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

2009-01-05 02:26王艳丽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培养兴趣物理学激发

王艳丽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精彩的实验,结合生活实际、生动的故事,利用语言技巧。通过智力竞赛,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成功的激励等等多个途径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物理教学:培养兴趣;物理学;实验;激发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且牢固。兴趣是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兴趣在动机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动机的最活跃成份。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果能遵循物理课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并感觉到物理学习乐趣无穷,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教学中应通过哪些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精彩的实验

利用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点,通过生动精彩的实验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昂、振奋。做好课本上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是教师教好物理、学生学好物理的前提。对于物理教师来讲,除学生实验必须全部做以外,还应想方设法自制教具,改造实验,把演示实验尽可能多地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一些,使其手之所演,目之所视,耳之所听。鼻之所嗅,心之所想融为一体。

在讲液体的沸腾时,我做了“烧不坏的布条”实验,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烛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真奇怪,棉布并没有烧焦。这些精彩的实验,使学生拍手叫绝,他们迫切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奇妙的现象。

二、结合生活实际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理论都是从实际中总结出来的,所以理论联系实际是物理学的一条基本教学原则。新课程标准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近年的高考和中考题目联系实际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一教学原则,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物理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

物理教学若能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在教学中根据讲课内容适时提出一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让学生解答。比如:讲物体浮沉条件时我提出:“为什么煮饺子时,饺子刚下锅时是沉底的,加热到一定程度就会浮起来呢?”在讲光速远大于声速时提出:“为什么雷电交加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在讲蒸发一节时提到“为什么夏天扇扇子感到凉快呢?”这些问题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能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而且能使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生动的故事

把故事引入物理课堂,符合学生的智力年龄特点,有浓厚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讲液体沸点与压强有关时,我讲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峨眉山行记》中讲述“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这老夫子不解其中奥秘。特地从山下携水一缸,供山顶煮饭。听完,学生被范成大的无知逗乐了,因为煮不成饭是因为山顶大气压小。与水无关。

我还给学生们讲科学家的故事,讲爱迪生为了找到钨丝做灯丝材料,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学生们被科学家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感觉到科学的力量,认识到科学发现的来之不易,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更坚定了,学习物理的欲望更强烈了。

四、语言技巧

物理语言往往比较枯燥,若能恰当地运用比喻,设置悬念等语言技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例如在讲传导和对流的区别时,可运用形象的比喻:有一堆砖要搬到另一个地方,可以有两种办法,一是许多人站成一排,人不动,而将砖传过去,这相当于传导。另一种方法是每人拿几块砖送过去,再回来拿,这相当于对流。这样的比喻更便于学生理解。再如课堂结尾可设置悬念。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节结尾时,我说:“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能够转动,但转动平衡位置时摆动几下就停下来,那么怎样才能使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实现连续旋转呢?我们下节课再讲。”这样,在拉下这节课帷幕的同时。又为下一节课涂上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对下一节课产生一种向往。

生动的教学语言,还可以指在课堂上穿插物理科学史,物理学家的小故事等,尤其是在物理入门教学中可利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的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富有吸引力的语言,配合启发式的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是外部诱因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五、智力竞赛

中学生好胜心强,不甘落后。用智力竞赛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将班上学生分成4组,课下准备测试题,题目要新颖,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也可把简单趣味小实验、物理谜语引入竞赛试题,试题分必答和抢答,赛后总结鼓励。这种竞赛使学生在课堂上思想集中,争先恐后回答问题,既考察了知识掌握,又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妙趣无穷。

六、电化教学手段

由于幻灯、电影等电化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各种物理现象,因此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并不能替代课堂演示实验或边学边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但是对于一些较抽象的不容易演示或涉及到微观方面的知识,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会增加课堂的生动形象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本次调查中也有一些学生提出这方面的希望。

七、成功的激励

每当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解决了某些物理问题或在某种比赛中取胜,他们的心理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这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就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常常在某种活动中形成失败或经常只受到不利的外部评价时,学生会阻碍主体这种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而适当的肯定和鼓励,能让学生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肯定,促进兴趣的形成和培养。例如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考前根据学生平时的成绩出两套难易不同的试卷,让差生考出成绩。考出进取心,让优等生考出差距,考出方向,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结果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自然更浓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充分的重视,即对“激发兴趣”感兴趣。在这个阶段,培养起来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学生的一生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培养兴趣物理学激发
美食物理学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物理学的困顿:下一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