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舰能否赴索马里剿匪

2009-01-13 10:16常黎明段聪聪陈在田
资治文摘 2009年1期
关键词:索马里船只海盗

常黎明 段聪聪 伊 文 陈在田 柳 直 司 古

16艘船只、300名海员—这是猖狂的索马里海盗手中掌握的“宝贝”;十多艘军舰、涉及十余个国家—这是国际社会在索马里海域布下的剿匪大军。这场较量尚未分出胜负,但一些国家已成为瞩目的焦点: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无畏”号护卫舰至今已击退两起海盗袭击行动,印度海军“塔巴尔”号则击沉了一艘海盗船。不过与往常一样,新兴国家“偶露峥嵘”总会引来外界的种种议论,这一次,俄罗斯被美国《防务新闻》说成是“借机展示肌肉”;对于印度日益增长的海军实力,则有专家担心“有一天它将挑战印度洋首要海军力量——美国”。这种议论同样可能会困扰中国的决策者,面对西方屡屡无中生有地散布“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到底是该主动派出军舰对付索马里海盗以保护本国船只,还是应该谨慎应对,选择更稳妥的解决办法呢?

索马里海域影响中国两大航道

在被索马里海盗扣留的船只中,有一艘中国天津远洋渔业公司的渔船“天裕8号”,它于2008年11月14日遭劫持,包括17名中国船员在内的25人被扣为人质,此事件还在解决中。这已不是中国船只、船员在此第一次吃亏了。2008年9月,一艘中国香港注册的货轮被劫,香港《大公报》称,在船主缴纳赎金后,该船于11月19日获释。香港海事处说,还有一艘在也门海岸遭劫的香港注册货船仍在海盗手中,船上有25名船员。此外,一艘台湾渔船2007年5月被劫,船上有8名大陆渔工;2006年也有一艘台湾渔船被劫,船东支付了150万美元赎金后,10余名船员获释,不幸的是船上一名大陆辽宁籍的船员被杀。近年还发生过多艘韩国、马来西亚等国船只被劫,船上的中国籍船员连带遭殃的事情。

索马里海域处于红海要津,同时控制着亚欧经苏伊士运河的航路和亚洲往来东非沿海的航路,这两条航路是否通畅,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进口通道以及中国对欧、对非出口通道。而对于许多走红海进入地中海的船只来说,索马里海域是很难躲避开的。远洋航运业专家、中国国际海运网总经理康树春告诉记者,选择其他路线意味着极大地增加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近年来,中国远洋运输、远洋渔业发展迅猛,到2007年年底,中国远洋运力已位居世界第四;中国从事远洋渔业的企业近90家,远洋渔船1700余艘,分布在30余个国家专属经济区和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公海。康树春认为,海盗的出没对中国的远洋运输和远洋渔业是很大的威胁,中国必须加强对国际航运安全的重视。

中国军舰该不该“远征”

“中国军舰是否应该远赴索马里打击海盗”最近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有网上民调显示,超过八成网民支持中国派遣军舰,超过五成网民担忧会引发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同时,有近四成网民认为,索马里海盗已成为国际公害,中国以大国身份出兵护航,不应受到西方质疑。对于能否胜任保护商船的任务,66%的网民看好中国海军的实力,26%的网民担心中国海军缺乏实战经验。中国社科院非洲问题专家贺文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派军舰打击索马里海盗,从法理上讲是没有问题的,有联合国决议做依据。贺文萍认为,海盗问题愈演愈烈,给中国提供了一个与国际联手打击海盗的机会,有利于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同时,也是对中国海军作战能力的一次检验。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多数媒体对中国在非洲的作为一直抱着“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这不得不令人担心,中国海军如果远赴索马里将会遭到什么非议。11月17日的澳大利亚《在线评论》曾刊文酸溜溜地说:“那些把中国当救星的非洲人将受益于追随中国。”“亚洲时报在线”21日以“中国在非洲不知所措”为题报道称,许多人都为中国既能远离非洲的政治是非,又能牢牢把握经济利益的能力感到惊奇,但过去几周发生的索马里海盗劫持中国船只事件说明,“中国也无法在非洲这块沼泽上免疫”。文章称,中国在索马里的利益绝不仅限于几块油田,它肯定看到了索马里在世界地缘政治中所蕴含的战略重要性——15世纪中国人郑和就曾在远洋时登陆摩加迪沙;2005年华盛顿禁止私人安全公司同索马里过渡政府进行海防交易时,中国的合同商又适时进入,商讨海防安全事宜。文章称,不断出现的令中国政府头疼的问题,被一些专家称做是“中国过大胃口所导致的综合征”。对此,贺文萍表示,如果中国出兵打击索马里海盗,毫无疑问会有人把它说成是“中国军事触角伸向非洲”,西方会利用其舆论优势大肆渲染,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军舰远赴索马里将给一些想方设法制造“中国威胁论”的人提供新的借口。贺文萍还分析说,中国军舰到达非洲后,一直格外注意中国海军动向的美国可能就会想:“中国海军是不是厉害了?中国在暗示什么?中国海军想干什么?”事实上,派遣少量舰艇前往索马里执行反海盗任务,与常规的远洋海上作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只需要大航程的一般护卫舰或驱逐舰即可,而真正拥有全球海上打击能力的美国舰队其家当绝不仅仅如此。

