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文学与意识形态

2009-01-29 06:07付成波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7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意识形态

摘 要:中国文论界围绕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走过了坎坷曲折的发展历程。“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理论发展阶段,其代表人物阿尔都塞和马歇雷认为,文学与意识形态既是“沉浸”的关系,又保持了某种距离。意识形态作为创作素材进入文本后,被作家运用一系列文学特有的手段加工、改造,其原有的形态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作为文本诗性结构的构成要素参与文本的生成。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文学理论

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文艺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是产生于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反作用于一定经济基础的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文艺本性的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因而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审视文艺现象,便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方法论。但是,意识形态并不能完全涵盖文学的本性,它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学现象的唯一审视角度。而遗憾的是后来的一些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由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误读,片面强调文学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性和反映特性,注重文学对一定经济基础的服务功能,重视对文学的社会政治内容的探讨,而忽略了文学的审美性和形式特性。更有“庸俗马克思主义”者把意识形态等同于世界观、阶级意识、政治路线,把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等同于创作者世界观的反映和表达,并推出文学艺术为政治服务的简单化结论。在我国十年“文革”时期,这种理论倾向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使得文学渐渐蜕去了诗性的绚烂,甚至沦为意识形态的附庸,文学艺术的发展遭受了粗暴的压制和摧残。

进入新时期,文学理论亟待纠正的就是这种兴起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国后形成,文化大革命中泛滥的文艺庸俗社会学弊病。很多学者开始致力于对这一问题的艰苦、细致的探索工作,产生了内涵各异的众多理论观点。有的学者肯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而对文学的上层建筑性表示质疑;有的学者肯定文学对现实的反映而对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表示质疑;还有的肯定文学的审美性,修正传统的反映论和意识形态论,提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是对生活的“审美反映”;又有一些学者主张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肯定文学是意识形态,具有某种隐秘的“权力”……可以说,这些理论都在努力摆脱文学的实用的功利命运,开始更多地关注文学自身的独立地位和独特规律。

这种探究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将为文艺理论的发展指明正确的路途,但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直到现在为止,我们对文学诗性本质的认识仍然是有所缺失的,人们依然更注重从“外部”研究文学。即便是作为当今主流文论话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也同样如此。持“审美意识形态论”观点的文论学者显然注意到了文学的审美属性,也承认审美是文学的本质,但另一方面又要坚守“意识形态”立场,认为文学依然是意识形态基础上的审美。严格意义上说,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对文学本质认识的缺陷和谬误。

那么,文学的审美本质与意识形态性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它们的契合点到底在哪里呢?我们或许可以尝试到西方文论话语中寻找灵感。“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考察意识形态问题所无法绕开的西方文论重镇,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始终对意识形态问题关注有加,其中最有成就的要算阿尔都塞和马歇雷。

作为一名政治哲学家,阿尔都塞本人很少讨论文艺问题,然而他却将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推进到更复杂的层次。阿尔都塞认为,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二元关系,而是一个由文学、意识形态和科学构成的三元关系,只有在这种复杂的多元关系当中,艺术的独特性才可能显现出来。艺术既不是科学,也不能被简单地归为意识形态。说它不是科学,是因它不提供科学知识;又不能简单地说它是意识形态,是因为它提供了窥破意识形态体验的某种距离,这种距离使我们能“看见”、“觉察到”意识形态的矛盾性存在。“艺术使我们看到的……乃是它从中诞生出来,沉浸在其中,作为艺术与之分离开来并且暗指着的那种意识形态……。(对伟大作家作品的分析)需要的是从产生他们小说的意识形态向后退一步,在内部挪开一点距离。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从内部,通过内部的距离,使我们“觉察到”(但不是认识)他们所体现的那种意识形态。”[1]换言之,文学与意识形态既是“沉浸”的关系,又保持了某种距离。文学并不能像科学那样对意识形态提供严格意义上的知识,而只是以陌生化、令人震惊的方式让我们“看见”、“察觉”和“感受”到意识形态而已。他力图表明,正是这种“距离”,才使文学不等同于意识形态。“尽管艺术和意识形态之间有特殊的联系,但真正的艺术不是一种意识形态”[2],而是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双重性质的话语形式。

