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竞赛”促安全

2009-01-07 03:05余文光蔡高孟
劳动保护 2009年11期
关键词:检查员劳动保护班组长

余文光 蔡高孟

江西省地矿局赣东北大队是集地质找矿、矿产开发、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工程测量、工程测绘、岩矿化学测试、非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地勘单位。大队拥有1357名职工,下设16个二级单位70多个生产班组。由于野外工作高度流动、分散,生产作业点多线长,生产设备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复杂、多变,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大。赣东北大队工会结合行业特点,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契机,夯实基础,强化教育,工作重心下移,注重群防群治,推动了大队安全生产工作。截至2008年,赣东北大队已连续8年荣获江西省地矿局“安全生产优秀”单位称号;2007年、2008年连续2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企业”称号。

夯实基础 规范管理

健全组织网络。2003年,赣东北大队成立了“安康杯”竞赛组织领导机构,由大队安全生产行政一把手大队长担任组长,大队工会主席为副组长。队属二级单位也相应成立了“安康杯”竞赛领导小组,健全了大队、二级单位、项目部(车间)三级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委员会,形成了工会牵头、安全部门负责、党委和团委协作的齐抓共管格局。截至2008年,大队工会有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5名,二级单位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有16名,项目部(车间、班组)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有102名。大队还健全了专职安全网络联系员工作网络和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网络。16个二级单位的分工会主席为安全网络联系员,全队102个生产班组长为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同时大队工会对各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程序、考核奖励作了明确规定。

完善制度。为从制度上杜绝安全工作漏洞,赣东北大队工会根据工作实际建立完善了《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管理办法》《赣东北大队工会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实施办法》《赣东北大队职工劳动竞赛和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管理及奖励办法》《赣东北大队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等32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为建立完善平等协商制度,大队每年都召开一次党政工联席会议,和行政进行平等协商。同时凡涉及劳动保护措施等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经职代会讨论通过。每年大队组织职工代表对劳动保护草案进行会前讨论、会中审议、然后表决实施。并将劳动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使劳动保护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

严格考核奖罚。在每年的职代会上,大队与各个基层单位行政一把手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二级单位与项目部、项目部与具体岗位的工作人员也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切实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和每一个职工身上。同时,大队将安全责任与年终奖励、评先晋级等挂钩考核,形成了安全风险共担的激励机制。具体措施为:首先纳入大队经济责任制考核。凡发生伤亡事故,违反劳动保护规定的,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并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扣除一定比例的分值,与当年单位责任人的年终经济责任制奖励挂钩。其次,纳入大队“双文明”考核和先进评比,实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一票否决”。第三,纳入工会工作考核,把劳动保护工作作为评先选模的重要依据。2008年5月,赣东北大队工勘院二分院在福建的向蒲铁路勘察中,职工黄某在打吊锤时,因违章操作把右手大拇指砸伤,虽然是一起轻伤事故,但在年终全队考核工作中,大队按照规定对该单位事故进行了扣分,否决了该单位、单位领导、项目部负责人及当事人年度安全先进评比资格,并对黄某给与了经济损失的8%处罚。2008年,全大队用于安全的奖励达3.4万元。

强化管理基础。为强化了劳动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工会分别建起了《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登记表》《伤亡事故统计台账》《安全检查表制度》等,对台账的记录、保管与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

强化教育 提高素质

为实现安全生产,赣东北大队坚持集中培训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类的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

集中培训。为完善各级教育,大队建立了领导干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岗位职工4个层次的安全教育培训目标体系,并定期举办劳动保护安全监督员培训班活动,集中普及安全知识。在培训方式上,大队坚持“三个统一”“三个结合”。“三个统一”,即:按照4个层次分别统一内容,统一时间,统一考试。“三个结合”,即:送外轮训和集中辅导相结合,分散自学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研讨交流与案例分析相结合。2008年,共举办劳动安全培训班14期,培训人数140人次。

强化日常教育。大队积极开展班组工前安全交底活动,利用接班前的几分钟时间进行安全交底,班组长检查成员的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等。组织开展安全日活动,充分利用每周(月)职工会议,总结近一段时间的安全工作情况,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布置近期安全工作等。

安全宣传活动。针对野外工作的特殊性,大队结合单位生产和季节特点,制作安全展板,开展巡展活动。大队以安全文化“五进”为重点:即进工地、进矿区、进车间、进大院、进家庭,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2008年,大队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1000余份,向二级单位的70余个班组发放了《综合安全生产手册》,并制作了消防安全展板进行巡展,观看人数达1000余人次。

重心下移 强化班组安全

为加强班组安全建设,赣东北大队把劳动保护工作作为班组“安康杯”活动的重要内容,对劳动保护工作的范围、内容、职责等作了明确规定,积极创建安全标准化班组。

开展班组危险预知预控。大队对岗位中存在的危险源点进行辨识,确定危险因素,根据危险程度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提高班组成员自我防护技能,大队开展了反事故演习,让职工了解身边的危害危险因素,掌握应急措施和急救办法。大队还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重特大事故、工程施工、火灾、硐探施工、民爆器材等应急救援预案,提高事故预防能力。2008年6月15日下午,大队工勘院五分院在福建漳平岩芯钻探施工中,工地负责人多次冒雨到机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地负责人会同机长、班长对机台周围的地形进行勘察后,发现有滑坡的迹象,于是决定取消了当天的晚班作业。当晚8时左右,机台周边的山体发生了滑坡,整个机台场地全部被埋。由于排查及时,处理果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为抓好班组长队伍建设,提高班组长整体工作水平,大队一方面分期分批对班组长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班组长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针对班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举办班组长研讨会,互相启发,全面提高,实现了班组长管理经验共享。同时大队每年还开展优秀班组长评选先进活动,并进行奖励。各单位每年都对管理有方,技术过硬、凝聚力强的班组,以及安全无事故、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优秀班组长进行表彰奖励。2008年,大队工会表彰了基层先进工会5个,先进工会小组14个,优秀工会积极分子52人。

群防群治 注重实效

突出监督检查。为加强安全监管,赣东北大队工会针对二级单位不同时期的生产特点和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找准督查重点,确定监督检查方案。大队工会通过现场检查、交换意见、开座谈会等形式,找出劳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生产现场的事故隐患,经过分析,形成督查报告。并向行政部门反馈督查情况。把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及时反馈给行政领导,督促整改。2008年,大队工会先后开展了18次安全生产督查,2次安全生产大检查,5次专项督查,共查出各类安全隐患42项。

开展整改排查活功。为不断改善作业现场环境,提高劳动保护条件,大队工会发动职工排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查找身边的事故隐患,整顿现场用品和安全通道,整顿工具和备品的保管,定置管理、合理摆放,及时整改事故隐患。2008年,大队工会发动职工查出和整改事故隐患100余起,激发了广大职工参与劳动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编辑吕楠俊

猜你喜欢
检查员劳动保护班组长
绿色食品检查员工作绩效考评现状与对策建议
化工企业班组长的安全素养及作用
广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布聘任广西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检查员和审评专家名单的通知
怎样当好班组长
职工自选班组长值得提倡
雾霾频发 劳动保护空白如何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