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飞走了,我像个失恋的小女人

2009-02-23 06:10
祝你幸福·知心 2009年12期
关键词:空巢儿子妈妈

如 意

丈夫是成都一家制药厂的厂长,我做全职太太已经有5年了

全心全意地照顾家和我们的宝贝儿子。2008年春天,刚满18岁的儿子,以很好的成绩被美国的一所知名大学录取了,全家人很是欣喜。老公忙着给儿子兑换美金,我准备腊肠腊肉,四川泡菜,还准备了全套的感冒发烧药物,平时过日子用的针头线脑都一应俱全,好像儿子去的是边远山区。老公和儿子不断提醒我行李超重了,我也有点担心,于是每放进箱子里一件东西就要称一下重量,然后口里嘟嘟囔囊地说:“这不带是不行的。”我们一起去北京送儿子,老公很担心我会在机场失态。还好,我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挥手和儿子在安检口道别。我们连夜返回了成都,就在大家长舒一口气的时候,我病倒了,口里不停地念叨着儿子的名字,强装的刚强一扫而光。

从此之后,我的心一下就空了。我变得魂不守舍,电话24小时开机,空前地关注所有美国的新闻和天气。老公很忙,忙着他的药厂,忙着去赚钱,也抽不出时间陪我,每天深夜回来都是筋疲力尽。我想和他说说我的心情,但实在又不忍心占用他的睡眠时间。

儿子出国前,我和儿子形影不离,我们一起逛街,寒暑假的时候,通常是我们俩背起包出去旅游。而今,小鸟飞走了,鸟妈妈在孤独地守望着,那种凄惶、寂寞藏在屋子里的角角落落,让人无法躲避。尤其是大大小小的节日和周末,心里满是空洞和茫然,不知道自己想干点什么,该干点什么。我的父母朋友都在外地,看到周围人家都在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我的郁闷和焦躁会更为明显,甚至总是想莫名其妙地发火。无数个星期天,睡到自然醒后,我就拿着小包,一个人漫无边际地逛,可是越逛心里越烦,回到家,就有成串的眼泪往下掉。

半年后,儿子在国外习惯了,我却更加落寞,一天数次打开电子信箱看有没有儿子的消息,儿子很懂事,几乎每天都要给我发来一封信,每周还会打两次电话,可是儿子的信越来越短,有时候只是问候。于是,我申请了QQ,每天起早贪黑地挂着,我的好友框里只有儿子一个人,我每天惟一的目的就是等着儿子出现。但是儿子的功课越来越忙,不能每天都上QQ,只要看不到他的时候,我就郁闷和烦躁。我每时每刻都在揣摩儿子现在在做什么,国外的饭菜是否习惯,是否快乐,会不会感冒发烧?洗手时在想,吃饭时在想,去超市买西红柿也在想,甚至,连老公和我说话都心不在焉,有时朋友给我打电话,我是绝不煲电话粥的,我担心儿子的电话打不进来。

消沉中我以吃零食排遣郁闷,三个月,胖了10斤。人一下子失去青春朝气,面无光华。老公取笑我“就像失恋一样”。然而我每天就是打不起精神,再也不像孩子在家时那样提前计划出一天的菜谱,考虑如何营养搭配,老公常常晚上有应酬,我就不再做饭,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开始跑医院,原因是胃肠功能失调。最重要的是精神一下就变得萎靡不振。

老公郁闷地抱怨说:你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电脑上给儿子写信,长篇大论,柔情蜜意,多少次我晚上下班都冷锅冷灶,干脆就泡方便面对付,你能不能关注一下我呢……

这一年当中,我竟鬼使神差地参加了两次赴美游。也许是为了熄灭我的执拗有一天,老公把儿子的信拿给我看

“我很为妈妈想见我的执著担心。离着这么远,她的生活中仿佛仍然只有我,她的爱变成了我的负担。她对我说,她要到美国陪伴我,可老爸你怎么办?你也五十多岁的人了,经营着那么大的企业,辛辛苦苦地赚钱供我读书,你也需要妈妈的照顾啊,这对你不公平……”

我看了以后泪流满面:“好,我再不管你。我要照顾我们自己的生活了。”我在大学是学心理学的,也知道“空巢征候”这种说法,或许工作会让我摆脱一下目前这种状态?

心理分析:

被空巢征候困扰的多是女性,她们在孩子的成长抚育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体会了更多的刻骨铭心的酸甜苦辣,有人把母亲养育孩子的历程,比喻为“谈一场历久弥新又永远充满激情的恋爱,长达10年或18年”。当孩子突然从母亲的生活中剥离出去,谁能预料到这会给母亲的生活带来怎样的震动?有关资料表明,近几年来,40岁以上中年女性中的“空巢综合征”已逐渐低龄化,原先孩子可能18岁才刘外省上大学,现在也许12岁就漂洋过海成了“小留学生”;原先可能至少16岁才上寄宿制学校,现在可能3岁就离开妈妈的怀抱,去上由幼儿园贯制的双语学校,所有这一切都让妈妈们饱尝思念之苦和无以言状的失落与无奈。如今,由这些中年父母组成的心理就诊高峰期被称为“12月现象”,多数表现出的是焦虑、烦躁不安,唠叨不停。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自己并且战胜自己呢?

用快乐浇灌自己的心

一旦你想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你就会需要一些朋友、亲人、同事的支持,耐心倾听他们的建议,在亲情和友情中寻找一份新的快乐,比如闲暇时的小聚,结伴出游,春日赏花,秋日品茗,在这些交往中你会寻找到不曾有的快乐。

不再封闭自己

不要整天沉浸在牵挂和思念中,其实还有许多你需要做而且有益的事等着你,譬如你可以把母子的两地书整理出来,没准成了出版社的热销书呢;你也可以参加一个健美培训班,在挥汗如雨中体会运动的快乐和活力;也可以参加绘画班或厨艺班等等。其实没有孩子的牵绊,你完全有了时间和精力去实现你年轻时的梦想。

不要忽略了周围人对你的需要

不妨多学习做义工的技能与经验,将自己的关爱给予社会的弱势群体;也可以参加一些社区的活动,有一定教育背景及心理学知识的女性,可定时开通排忧热线,或到电台去做嘉宾,为他人舒解心结,排忧解难……从表面上看,你做这些,只有付出,不求回报,但从一名“空巢守望者”的特殊心态来看,只有给予才能使自己充满价值感,充满人生的希望。

和爱人重拾甜蜜的日子

孩子翅膀硬了,像鸟一样飞走了,而你如果仍然被失落困扰着并沉迷其中,那实在对爱人不公平。不妨重新计划一下你们的生活,譬如真诚的拥抱和亲吻,甜蜜的结婚纪念日,浪漫的假日旅游等等。如果说“空巢”只是一种偏激的心理投影而已,小鸟儿走了,还有两只成年的鸟儿在,他们完全可以过得充实而优游,从而填补小鸟走后留下的情感空隙。对不对?

编辑牛淑娟

猜你喜欢
空巢儿子妈妈
打儿子
树上有一个空巢
空巢生日不孤独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鸟妈妈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