最新一期的台湾《亚太防务》杂志刊文称,中国完全具备远洋护渔、护航的能力,并特别提到中国最大、最先进的海事巡逻船“海巡31”2008年夏天巡查东海春晓油气田等重大海上工程作业区一事。文章援引军事专家的分析称,中国不愿出兵索马里可能是为了不给一直谋求海外动武的日本提供说辞。中国国防大学军事专家李大光博士对记者表示,中国海军的不少军舰都能远赴索马里执行任务,中国海军已经具备了远航能力,不过,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的几次海上搜救演习都只是在周边近海进行的,与俄罗斯、法国和印度海军相比,中国海军的远航经验和远海作战能力还比较欠缺;此外,有效打击海盗需要经验,这也并不容易。李大光说,就目前情况来看,派海军军舰为商船护航是大势所趋,但同时,执行护航任务的军舰开销可能比商船本身运输成本还要高。

军事专家戴旭对中国军舰“远征索马里”持绝对赞成的态度。他对记者说,这取决于3个问题:想不想去,敢不敢去,能不能去。最后一个问题已不是问题,“深圳”号军舰早已实现对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和平访问,其本身就是在展示能力,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想不想,有没有这个意识。戴旭表示,中国需要“大和平”的外交理念,大国军队肩负着世界和平的使命,应该积极、主动、迅速地赶赴亚丁湾。戴旭还说,中国军舰到了亚丁湾就要真打实干,要击沉几艘索马里海盗的舰船,拿出成绩来,“虽然出动的是硬家伙,但体现的是软实力”。另一位中国海上安全问题专家告诉记者,随着中国海军的日益强大,中国的领海是非常稳定安全的,中国可以保证来往中国海域国际船只的安全;从中国海军能力上说,派军舰去索马里打击海盗也完全可以起到震慑、拦截甚至消灭海盗的作用,但要彻底解决索马里海盗的问题,必须要上岸,这就涉及到国际政治和外交的问题。因此,派海军打击海盗是一个军事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摘自《环球时报》2008年11月24日)

后记

在本文发表之后,2008年12月1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安理会索马里海盗问题部长级会议上表示,中国正积极考虑近期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加护航活动。

何亚非着重阐述了4点主张:发挥联合国特别是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核心作用,以有效协调各国打击索马里海盗的行动;国际社会打击海盗行动应严格遵守国际法和安理会决议;国际社会应制定综合性战略,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司法等各领域齐力推进索马里问题的综合解决;国际社会应帮助索马里加强本国能力建设,并开展区域内协作。

另据《环球时报》消息,中国将向索马里海域派出由两艘驱逐舰和一艘大型补给舰组成的舰队,执行维护国际海运安全的任务。这支舰队将在西方的圣诞节之后从海南三亚出发,第一阶段的任务期大致为3个月。

链接:中国应出动海军打击索马里海盗

出兵不是“中国威胁”

仅仅在近期,就有41名中国人被海盗劫为人质,不排除在未来,中国商船还将遇到什么危险。这些事件,对中国国家利益影响还是很大的。我认为中国海军应派出军舰,到亚丁湾执行反海盗的任务。从国际法角度,我们的做法是完全合理的。另外,从维护我们国家利益需求来说,也有这样的需求。如果有一天,中国海军出动舰艇,对付海盗,大家不要吃惊。

有些学者讲,是不是会产生“中国威胁论”。我认为,不要杯弓蛇影,别人没有这样说,我们不能自己上纲上线。出动军舰就是普普通通的行动,而且我们不仅保障中国的船只安全,同时保障他国船只通过。因为我们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是一个大国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

海军护航不是“经济账”

中国人在海外被劫持,船只被扣,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行动,海外将怎么看我们? 中国人将怎么看我们政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没有决心、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意志拿出自己的力量,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一个最大的值。

如果中国海军去解救被劫持的人质,保护商船航行,绝不是一个经济账的问题,是一个国家形象问题。实际上,我们海军编队出动,针对的绝不仅仅是索马里海盗,中国军舰从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向红海逼近,在亚丁湾游弋,向世人昭示中国动用海上力量维护自己的海上利益,维护地区安全,维护海上航行和海洋通道安全的决心、意志和能力,这点是最重要的。

(摘自《南方都市报》2008年12月5日)

猜你喜欢
索马里船只海盗
海盗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孟加拉船只“罢工”
海盗,又见海盗
索马里海盗报复美国
索马里首都发生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