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考察

2008-10-15 10:53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关键词:科学考察考察队国家海洋局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凯旋

历经156天惊涛骇浪、冰雪交加的洗礼和考验,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凯旋.2008

年4月15日,科考队抵达在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我国第24次南极考察紧紧围绕南极内陆站建设选址、“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三大目标展开,考察队共完成了46项科学考察和11项后勤保障任务,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

■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从上海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起航,同年12月26日抵达南极南群岛乔治王岛的麦克斯韦尔湾.12月31日,南极考察队登上乔治王岛,并举行长城站奠基典礼(如图1、图2),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洲.

南极考察队、南大洋考察队完成了陆上和海上科学考察任务,于1985年4月10日回到祖国.1985年4月4日~11月25日,以颜其德为队长的8人越冬队首次在长城站越冬.

■ 为什么要进行南极考察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南极是位于地球一隅的孤僻独立的白色大陆,与我们生活的绿色世界隔着千山万水,似乎没有必要开展全球合作式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其实不然,人类经过20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随着对南极考察的深入,越来越认识到南极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极地迷恋,想揭开南极和北极之谜的目的有许多,其中包括个人的,科学上、经济上、军事上和政治上的等等.为了进行地球、生物、物理和海洋科学方面的考察,南极吸引着许多探险家、科学家和各国政府.

早期,一些探险家、科学家是在各国政府、团体或个人的资助下从事南极探险活动的.而现代的南极考察则主要由各国政府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中国也不例外.我国进行南极考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球是一个整体,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环境的一部分,南极的存在和演变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地质科学家研究南极及古冈瓦纳大陆的演变对于认识中国的地壳演化、动植物的形成和分布以及成矿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气候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气候学家研究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更是不能不考虑南极.南极生态系统比较独立而且基本上保持其原生状态,为生物学家研究生物环境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条件.南极作为受人类干扰最少的大陆,它不仅提供了全球环境演变的历史背景信息,并且还是研究目前全球环境变化最有价值的“参照区”.由于南极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其成为研究空间物理和宇宙学的良好场所;保留在冰雪中的陨石是南极奉献给人类的一份厚礼,对南极陨石的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探索星空的奥秘,也许还能揭开宇宙间生物起源的奥秘.南极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一直对人类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也许若干年后,南极将作为人类最后的矿藏基地被开发利用.

当然,神秘的南极对科学家的吸引力还有很多很多,随着南极科学考察的深入,还将有更多的重大课题等待人们去发现.

责任编辑 蔡华杰

猜你喜欢
科学考察考察队国家海洋局
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完成考察任务回国
火星考察队
问道长白山之科学考察
考察队遭抢记
井冈山市大鲵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及其驯养保护工作探讨
广开渠道,加强科学课的实践活动
国家海洋局确定2014年十大海洋科技重点工作
动物爱耍伪装术
我国主要省份风暴潮灾情损失对比分析
论徐霞客对西南地区的社会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