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009-02-22 09:14
中国教师 2009年20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笔者

张 蓉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语文要回归人的发展,作用于社会,所以学生要学会迅速有效地理解语言文字,接受信息,准确而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来传递信息,进行思想交流。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使命,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捕捉焦点话题,激发交际兴趣

口语是社会生活的入场券,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说话能力。笔者发现,孩子们在学校里很喜欢交流沟通,他们会兴致勃勃地谈论家中的趣事,绘声绘色地讲述精彩的卡通片,为一个小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而奇怪的是,怎么课下谈得热火朝天的孩子们一上课就变得哑口无言了?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长期受传统课堂的影响,教师认为最听话、最安静、最守秩序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过多的清规戒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说不敢说,怕成为插嘴不守纪律的典型;其二,教师没有找到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兴趣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心理基础,是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积极性的能源。没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哪来的妙语连珠?

要让学生保持口语交际的热情,教师就要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的焦点话题。比如,教授口语交际《学会赞美》这一课时,我以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引入交流话题,让孩子们争当聪明的喜羊羊。低年级小学生天性好动爱玩,他们喜欢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听、说、读、写的学习活动。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发展初步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现自己真情实感的语言功能,口语交际训练就是要促使这些语言功能发展。如果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单调地构思交际的内容,那么口语交际会成为学生最痛苦的事情。教师要利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事情,创设交际的机会,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与人交往、去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书籍、开展各种活动,如,讲故事比赛、朗诵、演讲、小品表演、课本剧,等等。只有以激发学生说话兴趣为突破口,创设时机,学生才会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周围的人,在了解的过程中进行语言交流和思想沟通,变得敢说、敢做、敢表现自我,从而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三人合作,强化交际意识

人际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沟通。笔者在课堂上引入“三人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目的是让学生在交往中形成积极的心态,理解他人,互助互学,共同进步。同时,让学生要从小事做起,认识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真诚才能打动人,真诚才能换来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才能形成小组凝聚力和竞争力。

在“三人小组合作学习”中,笔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下四种意识和习惯:一是平等意识,虽然每组都有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但合作没有人格的高低贵贱之分,要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往合作,不要过分自卑和自大,否则会影响“三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二是宽容的意识,要学会用放大镜看小组成员的优点,学会与自己性格不同的人合作,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互助的关系,更好地完善自己,而不能斤斤计较,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三是相互支持的意识,“三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合作行为,来而不往非礼也,只想单方获得别人的支持是不能长久的,所以三方都要付出和奉献。四是诚信的意识: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名言,和小组成员交往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组员。

三、教授方法,培养交际习惯

一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在新环境中比较拘束,适应较慢。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会有些紧张,不够大胆,不主动交往,甚至少数学生有自闭心理。人际交往能力和方法的欠缺是影响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不少学生缺乏交往的方法,尤其是成功的方法。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却总感到没有机会。这些情况阻碍学生和他人交往的顺利进行。我利用不同主题的口语交际课教授学生交际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时,笔者先假扮一个邋遢、无理的人,让学生评出笔者不受欢迎的地方。然后,笔者又让他们说说受到欢迎应该做到哪些方面?学生说要举止大方、温文尔雅、开朗活泼,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轻松、舒服的;同时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否则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在教学《学会赞美》时,笔者教学生要注意发挥语言的魅力,对受创伤的人要给予安慰、对失败的人要给予鼓励、对成功的人要给了祝贺、对有困难的人要给予关怀。在教学《理解万岁》课时,笔者让学生体验移情换位,请家长扮演孩子,孩子扮演家长,创设孩子与家长的日常生活情景,表演出家长面对孩子学习不努力时会怎样、孩子面对家长的唠叨会怎样。家长在表演中体会了孩子渴望理解的心声,孩子在表演中体恤了父母的期望和爱,最终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有一种共同需要的爱,那就是“理解”。

四、营造氛围,锻炼交际能力

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笔者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节”让学生接触群体活动。竞技比赛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更需要胆量,这种胆量,正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一种要素。笔者鼓励学生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学生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合适的对手,往往就是友谊的伙伴。同时,笔者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和家长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旅游是一种开放性活动,交际也是开放性的,两者相通。旅游结束时,学生的见识广了,朋友多了。这样不仅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也可以培养兴趣,开放胸襟,提升学生的交际水平。每次搞完活动,笔者都趁热打铁,马上组织“分享会”,让学生用心收集交际素材,用心感受活动的感人之处,只有用心体会才会发现事物的多姿多彩,发现人的可敬可爱。口语交际有广阔的天地,小到教室窗口,一花一草,蝉鸣鸟啼;大到窗外,云涌霞飞,宇宙万象。口语交际教学只有变封闭为开放,学生才会由“要我说”变成“我要说”,主动地说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口语交际当成一件趣事,养成随时想表达的习惯。

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交际范围越出了家庭和学校,人际交往逐渐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他们的口语交际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于是,笔者在动态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其听说能力,在不断的归纳、分析、评价中发展其思维,提高他们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除此之外,笔者还特意组织各种人际交往的活动,如“假日互访”,要求学生在假日中互相走访,了解同学在家里学习生活的情况;“小小营销员”活动,学生模拟市场营销员,努力推销自己的“产品”;“焦点辩论”以学生关注的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展开唇枪舌战。“感恩故事分享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心灵感动的空间,把生活中的每一点感动记录下来,与小伙伴分享生活中的动人故事,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情感,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只有引导学生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学生才能在丰富的生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能力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当学生们走上社会的时候,他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就达到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担负起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任与使命。

(责任编辑:乐闻)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笔者
老师,别走……
两块磁的交际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