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新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策略分析

2009-01-14 08:11翁兴旺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3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监控教学质量

翁兴旺 张 潜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给高校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从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着手,解析了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全面质量管理

[作者简介]翁兴旺(1965- ),男,湖南岳阳人,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移动通信;张潜(1983- ),女,湖南岳阳人,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通信管理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邮电管理、营销。(湖南长沙410015)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包的管理与开发”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XJK06BZC004)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035-03

教学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教学管理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即学校管理者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管理行为,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教学资源,以求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广义的教学管理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对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指导。本文将从狭义的教学管理角度来分析建立符合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一、当前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张和学校教学内容的增多,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高校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出现许多困难和问题,最突出的矛盾是质与量的不平衡。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管理手段上都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学管理思想观念落后

教学管理的思想观念改革与更新是教学改革中一直强调的首要问题,并视之为改革的先导。由于传统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是在过去相当长时期所积累形成的,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扭转改变。而且从行为科学角度来看,新思想、新观念的确立,必须要经过长期对实践的观察与思考之后才能稳固下来。更何况教育教学改革仍在不断地进行,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仍在不断地涌现,人们必须在头脑中不断地调整、转变、适应,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所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继续改革与更新,依然处在当前和今后普通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首要位置。①

目前我国教学管理思想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单一,忽视学生个性发展,从而削弱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对科学的前沿理论的教学不够重视。在目前的高校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过于追求学科或专业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仅会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陈旧,而且不利于学生尽快地接触到科学前沿问题,结果既占用了很多的教学时间,新的理论却又未能得到充分的阐述。以上提出的这两个问题,都是由我国高校传统教学观念思想引起的。实际上,只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解决了,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才会减少。因此,在新形势下,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与更新是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前提。

(二)教学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造成此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教学管理岗位不够重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师资队伍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相应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许多学校未能认识到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学校的教学管理不到位,也没有形成必要的校内外教育研究信息沟通机制,缺乏相应的教学管理研究氛围,缺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研究,对学习借鉴、继承、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缺乏系统的思考和具体的工作安排。学校没有重视教学管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只是在有教学检查或教学质量评估的时候,才大抓教学管理,但随着检查或评估的结束,管理力度也大打折扣,很少考虑长远的发展和进步。②另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不重视。管理干部的素质结构和水平、教育观念等,还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

(三)教学管理轻质重量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满足改善办学条件的需要和扩大办学规模的需求,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各个普通高校也努力多方筹措经费以投入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的建设,如大搞教室、实验室、行政办公用房的建设,而且积极增添体育设施、实验设备、网络系统、图书资料等,力求达到教育部公布的标准。③但是学校只注重了数量上的快速增加,而对于教学质量方面的建设则略显缓慢。

高校在处理教学管理方面的教与学关系上,对“教”的主导作用十分强调,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经常组织高校教师去其他兄弟院校考察、学习,鼓励教师搞科研;另一方面根据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加大对教材的改革力度,改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而对作为主体的“学”的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却考虑得不是很充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缺乏学习兴趣,个性得不到发展。而且学校忽略了对“学”的管理。在大学里,很多学生上课迟到、无故缺课、考试作弊,缺乏学习热情,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缺乏远大志向和学习动力,不能约束自己、管理自己。④但学校往往没有把精力放在这些方面,觉得这些属于学生自身的问题,不归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方面。但这些其实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四)教学管理缺乏创新

