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导语 盘活课堂

2008-04-08 00:59肖武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2期
关键词:创设情景

肖武雄

【摘要】巧设导语是课堂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可以创设情景、自然导入,可以巧提问题、启发导入,可以前后联系、轻松导入,只有做好了这些,方能真正盘活课堂。

【关键词】创设情景;巧提问题;前后联系

三尺讲台上,要上好一堂语文课,跟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巧设导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导语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梁,架设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上,这座桥梁宽了,架牢了,学生就能轻松愉悦地到达下一站。本文就从巧设导语、盘活课堂谈起,与同仁们一起学习,共同探讨。

一、创设情景,自然导入

一堂课就是一次演出,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演出中,导入新课是第一幕,如何演好第一幕,如何在第一幕中让你的观众被你的台词所吸引,并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创设情景。创设情景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例如,在教《荷塘月色》时,我是这样创设情景的:《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精美散文。想当年,朱自清先生在皓月当空的晚上,一个人静静地行走在北大未名湖边,享受荷香,品尝清静,感受孤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散文,一起来欣赏,月色下的荷塘,以及荷塘上的月色吧!

二、巧提问题,启发导入

在导语中,我们如果巧提问题,巧径导入,收到的效果必然非同一般。这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吸引学生,以帮助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拿来主义》这一篇杂文,写作年代离我们此较遥远,学生一时难以弄懂。因此,巧提问题是一个关键。在本文教学教程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面对世间万物,你们是不是想不加选择地全盘占有呢?如果不是,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办法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考察一下当年的鲁迅先生是怎样提倡科学对待国际文化遗产的吧。

三、前后联系,轻松导入

前后联系,即前后所学知识的相应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课文内容及其特点来导入新课。因为有已学过的知识及曾体验过的生活,所以在进入新课时学生会备感亲切,并自然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在教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时,这样的方法导入也许会更好:在人世间,爱情可以说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话题,在中国的古典或现代文学中,描叙过不少有关爱情的经典故事,例如牛郎织女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倩女幽魂的故事等等,这些生生死死、忠贞不二的爱情故事,现在听来仍让人感动不已,像这类故事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再来聆听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焦仲卿、刘兰芝,看看他们是怎样对待爱情的。经过这样一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高涨起来。看来这个导入是非常成功的。

如何巧用导语,盘活课堂,它让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想到的是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创设情境、巧提问题、前后联系,然后去成功地完成教学,而不是机械地照抄别人的教案,拾人牙慧。上课时的导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在课前却需要我们教师去巧妙地安排和设计。总之,巧用导语是一门学问,在导入新课中巧用导语能使我们的教师超越课堂的藩篱,拓展自身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创设情景
睿智引领探究性学习,有效激活阅读课堂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英语阅读
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
创设情景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刍议情感教育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小学数学卓越课堂追求“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