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温暖的触摸

2009-02-22 09:14王春霞
中国教师 2009年20期
关键词:阅览室读物话语

王春霞

有一天,某班到语文阅览室阅读,正赶上我值班。

作为图书管理员教师,我照例要到阅览室维持阅览秩序,督促学生遵守阅览室规则。刚入学不久的高一新生,管理难度很大,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熟悉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览规则更是知之甚少,还或多或少地带有初中生的那份稚气,甚至是懵懂无知。

果然,在整齐有序的队伍中,我看见一名男生赫然拿着一本私人读物想进入阅览室,这可是阅览室规则里明令禁止的,我快走几步,叫住了他。

我告诉他,阅览室内不能带入私人读物,请他送回教室(此生教室就在楼下)。该男生高昂着头,理直气壮地说:“为什么?这又不是武侠小说!”看他的神态,显然很不服气,声音中满是高傲和不屑。当时,我没有武断地批评他,也没有回避他的质问,而是耐心地给他讲了阅览规定,解释将私人读物带入阅览室将不利于管理,而且室内就有他想看的那种刊物。突然,该男生出人意料地将他手中的书本猛地由四楼向楼下扔去,旋即转身,气呼呼地进了阅览室。听着楼下传来刺耳的“啪”的一声,我惊呆了,大脑足有十秒是空白的。我心里着实憋气,恨不得一把将他揪出来,就地“正法”。但我想起了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孩子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可能犯错误,毕竟是刚入学的新生,要宽容对待,给他改正的机会。宽容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因此,我强压怒火,等上课的语文老师来了之后,我就离开了阅览室。

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我早把这件事情忘了。然而有一天,我到阅览室去开门,却意外地发现门缝里塞着一封信,我觉得很蹊跷,当我怀着好奇读完了那封信之后,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信是那个男生写的。他说:“老师,那天对您发脾气之后,我就知道我错了,非常后悔。其实,那一刻我一直担心您会将此事告诉语文老师,而且,当时语文老师已远远地走过来了。如果那样,那时我一定会无地自容。我是在惶恐中熬过那几分钟的,记得当时我一直在紧张地盯着窗外的您和语文老师的一举一动,但直到阅览结束,语文老师也没有找我谈话。这段时间,我一直忘不了这件事情,今天给您写去这封信,我要郑重地对您说声对不起,更要感谢您给了我一次改正的机会。”

我那天并没有感觉到这件事会在他的心里产生那么大的影响。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件小事,对于一个孩子,对于一个自以为犯了错误的孩子,是多么大的尊重和宽容。这使我想起了《孟子-离娄下》里所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友善的言行其实对孩子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尊重的表现。即使他们做出了过激的行为,说出了偏激的话语,教师也要宽容地对待他们,因为学生稚嫩的心灵,需要的是阳光的普照,春风的吹拂,细雨的滋润。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免不了会有一些幼稚之举,不是之处,他们此时最渴望得到的是教师的宽容、谅解和帮助。

这件事情之后,我开始更多地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了,比如,把愤怒的姿势换成握手,用温和的话语替代刻薄的呵斥,轻拍对方的肩膀,给仇怨一个宽容的眼神,用心倾听学生的话语,等等。我不想从这些细节中得到什么回报,但我知道,这些细节定会碰上一颗善于感知的心灵。实际上,这已经足够了,就像太阳在照耀大地万物时,它并不会在意每一朵花是否会芳香四溢。或许,它所在意的是,它的每一束光线是不是给了花瓣最温暖的触摸。

亲爱的教师朋友们,就让我们拥有一颗金子般宽容的心吧,宽容学生的错误,宽容生活的不公,做一束温暖的阳光射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他们在寒冬来临的时候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责任编辑:乐闻)

猜你喜欢
阅览室读物话语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有声读物发展中的版权挑战及应对
高中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功能及管理浅探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功能及管理研究
面包圈
小侦探与艺术家(上)
数学阅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