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综合测试题

2008-10-15 10:53江苏启东中学物理组
关键词:音叉乐音音调

江苏启东中学物理组

一、填空题

1.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可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_中传播.声音是一种_______,它具有_______.

2. _______表示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决定的.声源振动_______越大,声音越强._______表示声音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决定的.声音的_______越高,音调越高.音色不同,声波的波形_______.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_______.

3. 摩托车加上消声器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中减弱噪声;人在耳朵中塞上一小团棉花,则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

4. 音乐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同时还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效应.

5. 有经验的养蜂员根据蜜蜂的嗡嗡之声,就知道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好了蜜回蜂房.这是因为带花蜜的蜜蜂飞回时,振翅声的_______比不带花蜜时_______.

6.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_______的一种现象.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_______,_______声和_______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就是这个缘故.

7. 在大城市的市区内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_______,公路两旁植树种草,并不是全部为了美化城市,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树木和草地可以_______,使城市更安静,让人们放松心情.

8. 我们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讲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不同,这种区别是声带振动的_______不同造成的.

9. 两人唱同一首歌时,我们仍能分出他们的声音,这是因为他们唱歌时虽然_______相同,但是_______不同.

10. “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处减小噪声,无声手枪是在_______处减小噪声.

11. 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_______而产生的,并经过_______传入人耳.

12. 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_______,并且_______的知识.

13. 弹奏钢琴上B调的“1”音键与C调的“1”音键,相比之下,弹奏_______调“1”音键时钢丝振动的频率大.

14. 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_______发出的.寻声而去,其_______和_______不变,但_______越来越大.

15. _______声音为0 dB,一般情况下,人的脉搏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dB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二、选择题

1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B. 寺庙大钟停止撞击,大钟仍余音未绝是空气在振动

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等于液体中传播的速度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一定等于340 m / s

17. 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机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B. 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因此乐音的音量越大越好

C. 乐音响度小,噪声响度大

D. 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8. 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A. 声呐探测敌方潜艇

B. 蝙蝠在黑夜中飞行

C. 挂在胸前的哨子

D. 接听的手机

19. 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 正在发声的喇叭前的蜡烛烛焰飘动

B. 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

C. 音乐能使人心情愉快

D. 高音甚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

20. 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超声波在水中比空气中传得快

B. 次声波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

C. 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 m / s的声音

D. 超声波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

21. 根据以下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和发声频率范围如图1;(b)蝴蝶每秒振翅五六次,蜜蜂每秒振翅三四百次.

A. 人凭听觉能发觉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B. 狗凭听觉能发觉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C. 猫凭听觉能发觉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

D. 人凭听觉能发觉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22. 图2是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装置,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3.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将变小

B. 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属于声的利用

C. 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 在医院、学校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噪声的利用

24. 在下图所示的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

25.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做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的琴弦;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长短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的琴弦.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探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填数字).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探究方法叫做_______.

26. 如图3所示,用嘴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上次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

(1)这两次声音最主要的不同点是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2)通过这一实验,你从中知道了什么?_______.

27. 在一次郊游中,同学们举行郊外舞会.由于没有乐器,小明同学利用同学们带去的汽水瓶设计出了汽水瓶打击乐器,敲出了优美动听的曲子.请问:

(1)小明除了用汽水瓶之外,还要用哪些辅助器材?

(2)低音瓶和高音瓶在设计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四、综合应用题

28. 一次偶然的机会,靠近正在发声的喇叭旁边的玻璃杯破碎了,请你猜想玻璃杯的破碎跟哪些因素有关.

29. 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请你想一想,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显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30. 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位老人住在一座古寺附近,虽然不识字,但却有识别天气的本领,后来老人身患重病,临终前乡邻们来看望他,并问他“预测风雨”的秘诀,以便今后安排农事.老人只说了一句:“远寺钟声清,不用问天公.”说完便咽气了.老人之所以能预测风雨,就是因为在长期的实践中,他懂得了钟声清晰程度跟天气变化的关系.有人就总结了一条经验:平日听不见或听不清钟声,一旦突然听得很清楚,就预示着要下雨(或者已经在下雨)了,因为这时空气湿度大,温度低.

请回答:

(1)声音喜欢走什么样的介质?

(2)简述由传声差别预测天气的道理.

(3)请解释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原因.

(参考答案见第120页)

责任编辑 蔡华杰

猜你喜欢
音叉乐音音调
音叉共鸣现象的教学探析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学生展现心灵乐音的舞台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乐音时—频综合分析程序的开发
自制音叉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破坏性实验研究
共振音叉实验的改进
越南女教师肌紧张性发声障碍对完成音调靶点基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