章中通过神甫对听、视、昧、触、嗅五种感官体验的强调,不仅改变了这五种感官体验的排列顺序,而且也改变了这五种感官体验所代表的意义。当然,在该书所涉及的时间段内,斯蒂芬的身体发育过程所呈现的是一条笔直上升的直线,而这位主角的精神历程则呈现一条螺旋上升的直线。斯蒂芬的宗教静修象征精神历程所呈现的是一条螺旋上升中的一段迂回的线路。正如斯蒂芬感觉到红灯区无法彻底使自己得到解脱,他只有通过参加宗教静修,才能深刻地体会到宗教不是一条适合他发展的道路。在乔伊斯笔下,宗教静修非但没有使斯蒂芬甘愿受天主教教义的左右,反而加深了他对宗教的怀疑和否定。显然,该书的宗教静修情节为斯蒂芬随后拒绝贝尔韦代雷公学校长提议的神甫职位打下了伏笔。

对于《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第四章中斯蒂芬的一次重要的人生抉择,乔伊斯并没有大肆渲染,只是通过微妙的象征性手法表现出来:

他推开沉重的厅门,把手伸过去,仿佛伸向精神生活中的一位志趣相投的人。斯蒂芬走到外面宽敞的楼梯平台上,感到柔和宜人的晚风在吹拂。四个年轻人手挽着手,摆动着头,伴着走在前面的人的六角手风琴的欢快的曲调,大踏步地向芬勒特教堂的方向走去。那音乐仿佛急遽的音乐的首节,一下便沁入他的心田。像一个巨浪冲垮孩子们堆砌出的沙塔一样。无痛苦地、无声地瓦解了他那充满幻想的心胸的结构。微风使他绽开了笑脸,他抬眼看了看神甫的脸,看到这张脸上傍晚的毫无情趣的反照,便慢慢地将自己的手,从曾隐隐约约地默认为志趣相投的人的手中抽了出来。

在乔伊斯笔下,斯蒂芬拒绝贝尔韦代雷公学校长很有诱惑力的提议的情节的重要性在于,它标志着这是斯蒂芬在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抉择。这段引文中的神甫,即贝尔韦代雷公学校长成了天主教教会的化身,神甫伸向斯蒂芬的手暗示着教会对斯蒂芬的召唤,神甫的“脸上傍晚的毫无情趣的反照”象征着斯蒂芬眼中天主教僵化的教义与过于严格的组织形式。“外面宽敞的楼梯平台上”的“柔和宜人的晚风”象征着与宗教氛围截然不同的、充满生命力的环境。四个挽着手的青年象征着《圣经·新约》中的前四部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或者说,踏歌而行的四位青年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这四部书的作者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的艺术变形。在《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中,《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及其作者既不能与贝尔韦代雷公学划等号,也不代表斯蒂芬眼中的僵化的天主教教义,而是斯蒂芬所认为的“神圣”或“崇高”的代名词。

乔伊斯虽然没有选择走宗教之路,但并不说明他是一个纯粹的无神论者,也不说明他对影响了西方文明进程的《圣经》的完全否定。《圣经》及其66部书的作者在乔伊斯的心目中始终享有崇高的地位。乔伊斯巧妙地借助《圣经》及其作者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或神圣光环赋予四位青年以崇高的形象。这四位青年在乔伊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为芬尼根守灵》中将再次出现,只不过他们在这部“黑夜之书”中将变形为富有象征意义的四位神秘的老人。在《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第四章中,四位青年

伴奏用的六角手风琴象征着艺术,“六角手风琴的欢快的曲调”象征着艺术迷人的魅力,四位欢歌而行的青年象征着乔伊斯眼中艺术创新的无上神圣性与崇高性。贝尔韦代雷公学校长认为神职人员拥有最大的荣誉和至高的权力,而乔伊斯则暗示出:天主教教会好像“孩子们堆砌出的沙塔一样”,而艺术事业则“像一个巨浪”。“一个巨浪冲垮孩子们堆砌出的沙塔”暗示出艺术事业高于教会。斯蒂芬虽然没有立刻决定选择一条艺术创新之路,但他最终将手从贝尔韦代雷公学校长的手中抽回,则暗示了他将永远不会成为一名神甫。由此可见。乔伊斯将看似漫不经心的暗示传达给了读者。这种艺术表现方式虽然淡化了情节,却没有淡化人物。乔伊斯运用精妙的叙事艺术手法,不但突出了小说人物在作品中的核心地位,而且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乔伊斯在其长篇小说人物塑造中,并没有完全否定理性,只是因人的洞察力不可检验,而在其后期作品中才让非理性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斯蒂芬三天的宗教静修对应他思想发展的五种感官体验,,对应他身心成长的结构形式,具有深刻的文学象征意义。乔伊斯通过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成功地表达了一位成长中的青年为寻找正确出路而做的尝试性举动。此外,这些叙事手法的文学象征性又有助于提高斯蒂芬的形象,并为斯蒂芬拒绝接受神职做了一定的铺垫。《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描述了主人公斯蒂芬的身心成长、变化、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挫折是斯蒂芬走向成熟的催化剂。同任何人一样,斯蒂芬思想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其寻找新的自我的道路也充满荆棘与险阻。丑陋的社会现状以及日益衰落的家庭经济状况使斯蒂芬感到压抑和痛苦。

《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第一次以著作的形式发表仅几个月,意大利的一位名叫迭戈·安杰利(Die-go Angeli)的文学评论家便对乔伊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赞叹道:“他的著作既是一部融艺术性与思想性为一体的绝妙之作,又是一声叛逆的呐喊:它表达了一位新艺术家以异样的眼光观察世界的渴望……”乔伊斯以其对艺术的敏感性和想象力,借助颇具个性化特征的象征手法,使自然万物互为象征,人的感观彼此应和,人的心灵与大自然相互交流,艺术地展示了隐匿于物质世界背后的精神世界,表现了小说主人公思想逐渐成熟的变化过程。乔伊斯用主人公意识的变化象征主人公对理想的不断探索,以点代面,借助个性表现共性,通过主人公思想的发展表示故事情节的延伸;他关注人物的精神世界,体现了现代主义作家对内在生命力的追求;他用小说人物的内心活动代替外在行动,借助感觉、思想、情感和幻想的奇妙组合来表现生命的活力,体现了现代主义试图对现实的超越;他致力于艺术创新,决不屈从于传统的审美习俗,并通过对形式的实验,打破读者旧的惰性,培养具有创造性阅读习惯的新读者;他聚焦个体,重视个性,表现个体内心活动,突出人之为人的独特魅力,艺术地描述个体的精神史。《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的道德聚焦点是该书主人公思想转变的关键环节,也是展现该书人物塑造的实验与创新手法的重要部分。乔伊斯以出神入化的人物塑造,成就了爱尔兰小说荣盛的景观,也给世界文学天地平添了奇趣。因此,若要尽心竭力博采世界文学的精华,就不能忽略乔伊斯长篇小说人物精神发展过程以及人物塑造的实验与创新手法。

(责任编辑胡志平)

猜你喜欢
乔伊斯斯蒂芬观照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论维柯对乔伊斯小说诗学的影响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录——对一部名著的多元观照
轮椅上的天才——斯蒂芬·霍金
斯蒂芬·G·雷兹《完全音乐理论教程》述评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乔伊斯·卡洛尔·奥茨作品综述
斯蒂芬·库里招牌动作之掩护投篮
斯蒂芬·霍金:探知外太空,保人类长存
乔伊斯《小云朵》中的叙述聚焦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