但理论上的难题在于,怎样具体说明文学与意识形态这种既是又不是的关系,或者说怎样说明这种“距离”呢?阿尔都塞未能给予充分的说明,但另一位重要的法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皮埃尔·马歇雷在《文学生产理论》中对文艺意识形态的问题作了更为充分和具体的阐述。实际上,阿尔都塞的这种观点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了马歇雷的影响。

马歇雷认为,“作品并不是直接植根于历史现实,而仅仅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中介”[3],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家所面临所沉浸的意识形态。在他看来,文学创作好比生产性劳动,通过这种劳动,原材料被加工成了作品,作家所要做的是以先已存在的文学形式(如文学体裁、传统和语言)去加工意识形态,从而构成文学文本。文学虽然是运用现有的材料加工成形,但是,作品一经生成,任何进入作品的东西都会改变成别的东西。为此,马歇雷把称之为“幻觉”的意识形态与称之为“虚构”的文学文本作了区分。他认为,“幻觉”(人们普通的意识形态经验)是作家创作所依据的材料,但是作家在进行创作时,运用一系列文学特有的手段(如修辞、描写、叙述等技巧)加工、改造意识形态这种“幻觉”,赋予它一定的审美形式,使其固定在“虚构”的界限内,与它保持“距离”,从而使人摆脱这种意识形态“幻觉”。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把文学(艺术)称作“意识形态生产”。文学生产是要“挖空”现成意识形态,通过“虚构”展示出意识形态的新方面。而这些新方面却并不存在于文本的陈述之中,而在它之外。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认识,不是简单地解释或剥开其奥秘,而是一个新的认识产物,是对这部文学作品中未曾说出的重要意义的阐述,重要的是文本中“未曾说出”[4]的,即没有表现出来的或保持“沉默”的“其他东西”。这“其他东西”并没有被掩饰起来,而是存在于文本的“旁边”、“边缘空白处”或“极限处”。在马歇雷看来,一部作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是看它说出了什么,而是看它没有说出什么,正是在一部作品的意味深长的沉默中,在它的间隙和空白中,才更能确凿地感到意识形态的存在。马歇雷认为文本总是“不完整的”,它充满“离心”、“冲突”、“歧异”、“不规则”等杂乱无序因素,在文本中有着文本和它的意识形态内容之间的冲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阿尔都塞和马歇雷都不把文学作品看成是作者“从无到有”的“创造”。他们认为,作品是作者对现成的形式、文类样式、语言和意识形态进行加工后“生产”的产品,这些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作者所无法预料的变化。就作品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而言,作品是对意识形态对现实的加工的再加工,也就是说作品和现实矛盾隔着两重关系,作品和现实间并不存在简单的镜子式的反映关系。这也就有力地否定了“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机械反映论。

而且,原本外在于文学文本的意识形态在作为作家创作的素材进入文本后,被作家运用一系列文学特有的手法(如修辞、描写、叙述等技巧)加工、改造,赋予它一定的审美形式,于是其原有的形态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是作为社会思想观念体系的它本身,而是成为了文学文本的诗性要素之一,并且作为文本诗性结构的构成要素参与文本的生成。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文学作品决不是以往有些学者所认为的审美形式和意识形态内容的机械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崭新的产物。这也正是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奥秘所在。

参考文献:

[1][法]阿尔都塞.一封论艺术的信[A].陆梅林.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C].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521.

[2][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1.

[3][法]马歇雷.文学生产理论[A].陆梅林.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C].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596.

[4][法]马歇雷.文学分析——结构主义的坟墓[A].陆梅林.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C].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637.

(付成波 山东济南职业学院 250014)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意识形态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追忆黄药眠
巴人及其文学论著对我国现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影响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