教学管理一直遵循着多年来的老套路,维持性色彩浓厚,缺乏因时因势进行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计划缺乏创新,课程体系不能充分反映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教材的重复编写、粗制滥造的情况不同程度地继续存在。⑤二是教学管理陈旧,过于强调统一化、标准化,虽然这些能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对教学质量的保证有好处,但它却是以牺牲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与活力为代价,使教学管理丧失了其个性与创造力。三是管理制度陈旧,管理者常会要求事事服从管理制度,要求管理对象服从管理者。学籍管理制度、教学计划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评价、工作量统计制度等缺乏对实施创新教育的积极引导,如教学检查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教师是否按时上下课,学生是否听课,忽视教师对教学内容熟悉的程度、先进教学方法的运用;评价教师的工作只注重量而忽视质;考试内容大多为教师所讲过的且偏重于记忆的知识,创造发挥性的题较少。四是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还停留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上,不善于采用精讲多练的启发式教学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而当外界环境和管理系统要素发生变化而出现新的问题和新情况时,教学管理适应性就会比较差,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协调和控制。

(五)教学管理评估体系不健全

在高校教学管理思想中,评估体系作为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具有良好的导向、激励、诊断和监督功能。这些功能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同时也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动力,持续影响着学校教与学的质量。但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评估体系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学评价缺少规范,诸如教学评价由谁来操作,在什么时候进行,如何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评价的结果是否公开等问题,在许多高校中并无定法,导致教学评价流于形式。且许多高校尚未建立起以教学评价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制,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简便的适合自身学校、满足不同需要的教学评价方法,教学管理人员普遍学历不高,缺少系统的高校教育管理知识,且终日忙于事务,缺少业务学习和培训机会,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从而使高校管理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构建新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策略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各大高校都要建构适合本校特色的新型教学管理体系。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教学管理思想观念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是服务的过程,如何提供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是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之一。对于高校来说,直接的顾客是学生及其家长,间接的顾客是社会或用人单位。因此,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必须要以学生为本,即管理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在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还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人才质量标准也不一样。因此,高等学校要努力加强自觉经营、自负责任、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使其能够积极地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导向,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只有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采用以学生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才能改变目前有些高校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师生教学积极性难以调动,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使学校和市场紧密结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所以,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也应该以学生为本,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富有弹性”,并将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列入教学质量评估机制,要准确把握市场信息,与社会形成了一种供需关系。学校要做好招生宣传,保证有理想的生源;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同时,学校还要经常调查研究,掌握人才市场的需求动向,努力培养更多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二)构建全面质量管理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展,公众对教育质量越来越关注。政府及公众在管理主义影响下,要求高校向企业学习管理技巧,提高效率。于是,处于危机中的英美等国的大学纷纷引进企业界流行的“全面质量管理”作为应对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在美国,根据美国教育理事会1995年的调查估计,美国所有高校中有65%采纳TQM。⑥在国内,20世纪末21世纪初,教育界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但是付诸实践的例子极少。

高校教学管理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功能、结构复杂的系统,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是由教学决策系统、教学运行理系统、教学反馈系统、教学监控系统等四个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目标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其中教学决策系统是整个体系的中枢,教学运行系统是体系的基础,教学反馈系统是体系运行的动力,教学监控系统则是体系良性运作的保障。这四个系统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闭环系统。其框图所示(见下图):

1.教学决策系统。实现教学决策指挥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强化与之息息相关的领导与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强化教务处在系统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在教学工作指挥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协调作用。根据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学校应赋予教务处相应的权力和地位。凡涉及教师利益的各种决策,校领导均应充分听取和尊重教务处的意见,并支持教务处行使对教学工作的指挥调度权,对教学物资和经费的分配调节权。教务处应充分履行教学管理职能,一手抓教,一手抓学,把培植良好的教风、学风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目标。加强教风、学风、考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其次,强化院系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院系处于教学管理的第一线,直接负责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院系教学工作的状态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调动院、系搞好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再次,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教学管理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对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和质量教育,定期开展教学管理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失时机地开展教学管理改革,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2.教学运行系统。高校全面质量管理的教学运行系统,是保证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目标有效运行的基本程序与手段,也同样具有维持、推动、反馈、调控、保障以及促进工作系统发展等功能。教学运行与管理系统的任务是按照教学决策指挥系统的指令,运用各种有效机制和最优方法,将各教学单位和管理机构科学地组织起来,并使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得到有机协调。在运行中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全员性原则。人才培养是学校的基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其中领导是关键,职能部门是核心,院系是基础,教师是保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做到每位人员的质量意识强,教学与管理水平高,工作自觉自律、尽职尽责,才会有高的工作质量。第二,全面性原则。教学质量涉及新生入学的质量和素质、教师的素质、教学水平的高低、学校教学设施与设备的完备性、教材的先进性以及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科研管理等。教学质量管理就是学校对上述因素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对学生的入学、培养、就业的全过程,对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对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各个环节的全面性管理。第三,全程性原则。教学管理运行过程中,强化过程控制,将教学质量管理贯穿于招生、教学计划制订、计划实施、教学运行、辅助教学和考试等全过程的诸环节和各个阶段。第四,系统性原则。教学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与设备、教材以及学校的定位、培养目标和管理等,是一项系统工程。⑦

