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无穷的同旁联

2008-10-16 09:09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18期
关键词:杨柳树下联秀才

赵 存

同旁联,即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成的对联。同旁联大都构思精巧,联对新奇,读之饶有趣味。

1.相传有一位老和尚善作对联。一天,狂风乍起,寺院中的梧桐树枝被折断,正好横架在杨柳树的枝桠上,触景生情,他作了一上联:“梧桐枝横杨柳树”,可是,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下联来。后来,有个秀才乘船来寺院烧香拜佛,经过汾河急流之处泗洲滩,听了人们说起和尚的上联,沉思片刻,对出了下联:“汾河浪激泗洲滩”。 有副描写湛江港和渤海湾风景的对联,“湛江港清波滚滚,渤海湾浊浪滔滔”。整副对联14个字全用了“氵”部,可谓举目皆水,正符合港口和海湾的风景特点。

2.明代湖北武昌有个叫熊廷弼的人,自幼工诗善联。在自云书院读书时,一日恰遇书院山长的老丈人死了。山长知他才学不浅,就请他作副挽联以示悼念,熊廷弼挥笔写道:“泪滴江汉流满海”。写罢搁笔,请围观的秀才们来对下联。不料,出句太难,秀才们一个个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半天也想不出下句。最后,还是熊廷弼解了难:“嗟叹嚎啕哽咽喉”。在场的人把上下联连起一读,不由得咂嘴称绝,自叹弗如。

3.相传,有一富孀旁居朋友家中,时有形单影孤之叹,遂出一妙联征婚,愿以万贯家财随嫁。其联云:“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一时无人应对。一天,忽然来了一游方和尚,身着敝衲,形容丑陋。那和尚提笔便写下下联应对:“倘修仙佛,休偕佳偶但依僧。”众人一看,对仗工整,妙语双关,于是齐声称妙。那富孀见后大窘。再看那和尚时,口念“阿弥陀佛”,飘然而去。

4.潘游洪沈泛瀛洲 ,绛绎绘维绾丝纶

潘良、游操、洪景伯、沈介德四人同月同日被提升为秘书省正字。秘书省雅称瀛洲。潘良在宴会出了上联。众人听后连声赞叹,但却无人能对。直至近代才有人巧妙地续出下联。据《梦溪笔谈》载:元绛小时候,曾梦见有人对他说,你将来一定能当上翰林学士,不过必须是兄弟四人一同当。元绛心想,我根本是棵独苗,看来要当翰林学士不过是瞎高兴罢了。不料,到了宋神宗熙宁时,元绛果真成为翰林院的学士,与他同时进入翰林院的还有陈绎、杨绘和韩维三人,他们四人的名字都是“纟”旁。

5.明朝嘉靖年间,时任湖南学政的吴小江发现考生中年龄最小的钱岚很有才华,便出了一上联试之,上联是:“逢迎远近逍遥过。”钱岚听后略一思索,很快对出了下联:“进退连还运道通。”该联的出句和对句皆选用了带有“走之”旁的字,但无造作牵强之痕,不失为同旁联中的佳作。

6.浙江下盐官镇有个海神庙,庙上有副对联很有名,上联是:浩海汪洋波涛涌,溪河注满;下联是:雷霆霹雳雾霭,霖雨霁霏。这副对联用来描述钱塘江潮的壮观气势,确实贴切。

7.某地荷花湖边亭上的一副对联:“荷花蒹葭菜葳蕤;芙蓉芍药蕊芬芳。”不须到湖上,只要看到这副对联仿佛就见到了一个水中莲叶接天、荷花欲语;岸上芙蓉摇曳、芍药吐蕊的美丽天地。

猜你喜欢
杨柳树下联秀才
杨柳絮何以年年飘飞
杨柳树飘絮防治措施分析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
乱字组句
秀才与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