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在绿色打造中走向未来

2009-01-25 05:25贺翔宇张连福
绿色中国 2009年11期
关键词:山西省造林绿化

贺翔宇 张连福

众所周知,山西省是一个能源大省,也是一个生态弱省,在为全国挖煤输电的同时,该省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作为首都的绿色屏障,山西省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切肤之痛在于污,希望之基在于林。山西省委、省政府现已把造林绿化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残酷的现实让山西人民认识到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大搞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山西省动员全省力量,开展了大规模造林绿化,努力改造家园,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山西省林业厅厅长耿怀英。

绿色中国:目前,山西省在造林绿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造林绿化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愈发突出,请您具体谈谈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成效?造林绿化目前在山西出现了怎样的发展局面?

耿怀英:多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概括起来就是“四增”:一是大地增绿。据2005年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森林面积发展到33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4.12%。“十一五”以来,全省完成营造林1749万亩,平均每年以400万至500万亩的速度推进,今年将突破500万亩。通道绿化完成2.58万公里,全省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二是林业增效。全省活立木蓄积量达到884万立方米。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褐马鸡、大天鹅、金钱豹、猕猴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显著增加。三是环境增色。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农民增收。林业的大发展,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增收门路,干果经济林的发展,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优化。去年,全省干果经济林发展到1272万亩,总产量11亿公斤,林业总产值达到106亿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日益凸显。

目前,我省造林绿化的发展势头很好,出现了积极良好的发展局面。自2006年以来,省政府每年都要举行造林绿化暨军民义务植树启动仪式,选造林力度大、绿化效果好的市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市县,推进造林绿化不断发展。各市县党委、政府把造林绿化作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集中财力物力,动员各方力量,全力实施推动。

投入才会发展。这几年,全省上下投巨资换绿色,政府资金持续向造林绿化“投”,企业资金踊跃向造林绿化“用”,社会资金广泛向造林绿化“聚”,为林业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已形成了“每年投资50亿元,打造绿色新山西”的良好局面。

绿色中国:当前,山西省委、省政府对造林绿化异常重视,各地造林绿化的积极性也很大。作为山西省林业主管部门,林业厅指导全省造林绿化工作的思路是什么?工作重点又是什么?

耿怀英:我省造林绿化任务较大,目前还有4000多万亩宜林荒山荒地没有绿化,城乡绿化水平还比较低,与人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尽快改变现状,我们坚持“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同步推进”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造林绿化向纵深发展。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山西省的生态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造林绿化成果,以此来调动全省人民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按照这一发展思路,我们实施了四个方面的工程:一是大力度推进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相继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二是全方位实施省级造林绿化十大工程。“十一五”以来,全省相继启动实施了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镇绿化、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城市绿化、汾河流域绿化、石太高速铁路绿化、平原林业和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等省级十大造林绿化工程。三是高标准抓好“2+10”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汾河流域、太原西山地区以及10个地级市的重点流域、区域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四是下力气搞好以干果经济林为重点的富民工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以核桃、红枣、仁用杏、柿子、花椒为主的五大干果经济林基地,加快低产低效林改造,积极扶持干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以此来提高干果经济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推动这些工程的实施,在造林绿化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加快发展的新机制和新路子。在造林绿化工程管理上,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利益驱动原则,大力推广专业队造林,在企业参与上,大力推广“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挖一吨煤裁一棵树”等以煤(矿)补林做法,积极引导和组织资源型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以出资或者承包荒山的方式参与造林。在民营林业发展上,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做到山有其主、主有其利,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资造林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家家户户出资造林、千军万马上山绿化”的局面。大力推广左权县发展生态庄园经济的新模式,加快山区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努力让废弃的山庄窝铺活起来,让闲置荒芜的土地绿起来。

绿色中国:山西省十年九旱,立地条件较差,造林的难度也非常太。近年来,在造林绿化方面成绩斐然,这究竟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耿怀英: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革命老区精神,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就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年又一年,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涌现出了大寨精神、右玉精神、吕梁精神,涌现出了李顺达、申纪兰、郭凤莲、王五全、桑林虎、余晓兰、王海潮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先进人物。通过苦干、实干加巧干,才使我省造林绿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三晋大地披上了更多的绿装。

一是不畏艰难多造林。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讲,“人要文化,山要绿化”。我省造林难度大,群众形象地说:“在山西栽一棵树,比养一个娃还难。”长期以来,面对这种艰难的自然条件,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有条件造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造林,不怕苦,不怕累,住窑洞,啃窝头,靠着“镢头加窝头,觉悟加义务”不畏艰难的精神,创造出了许多造林绿化的奇迹。平顺县的广大干部群众抱着“种活一棵,就不愁一坡”的信念,硬是靠着一把镢头一双手,在石头缝里种出满山森林,在干石山上建成经济果园,全县森林面积发展到106万亩,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如今的绿色银行。

二是锲而不舍大造林。几十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咬定绿化不放松,锲而不舍大造林,涌现出了一批持之以恒推进造林绿化的典型。右玉县曾经是一个“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的地方。几十年来,右玉人抱着“右玉要想富,必须风沙住;要使风沙住,就得多栽树”的坚定信念,十八任县委书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带领全县人民矢志不渝,植树造林,使全县森林面积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00亩发展到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1%,硬是把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的“塞上绿洲”。正是由于全省广大人民不屈不挠、锲而不舍植树造林,才使三晋大地的绿色实现了不断扩容增量。

三是注重科学造好林。在山西这块土地上,搞好造林绿化,不仅要发扬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精神,还必须坚持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多年来,山西干部群众在以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指导造林绿化同时,坚持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困难立地造林技术革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栽植,合理搭配,大干不蛮干,讲求高质量。

绿色中国:山西省在造林绿化方面付出了艰辛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目前的发展思路,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山西省定会拥有一个绿色的未来,请您具体讲一讲造林绿化发展的前景。

耿怀英:实践证明,我省造林绿化的发展思路非常正确,完全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得到了山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经过艰辛努力,明年山西省的森林覆盖率有望达到18%,再经过这样持之以恒地干下去,到2020年使全省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6%以上。到那时,山西的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山川会更秀美,“人说山西好风光”的美好景象将会一步一步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猜你喜欢
山西省造林绿化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数字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浅析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我爱绿化
沙湖立交绿化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