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武装头脑 推动科学发展

2009-01-08 10:13
江西教育A 2009年12期
关键词:研修班理论融合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为学员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激发了大家的内在需求,有了压力。大家都表示,要努力做到“走出清华门,真正长才能”,回到工作岗位后,要让这种无形的压力变成工作和学习的动力,继续认真地学、持久地学,并把所学的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指导实践。下面选登部分学员的学习体会。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汪立夏(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

有机会参加这次江西省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作为学员代表,我想首先需要表达的是:感谢清华大学和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为我们创造的宝贵学习机会,感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我们提供的丰富知识大餐,感谢所有为我们这次学习培训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志们。为这次机会,我们感动;为这次充电,我们激动;为今后工作,我们也会积极地行动。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勤于思考,提高素质,推动工作。

古人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自古以来我们就强调内圣外王,进则施展抱负,退则修身律己。今天我们参加学习依然离不开运用。可以说,这次学习还将为我们解决学习是为什么的问题。我们学习好了,就是为了能够在工作、人生中把握主动权、抢占制高点、提高竞争力、创造新业绩。而要更好地履行职责、施展才华、做好工作、提升境界,又必须深入学习、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样,我们不仅能够获得不断学习的动力,也能够充分体验不断工作的乐趣,实现工作和人生的双丰收、共升华。

当前,我们适逢一个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学习的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习,积极倡导学习,十六大、十七大都提出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一个全民族、全社会的学习热潮正在兴起。具体到这一次的学习培训,我们也更能感受到学习的紧迫与重要,也更能感受到主办者的良苦用心,所以我们也一定会严格按照要求,用心去学,用情去学,用力去学,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使这次学习成为我们加强修养、开阔视野、增强能力、创新工作的新起点和新机遇。

感受最深及收益最多的几个方面

查振华(九江学院组织人事部部长)

一是个人价值观得到重塑。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儒家讲“中庸”思想,道家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人做对了,事情才能做对”。管理学强调两点,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领导科学强调决策,目的和手段是两个重要层面,目的对了手段才有意义。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站得有多高,就能看多远,就会作出什么样的决策。

二是自身素质和修养得到提高。在清华学习期间听了中国教育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谈话沟通专家闻闸教授所作的《领导者言语表达》的课程,深受启发。我想,通过真正地把专家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定能提升公众讲话技能,增强沟通与谈判能力,练就领导力,树立领导形象,塑造个人魅力,进而提高综合竞争实力。

三是公共管理理论水平得到提高。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侯景新教授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它让我学习了新理论,接触了新理念,开拓了新思路。一种管理模式或一种管理理论最终能否获得成功,并不取决于它所选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是什么,而取决于这种内容和方法同特定的文化背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能融合,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四是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培训伊始,我们即参加了学习班组织的以挑战自我、团队协作为目的拓展训练,时间虽短,但感悟颇深。

领悟到了行业知识相互融合的思维拓展力

苏万能(上饶市教育局局长)

这次研修班安排的课程并不局限于教育行业的一条胡同,而是邀请了经济界、人才资源管理和文学艺术界的知识学者开展了跨行业、多领域的交叉授课,实现了不同知识点的接轨,促进了不同行业的融合,打破了传统的闭关研修之风,使我们能够超越行业和学科的界限,以更广的探索视野,对当前教育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有效地增强了我们的思维拓展力。

在理论学习研讨的同时,研修班还组织参训人员现场参观考察了北京现代汽车制造厂、北京著名的职业教育学校等,以专家独特的理论视角,以行家专业的实践修养,以鲜活的样板示范拓展了参训人员的发展视野,提升了理论高度,理清了发展思路,增加了工作信心。

跨行业知识相互融合带给我的反思:教育不能单线发展,教育发展连接着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此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必须对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进一步拓宽发展视野,拓宽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把教育发展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中去,把教育发展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猜你喜欢
研修班理论融合
坚持理论创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神秘的混沌理论
融合菜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关于奔流文学院举办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通知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融合》
第二期中药资源管理人才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