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语文教学的思考

2009-02-12 08:47王玉文张茂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期
关键词:虚词祥林嫂课文

王玉文 张茂才

现在,具有较好的母语的语文表达能力,已成为谋职的一个先决条件。而目前大家对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感到忧虑,以致要考虑在大学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是一条教学长河;大学是下游,中小学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证下游不但水质好,而且水流宽广。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造成大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板子光朝中小学语文教师身上打,这是很不公平的。这也不是说做教师的没有责任,而是说真要解决问题,必须首先反思总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然而教师也有责任思考在职责范围内不断改进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以下就改进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探讨。

中学语文课本里有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这一篇课文。有一次,笔者恰好在某个中学听一位教师讲解《祝福》。教师讲得很认真。他首先介绍鲁迅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一位勇猛的斗士;接着他详细说明鲁迅写《祝福》时的时代背景。之后,他解释课文中一些生字、生词,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遍。而后他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边讲解、边提问、边讨论,详细分析说明《祝福》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段落大意。最后他给学生分析几个多重复句。可以看出,教师的备课是很认真、很充分的。笔者想,学生听了教师的讲解后肯定是会有不少收获的。但是,从学生获得语文技能的角度说,笔者虽没有作调查,但估计收效甚微,获益甚小。事实上,课文中有些段落、有些词句是应该而且值得好好给学生分析讲解的。譬如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里“我”对他在街上所遇到的祥林嫂,有这样一段描写:“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小说《祝福》运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刻画主人公祥林嫂这个下层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来解剖旧中国的农村社会,抨击黑暗的宗法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礼教。作者对祥林嫂的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这一段描写,特别注意语句的运用。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一句包含三个分句,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这样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一句包含两个分句,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这样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在启发学生思考这两个“为什么”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主题、联系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来考虑,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刻画祥林嫂的。语文教师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讲清楚,语文教学的收效肯定会比较大;学生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领悟,他的语文水平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语文知识教学,必须坚持随机教学。随机教学,就是紧密结合课文的讲解或作文、练习的评讲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语文知识教学。试以虚词教学为例。教师不能脱离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讲孤立地给学生讲解某些常用虚词,把虚词教学跟课文讲解、语文实践(如做练习、做作文)、作文或练习评讲弄成两张皮,而要融为一体。从随机教学的角度说,要把虚词教学跟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讲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爱听,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散文不仅在构思上别具匠心,也不仅在写景抒情上达到高度融合、形神兼备的地步,在虚词运用上也有极大的独创性。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一文中在采用骈文句式的同时,一连用了21个语助词“也”,并每每与“者”字相应,构成“……者……也”的格式。结合这篇课文给学生讲解“……者……也”这一格式的用法和作用。在古代汉语里,“……者……也”这一格式,都用来表示陈述、判断、解释的语气。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大量运用这一格式,每每对景对情下判断,作解释,这很合乎一州之长的太守的身份,同时使全文形成回环往复、忽起忽落、高低跌荡的旋律,从而大大增强文章在欢快中所蕴蓄的抑郁的抒情气氛。读着这篇文章不能不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这比孤立地举些实例讲解这个格式的教法肯定效果要好。

猜你喜欢
虚词祥林嫂课文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背课文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