3.教学反馈系统。教学反馈系统主要是通过教学评估体系来表现的。所谓教学评估就是对教学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输出结果做出观察测评并与期望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诊断出教学工作的优劣及偏差大小。教学评估是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机制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运行的效率和效果。构建新型的教学评估体系对教学质量管理有着必要的联系。教学评估系统包括专家评估分系统、学生评估分系统、教师自评分系统、院系自评系统和用人单位评估系统等。专家评估分系统主要通过对院系教学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和调查,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学生评估分系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时评价教师的教学状况、学生学习状况和学校的教学工作状况,并反馈到教学管理部门。教师自评分系统是以教师为主体性发展为目标的评估。它使教师通过内心的体验,评价内在的价值,及时纠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发扬自身的优点,调整工作的方向和目标,高效率地开展通向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院系自评系统主要通过院系教学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检查本院系教育教学工作的状况,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和存在的不足并改进之,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行重点监控和评价,以便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整体性的教学质量。用人单位评估系统主要对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工作能力和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提出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4.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质量监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反馈和控制,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教学质量始终伴随着教学过程,只要有教学就会有教学质量问题。因此,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也应贯穿始终。

教学质量监控的五大主要要素为人(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物(设施、设备、教材、图书资料)、方法(教学与学习方法、测量课程、考试、考核)、教学环境(校风、学风、教风)和教学管理(机构、制度、手段)。针对这些要素,我们应按照“预防为主,过程控制”的理念和“紧抓两头,严控中间”的思路,重点加强教学输入过程监控、教学实施过程监控和教学输出过程监控三部分。在加强全程监控的基础上,我们应对教学质量影响比较大的几个教学环节作为监控面进行重点监控。这几个重点监控面是生源质量、师资质量、课程质量、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质量以及教学计划工作、院系教学工作、专业教学工作、考试管理工作、学籍管理工作、教材建设工作。针对这些重点监控面制定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保证教学运行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我们在教学质量监控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结合:全过程与重点监控相结合;全方位与主要素监控相结合;多渠道与主渠道监控相结合;多形式与主形式监控相结合;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⑧

三、结束语

要实现高等教育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新型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建立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我国成为一个教育体制和结构更加合理、教育质量更高、办学效益更好的高等教育强国。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需要运用者灵活且长期坚持。

[注释]

①蔡中宏,王永斌.高等院校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策略[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2):122.

②张利庆,李文裴.浅谈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高教探索,2003(1):25-27.

④王海燕.质量监控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2.

⑤沈玉顺,陈玉琨.运用评价手段保障高校教学质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53.

⑥向欣.提高教学质量应实施全面质量管理[J].煤炭高等教育,2005(5):19.

⑦井明伦,高勇.论高校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综合性教学质量观[J].中国成人教育,2003(2):10.

⑧陈文贵,曹娟.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基本模式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2):17-18.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监控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GPS/DR/GIS技术在基于GSM—R列车监控系统中应用
侦察兵
1-Wire在家庭监控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