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有的拘束

2008-10-16 09:09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18期
关键词:杜莎品悟蜡像馆

《参考消息》:据香港相关媒体报道,600多名大陆客随首发团到台湾观光,因外界聚焦众人言行,让旅客们倍感压力,表现略见拘束。

尽管大陆旅客小心翼翼,但坊间歧视目光仍未消除,继早前台南市卫生局长抛出“大陆客走过的路会消毒”的惊人言论,亲绿媒体昨日又抨击首发团成员不卫生、不文明。甚至有绿营支持者“踩场”,当面向大陆客赠送垃圾夹,场面尴尬。走到哪里都受注目,大陆旅客们很无奈。广东首发团一位旅客说:“首发团在某种程度代表了大陆的形象,因此成员都被特别提醒,在台期要注重生活细节,表现要得体!”

来自广州的游客在台北一古庙保安宫参观,一名自称“台湾阿甘”的男子携带自行发明的拣垃圾夹往现场示威,扬言要抗议大陆客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岂料广州游客无人抽烟和吐痰,令该男子无法借题作骚,只能尴尬地说是媒体渲染令他误解大陆客,最终自讨没趣地离去。

【分析品悟】坊间歧视与过激言论,虽有不妥,但昔日一些中国大陆游客的诸多不良习惯,早已见于中外报端。当台海关系刚刚破冰的今天,在外界聚焦的情况下,大陆客的“拘束”,也在情理之中。但我们不妨设想,假如当我们的言行文明得体成为习惯,日常生活也注重细节了,这种“拘束”还有必要吗?

【适用主题】文明习惯 形象环保生活细节了解与尊重

希特勒蜡像初展被“斩首”

《参考消息》:英国《泰晤士报》7月5日报道,当天杜莎夫人蜡像馆设在德国首都柏林的分馆刚开业不久,在极富争议的展览开幕后几分钟,一名41岁的德国男子就推开两名蜡像馆的安保人员,将阿道夫·希特勒蜡像的头部拧下。希特勒蜡像被“斩首”后很快被从“掩体”中移走,其展位空空如也。

警察其后迅速赶到现场,这名抗议者没有反抗,目前他正因攻击和损毁财物的罪名接受调查。制作希特勒蜡像耗费了约25名工人4个月的时间,他们参阅了超过2000幅图片和一些档案材料。他们还借鉴了杜莎蜡像馆伦敦分馆的“领袖”的蜡像。

此前,评论家就抨击这座反映希特勒在其生命最后日子里在一处掩体内、神色阴郁的蜡像品位很差。在德国,公开展出带有纳粹符号和颂扬希特勒的艺术品是违法的。评论家认为,将独裁者希特勒与名人、流行明星、世界政要和运动明星的蜡像一起展出是不妥的。

【分析品悟】毋庸置疑,无论从法律角度,还是出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数百万死难者的尊重和人心向背等方面来看,希特勒蜡像的最终消失,都是必然的。但这名抗议者的莽撞之举,也令人心生遗憾。是啊,再美好的行为一旦过激,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当然,我们也应明白,当艺术与道德相悖时,艺术就不能谓之艺术了,它必将为人们所唾弃。

【适用主题】法律正义人心向背尊重艺术与道德莽撞

猜你喜欢
杜莎品悟蜡像馆
夜游蜡像馆
渣男蜡像馆
蜡 像
转化引领 割补搭桥 相似突破:品悟勾股定理证明的合理思维与自然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