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石鹅岩

2009-02-11 11:36闽山客
闽南风 2009年12期
关键词:石臼岩洞红军

闽山客

奇特雄浑的石鹅岩景区,位于浙江武义县城西7公里处的桃溪滩乡境内,面积10平方公里。景区内丘岗起伏、岩性复杂、断裂发育,形成特殊的丹霞地貌。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林木苍盛、秀峰碧水、天然成趣,以奇岩、秀湖、名寺和红军革命史迹而著称。

石鹅岩的奇岩洞石景区内,有众多的秃岩、断崖、岩洞、奇石,如石鹅岩、鲸鱼岩、金牛岩、五神石等,构成丰富多彩的地表象形景物。

石鹅岩是当中的主景点。它由一块巨大的岩石与岩坡下的大岩洞组成,在连绵的群山丘壑中突兀着,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只凌空欲飞的石鹅。大岩洞恰如一个开吃食的鹅嘴,所以被称为石鹅岩。

石鹅洞的洞底面积达2500多平方米。下雨时,洞背有一条巨大的瀑布飞流直下,遮蔽了整个洞口,很像《西游记》里的花果山水帘洞。在洞前的水潭里,种植着莲藕等水生植物,香远溢清、不蔓不枝,分外雅致可人。

始建于唐代天佑年间的慈航洞府,至今已有l000多年历史。慈航洞府属于“褶皱背斜丹霞地貌”,洞府长80米,深度40米,傍岩依洞,气势不凡,虽历经沧桑,仍风貌依然,是浙中南禅林古刹的典型之一。慈航洞府为木石结构,原来是尼姑庵,现在已经成为和尚修身养性的场所,以及游客游览景区的必经之处。

慈航洞府洞中有一口小石臼,传说在以前,每天都会自动涌出一臼白米,足够洞中的尼姑吃饭。后来,有一个老尼太贪心,请来工匠将石臼凿大些,结果石臼再也不涌出来了。

蛟龙仙境是一个半圆蚌壳形斜洞,洞口有口“龙潭”。从龙潭乘拉船进洞,拾级而上,有101尊按民间传说塑制而成的道德故事人物群像。石鹅岩西边,有一座建于元代的陈堰殿,殿内原供奉胡公大帝像。该殿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殿前有条名叫陈堰的拦河大坝,故名陈堰殿。殿大门正对着品字形排列的三座山,于是又有“一品当朝”之说。陈堰殿曾盛极一时,可惜后来在动乱年代遭到破坏,现正在修复中。

蛟龙仙境以及周围的一些岩洞还是当年红军的活动场所。1928年,当地爆发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大起义,声势浩大。北营红军在李庭文、邵顺长领导下,在石鹅岩后面的大岩舵洞秘密结集。大岩舵洞能容纳千人,座落于山腰之上,被丛林绿树所遮掩,隐秘安全。离大岩陀不远的小岩舵,洞长几十米,北路红军指挥员邵顺长等曾避难于此。这些岩洞因此也被当地人称为“红军洞”,现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最为奇特的是山中那条古栈道。据专家考证,这条栈道形成于一亿五千多万年前,行程数公里。它夹在半山腰间,人在里面走,有惊无险,俯视山下,村庄如棋盘,令人概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石鹅岩西侧,是被誉为“吴越第一梁”的“神仙桥”。它由一条天然的石梁形成,是浙江省内最大的天然石梁。横空跨越于两座山峰之间,长40多米,宽25米,离地面有30多米。桥面平坦,游客行走时如履平地。桥下,是被草木遮掩、望不见底的深渊。每逢雨天,当水量充足时,桥底下涧水哗哗,在阳光的照耀下,流光溢彩;天晴日丽时,坐在桥下休憩,清风徐来,十分惬意。在梁体上,还有几处神秘的脚印和手印,叫人可望不可及,浮想联翩。

明湖秀水景区位于石鹅岩后山的那座教隆寺水库,面积17.7平方公里,总库容235万立方米,形成人工湖。湖面岛屿散布,山环水抱,曲湾多姿,构成一幅雅致的山水风景画,十分清雅宜人。四周人湖沟谷中出露的冷泉、跌瀑,颇具魅力。四周象形山石惟妙惟肖。湖的北面有“石狮山”,南面有“石象”,构成狮象把门之势;湖的东侧有座庞大的龟山,站在龟山顶上,能领略到“龟山”背着“鱼鳖同行”的奇观。沿湖边小径行进,还能看到“狮子昂舞”、“金狗守银山”等10多处栩栩如生的山石妙形。

石鹅岩周围的数十个岩洞,不仅各有独特的形状和来历典故,景點集中,相连成线,交通便捷,身着公路能够直达景区。是一个极佳的游览胜地。

猜你喜欢
石臼岩洞红军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惜物即惜福
红军不怕远征难
惜物即惜福
惜物即惜福
神奇的鼠尾
十送红军
洞穴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