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的启示

2008-06-02 06:36李佐军
党政干部参考 2008年5期
关键词:正确处理公平民众

李佐军

中国三十年改革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难得的教训。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既为我们自己也为他国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中国三十年改革的启示无疑是丰富多样的,下面仅从如何处理各种关系角度来归纳改革的启示。

启示之一,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改革与发展既统一又矛盾,有时改革能促进发展,有时改革可能损害发展。若改革能在正确的时机和稳定的秩序下,调动多数人积极性,为多数人带来利益,则能促进发展;若改革没有选择好时机,没有采取正确的策略,没有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没有为多数人带来利益,则很可能损害发展。所幸的是,中国大多数改革措施都达到了促进发展的效果,与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出现的“有改革、无发展”的情况形成了对比。改革本身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目的,不能只为改革而改革,一定要在发展中推进改革,努力实现改革的发展效果。

启示之二,正确处理改革与开放的关系。改革与开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若二者关系处理得好,则改革会更加顺利。1978年以来,中国始终将改革与开放紧密结合起来向前推进,形成了改革与开放良性互动的局面,即形成了改革促进开放、开放反过来促进改革的局面。这是中国改革取得较好成效的重要秘密。在封闭环境中也可以进行内部改革,但难度要大得多。而在开放环境中,一方面可以利用外部竞争压力来推进改革,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引进国外的各种要素(如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来推进国内的改革。

启示之三,正确处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对现有体制和制度的重大调整和改变,是对现有利益格局的改变,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改革还有改革成本,总会付出一定代价。但若改革得好,则会很快带来发展效益,会为进一步稳定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和制度环境。因此,改革者必须在改革与稳定之间寻求结合点和平衡。中国改革采取了“渐进改革”、“增量改革”、“经济优先改革”、“试点实验”等策略,基本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来推进改革的。

启示之四,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改革与效率和公平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改革一般会提高效率,改革可能带来公平,也可能带来不公平,公平有时与效率一致,有时与效率相冲突。效率与公平一致则有利于改革,不一致则不利于改革。中国的改革在很长时期内采取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其初衷是为了打破改革初期“平均主义”的束缚,但此原则实行时间明显过长,以致形成了当今比较严重的社会不公问题,引起了部分民众的强烈不满,并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影响了人们对改革的评价。这是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教训。因此,改革必须平等兼顾公平与效率,二者不可偏废。

启示之五,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改革是一项难度极高、探索性极强的事业,改革之初因传统体制非常强大,改革难以全面整体推进,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先进行局部突破。但随着局部改革的推进,应适时进行全面整体改革,否则有可能扭曲体制和制度,形成一系列“后遗症”。中国改革遵循了先局部改革、后全面整体改革的策略,如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开放后全面开放,先在部分地方试点试验后全国推广,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中国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改革和城乡协调改革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全面整体改革相对滞后,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启示之六,正确处理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改革既有空间合理布局问题,也有时间合理布局问题。时间合理布局主要表现为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改革既有短期改革,也有长期改革,既有短期效果,也有长期效果。短期和长期要兼顾,既不能只为短期忘了长期,也不能只顾长期忽视短期。中国改革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策略,非常重视短期改革和短期效果,通过短期效果累积了一些长期效果。但客观说来我们对长期改革和改革的长期效果重视不够,将那些难度较大的根本性改革留了下来,以致使未来的改革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

启示之七,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改革既涉及到中央,也涉及到地方。中央与地方既是改革的主体,也是改革的对象。中央与地方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权益冲突。中央与地方若形成了改革的合力,则有利于改革,反之则不利于改革。中国改革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改革初期,中央对地方“放权让利”,大大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但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实行“分税制”和部分部门“垂直管理”后,中央加强了集权,增加了财力,但因此削弱了地方的权力和利益,特别是一些乡镇和县级政府出现了明显的财力和权力不足,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但同时在全国跨区域的司法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则存在明显的协调统筹不够。

启示之八,正确处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政府与民众之间存在着非常微妙的关系,二者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利益。民众是纳税者,政府是管理服务者,按理说政府即是民众的政府,二者利益应是一致的,但由于政府也是由人组成的,政府也具有“经济人”的某些特征,在制度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下,政府也会趋利避害,也会追求自身权利的最大化,也会出现与民众利益的不一致。政府既是改革的组织者,也是改革的对象。中国改革在处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上既有成功的方面,也有不成功的方面。成功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政府作为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为民众整体的福利增加做出了贡献。不太成功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政府自身的改革严重滞后,部分官员“寻租”严重,腐败屡禁不止。因此,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仍将长期考验我们的智慧。

(摘自4月8日《中国经济时报》)

猜你喜欢
正确处理公平民众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爬绳子上船(环球360°)
又“画地图”了
又“画地图”了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求二面角时如何正确应对各种特殊情况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浅论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谁造成了不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