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博南古道

2008-08-29 03:40叶华荫
丝绸之路 2008年8期
关键词:滇缅公路永平南山

叶华荫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条腾挪如蛟龙、彪炳千古、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它跨越横断山脉巍峨如天堑的崇山峻岭,飞渡洪荒之后莽莽苍苍的原始丛林,踏过激流汹涌澎湃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一直延伸到西欧的雪山脚下与草原之畔那些人烟聚集的地方。这条飞跃灵动的古代交通线,就是比我国西北著名的丝绸之路还要早两个世纪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

博南古道是数千里蜀身毒道上最声名显赫的一段,是一条在历史长河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交通要道。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朝代如何更替,博南古道仍在人们的心目中保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人们的景仰中万古流芳。

构筑交通大动脉至今仍是治国安邦的大要。博南古道的开辟远在汉武帝时期,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意外收获,古道的开辟从开始就非同一般商道修建,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以及深远的军事目的和意义。

公元前138年,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以联络西域各国夹击匈奴,打开通往西域的道路。张骞在大夏“见蜀布邛竹杖”,他由此推断西南有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并在归来后向汉武帝禀报此事。汉武帝遂派人前往西南夷,寻找开辟“蜀(四川)身毒(印度)道”,但使臣因受西南少数民族的严重阻碍而没有能够寻找到。公元前109年,孝武帝再次差使寻找,终于打开了这条通道。到东汉永平十二年(69),汉王朝相继建立了哀牢、博南(今永平)二县。至此,一条始于四川,分“朱提道”和“灵光道”两路进入云南,在楚雄汇合后并入“博南古道”,翻越博南山进入杉阳古镇,然后依凭霁虹桥横跨澜沧江,再经“永昌道”和“腾越道”出缅甸、印度等国的国际性通道完全打开。

在这条横亘几千里的国际大通道上,翻越博南山主峰的道路长不过百里,但由于博南山山势雄奇、树林荫翳、道路艰险,常常烟雾迷离,山的西麓又有滚滚澜沧江为天然屏障。因此,博南山成为整条古道上最为重要的一道门槛,盘桓其上、贯通南北的一段则成为蜀身毒道上最为凶险也最为著名的 “博南古道”。

西南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但实现了汉王朝的初衷——联系西域、消除匈奴威胁,并先后设置了叶榆、不韦、比苏、云南、嶲唐、哀牢、博南、邪龙八县,建立了永昌郡,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发并繁荣了西南边疆。同时,还成为我国最早与外国经济贸易往来的通道之一。通过这条道路,中原王朝把国内的蜀布、邛竹杖、蚕丝、茶叶、烟盐、中药材等货物运到南亚西亚甚至欧洲诸国,又把国外的棉纱、煤油、宝石等运回国内进行交易,使得经济长足发展,东西方文化广泛交流。

1937年,因滇西抗战的需要,绕行博南山的滇缅公路永平段竣工通车,大批战略物资和各种信息不再经由博南古道马帮驮运,国际运输线由不堪重负的古丝绸之路转移到滇缅公路上,但古道仍然是民间运输要道。1959~1980年,滇缅公路永平段分期得到改建,改建后的公路走势依然与博南古道相同,并且大部分路段重合。2003年,穿过博南山的大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得博南古道彻底沉寂下来。博南古道、滇缅公路、320国道、大保高速公路以及开工在即的大瑞铁路,都在博南山段重合,不同的只是它们分别以翻越、绕行、穿透三种形式对付了博南山这道千年不变的天然屏障。

博南古道既是一条军事要道,又是一条国际性的商业交通线。6尺多宽的路面,全以大石砌就。在古道所穿越的地方,至今依然流传着“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的苦歌。古朴高亢的歌声,让一条血脉一样流淌了2000多年的古道,永远鲜活在亘古不变的滇西大地之上。至今,古道两边的广袤乡村还分布着经由古道迁徙而来的众多兄弟民族。可以说,古道就是一条各兄弟民族南来北往的走廊,大家在逐渐的交往中,相互影响,共同丰富和繁荣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假使没有博南古道的纽带作用,滇西的大部分地区只能永远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自生自灭,远远谈不上信息传递与沟通,更别论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技术上的交融与汇合了。

当时代走过飞速发展的20世纪,并一步跃进更加日新月异的21世纪时,站在古道的任何一段历史陈迹上,仍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因马匹拥挤而践踏起的漫天红尘,蹄音与铃声相伴,不断从博南古道喧哗着向西南远去的商帮马队的存在。只是,在数百度春风与秋雨之后,古道已远远地退往我们的视线与生活之外,以一种时断时续的方式蛰伏在博南山的丛林危崖峭壁与溪流飞瀑之间。断续只是它的外在形式,那种一贯的激情仍然在一处处遗迹中显露出最为强烈的神韵,永远无法阻止。这条由马蹄踩出的神龙,忽而现首,忽而现尾,它飞翔的姿态带着对远方的憧憬和对身后故土的无尽思念,在莽莽群山的开合间呈冲天腾跃之势。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博南古道作为一种包容性文明标志物有着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在时间的得不停侵蚀下,博南古道的斑斑遗迹注定会因历史的不断演进而逐渐消亡。不过,再次挥汗于这条承载过许多历史重负和人类的悲欢离合的旅途,伸出思想的触角抚摸这根古老、光滑的脊梁,它的体温和坚韧所留给人的不仅是无尽的遐想与沉思,同时还唤醒着人们在迢迢征途上不断跋涉的勇气与力量。或许,这便是古道永不泯灭的精神所在。

猜你喜欢
滇缅公路永平南山
弘扬滇缅公路文化 助推区域旅游发展
教师节
踢球
认识形近字
Effects of Maixuekang Capsules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on Serum MMP-9, S-100β Protein Levels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南山
滇缅公路的历史功绩及时代价值
二战时期英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演变历程钩沉
悠然方能见南山
滇缅公路:老弱妇孺“抠”出的生命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