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突出问题和应对措施

2009-01-05 02:26付洪霞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管仲周记审题

付洪霞 王 威

一、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突出问题

写作历来都是考试中的重头戏,所占比重很大,但写作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块很难攻下的阵地,很多学生因多次占领不了这块阵地而成了逃兵,不敢再去征服它。对于教师而言,作文又不像其他类型的考题,很难通过具体教学手段短时间内教给学生。它本身包括一个兴趣问题,当然还有一个文化积淀问题,教师有时也很头痛。很自然,在学生写作中会存在很多较为突出的问题:

首先,最突出的也是最致命的一个问题是文不对题,教师讲评时常常会说这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旦审题不清;主旨不明,整篇文章的价值将会化为乌有,特别是在考场上。会做很多无用功。所以,指导学生时,必须强调审题,要加强对学生审题方面的训练。我们学校在高三强化阶段,主要集中几节课进行作文审题训练,准备一些话题材料,只要求学生进行审题,说明自己的审题结果及写作立意。

其次,作文中只重视过多华丽词藻的堆砌。有些学生作文大部分是在阅读中摘抄的优美语段加以改编后串联而成,读来的确琅琅上口、音韵和谐,但主题不深入,无实际内容,就像六朝时的文赋,流于浮糜文风,言之无物。对此,教师一般要加以引导。首先不否认文采华美对于作文的重要性,其次要讲清写作的真正目的是言为心声,用语言传情,让文字说话。将最真实的感情展现在读者面前。要让学生想一下:自己的文章是否首先能打动自己,是否值得反复去回味。是否读罢留有余香。

再次,选材方面。一是选材不当。其实说通俗些就是张冠李戴。所选材料并不能用以证明文章的中心,反而使文章显得拖沓、冗余。二是材料老套。有的学生文章中经常会出现从小学或初中沿用至今的材料,毫无新意,唤不起读者的共鸣,引不起读者的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现实,抓住时代脉搏,积累典型而又新颖的材料。

二、如何培养或激发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动力

(一)善于观察,因势利导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人兴趣特点,要做一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学生的爱好、兴趣。因势利导,进行写作指导。比如有的学生爱听音乐,可以建议他留心一下歌词,有很多歌词非常优秀。很值得大家回味。比如时下流行的周杰伦。他的很多歌曲歌词都很有意义,像他的歌曲《蜗牛》、《听妈妈的话》等,学生会在这里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可能要比让他去读一篇文章积累素材快得多。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去研究一下历史背后的故事,积累多了,同样可以轻松为文。再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军事,有的学生喜欢汽车等,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想做到这点并不难,只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细细观察,因势利导,总会有收获。

(二)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好处在于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模仿之作古已有之。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东施效颦当然不好,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

(三)多加赞扬,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牙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他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牙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重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也应如此,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有些教师对于作文写得成功的学生大加赞扬,每次都拿来当范文:对于写得不好的学生一味冷落。特别是他们偶有佳作便怀疑有抄袭之嫌,很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在批阅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修辞,哪怕仅仅是一个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要知道。越是作文差的同学越怕写文章,所以要形成一种良性的培养机制,尽量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多写随笔、周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课业负担太重。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要引导学生平时多练笔。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学生平时能按照这话去做,多记随笔,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另外,教师应让学生养成写周记的习惯。周记里可以摘抄优秀文章、经典语句。可以发表评论,可以精心创作,形式多样。每周教师做一次批阅和点评。这样,渐渐地周记本便会成为教师和学生心灵交流的一个论坛,成为一个推动学生练笔的平台。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相信通过教育同仁们的不断摸索、共同努力,一定能攻克写作中的诸多难题。

猜你喜欢
管仲周记审题
管仲买鹿
“三招”学会审题
写进梦里的周记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帮忙
周记辅导应符合学生的口味
点点和小e / 管仲之器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