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翔没得金牌

2008-10-16 09:09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18期
关键词:品悟速比泳衣

《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日前进行了一次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网络小调查,第一道问题就是:假如刘翔没得金牌。给出的选择是:A不能容忍,B可以接受,C无所谓。其他五道问题也都类似,均是以假设中国军团若成绩有负众望,国人会否原谅?调查结果出人意料而又令人欣喜:70%以上的网络公众都选择了可以接受。而对于中国军团可能失利的假设,也均有近70%的网友坦然表示:可以理解,尽力了就行!透过这一网络民意,可以发现中国民众的奥运理念正日趋开明与成熟,由过去的比赛心态悄然向参与心态转化。

狭隘民族主义曾在哥伦比亚上演了登峰造极的惨剧:27岁的埃斯科巴在1994年世界杯小组赛同美国队一战中不慎将球捅入自己球队的大门,归国后即遭到丧心病狂的球迷枪杀。这体育史上的耻辱一幕,应当为人类永远铭记和反思。

【分析品悟】一个开放自信的国度必须允许他的运动员有“失利权”,只要运动员们尽到力量了,就依然是民族的骄傲,值得我们尊重和礼遇。北京奥运,不只体现国家意识,也应涵盖人类永无止境的超越精神,更应折射成熟的大国心态和文明向往。

【适用主题】(奥运)理念民族主义参与心态和文明超越荣誉观

“速比涛”引发热门话题

鲍勃·比蒙的跳远纪录保持了23年之久。而在这次美国奥运会游泳选拔赛上,一项纪录还不到两分钟就被打破。这无关天赋,它只与技术有关。

现在许多人都在谈论“速比涛”的神奇泳衣。在2004年上半年,只有一项游泳项目的世界纪录被打破。而到这次选拔赛前,有20项纪录被刷新,其中19项是由身着“速比涛”的运动员创造的。速比涛的研发历时3年,耗费了数百万美元。这种新泳衣使得我们无法将菲尔普斯等人与从前的一些游泳天才相比较。假如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赢得7枚金牌的马克·斯皮茨,当年也穿上了速比涛,那他的成绩又会怎样呢?

批评人士说,这种泳衣用不合法的手段增加了浮力。国际泳联已经批准在比赛中穿着这种泳衣。但意大利队教练阿尔贝托·卡斯塔涅蒂说,“速比涛”泳衣相当于“技术兴奋剂”。

【分析品悟】竞赛的本质应该是看运动员能做到什么,而不是他们穿戴了什么样的衣服装备。古希腊人可没有高科技的游泳衣,他们是赤裸上阵。“希腊人精简到了极致。”如果运动员们在北京奥运会上,用高科技装备当“技术兴奋剂”,真不知道要打破多少项纪录。果真如此,就有点可笑了,不是吗?

【适用主题】“技术兴奋剂”竞赛的本质 科技与竞赛公平

猜你喜欢
品悟速比泳衣
简约泳衣不简单
考虑耦合特性的CVT协同控制算法研究*
按行程速比系数综合双曲柄机构新思路
CVT速比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及其应用*
转化引领 割补搭桥 相似突破:品悟勾股定理证明的合理思维与自然证法
基于主动耦合干预的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