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09-02-23 03:30
收藏·拍卖 2009年2期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

聚焦拍卖

两岸故宫历史性合作办展雍正“打头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两岸文化交流又有突破性进展,两岸故宫各自典藏的清代雍正文物,在分隔一甲子后,可能以“合作展”形式现身。因雍正而“会合”意义匪浅,若成“合作展”则两岸故宫的关系将向前再跨一大步。

雍正在中国历史中,极具传奇性,稗官野史也多以雍正为创作题材。台北故宫计划在今年十月举办雍正展,将向北京故宫商借十七件文物,主要是台北故宫欠缺的雍正画像、后妃像、雍正行乐图、雍正读书图、雍正扮成西洋人物和他穿着喇嘛服的扮相,以及他珍爱的“为君难”等闲章。

台北故宫副院长冯明珠说,该院原先规划为单纯借展,情况较为简单。如今朝“合作展”方向前进,则可能会共同出版展品图录、共同举办“为君难一雍正其人其事及其时代”研讨会,必须尊重彼此看法,双方合作模式尚待进一步磋商,也需双方官方核可才行。至于“台北故宫文物,有没有可能赴北京故宫展览?”台北故宫高层说,这不是双方合作的“附带条件”,也非台北故宫所能决定,目前暂无可能。

“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上海开展

1月12日,“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展览由上海美术馆主办,新加坡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和江苏省美术馆协办,共展出吴冠中捐赠给这五家海内外知名美术馆的重要作品160余件,其中包括油画、水墨、速写等,涵盖吴冠中先生1950年代至今天的各个创作阶段,是近年举办的有关吴冠中作品规模最大的一次个展。

展览缘起于吴冠中先生捐赠自己珍藏的六十六件代表作给上海美术馆的非凡举措。他的这批捐赠作品包括了他各个创作时期的精品力作,其中有些是很少公开面世的大尺幅作品。

对于上海美术馆来说,这无疑是十分珍贵的艺术典藏。展览以上海美术馆此前已拥有的六件吴冠中藏品和此次捐赠的六十六件作品为基础,同时向其他美术馆以及吴先生本人借展部分作品,并结合吴先生的手稿、生活工作影像等珍贵文图资料,形成了一次生动而完整的吴冠中艺术历程回顾。此次展览全面梳理和呈现了吴冠中先生艺术发展的清晰脉络,凸现了他不同时期的绘画成就,而且也鲜明地折射出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社会不同阶段的时代因素对于画家创作的影响。

全球艺术品市场09年前景不明

数十年来兴盛不衰的全球艺术品市场,将迎来前景不明的一年。

2008年最后几个月,伦敦和纽约的大型秋季拍卖会成交额远远逊于预期,而瑞士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术展和画廊的艺术品销售额也下降。苏富比(Sotheb's)和佳士得(Christie's)拍卖行也受波及,这两家顶级拍卖行称,艺术品价格下降约30%,目前正在重新估价的阶段。

为了刺激市场人气,拍卖行鼓励卖家下调底价,但许多知名艺术家的画作还是难以出手,目前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正在考量其战略计划。但拍卖行的管理层指出,他们的主要业务并非那些5000万美元的天价艺术品,而近期相对低端的市场表现不俗。

据佳士得总裁Marc Porter称,譬如美国油画、纸面作品、20世纪装饰艺术品、瓷器、葡萄酒、珠宝、摄影照片等价格坚挺,有的甚至超出预期。Porter说:“这些非重量级艺术品的势头极好。”他对该行09年2月在巴黎举行的Yves St.Laurent藏品、家具和装饰品拍卖期望甚殷。苏富比执行长Bill Ruprecht认为,未来艺术品整体销售将下滑,但他预期买方和卖方将更容易达成共识。

分析人士和拍卖行管理人员一致认为,市场萎缩,有助于将人们注意力重新引回艺术品本身。

嘉德四季拍卖落槌宋美龄《兰》拍出近18万

嘉德四季第十五及十六期拍卖会日前在北京落槌。陆俨少《烟江叠嶂图》以168万元人民币拔得书画部分头筹,董其昌作品《苍山图》以154.56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紧随其后。宋美龄画作《兰》极其少见,以17.92万元人民币成交。

据悉,上个世纪的50年代,宋美龄迷上了中国画,拜国画大师黄君璧、张大干等为师,画兰、画竹、画山水,几乎达废寝忘食境界。为了学画,她还常常到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中借出名画观摩、学习。通常宋美龄画画时,蒋介石都饶有兴致地在旁相陪观看,更往往为宋美龄的画作题字。此次拍卖的《兰》,风格细腻清雅,虽寥寥数笔,却用笔精到,韵味独特。

亚洲艺术高端市场博览会拒绝两当代艺术机构参展

2009亚洲艺术高端市场博览会AATS是经中国商务部特批的立足亚洲艺术市场面向世界的艺术市场博览会,其展期为超常规的7天,其展场为商贸圣地“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其主题是“美,真,善”的回归,展会将旗帜鲜明地推出高水平的“严肃艺术”。

日前AATS拒绝了两家国际著名的“当代艺术”机构参展,这两家机构代理着一些中国“天价明星艺术家”。据悉被拒绝的艺术机构曾以极具诱惑的条件想参加AATS(ASIAN ART TOP SHOW),但遭到组委会的一致拒绝,此事件在业内引起一片哗然。

2009亚洲艺术高端市场博览会AATS的评委来自中国,意大利,韩国,香港,日本,马来西亚,法国等国家,因需确保展会的公正组委会尚未公布相关信息。但此事件已向外界表明中国艺术市场和亚洲以市场共同拒绝“丑,假,恶”,回归严肃艺术的决心。

意警方3年没收近4万艺术赝品多为现代艺术仿品

意大利警方称,他们在最近3年中已没收将近4万件艺术赝品,其中大多数仿冒了现代艺术家的作品。

据西班牙《世界报》报道,相比仿冒提香或拉斐尔等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作品,伪造现代画作相对比较容易,因此这方面的艺术赝品也较多。很多现代艺术赝品已进入正规商人和拍卖行的商品目录。

法国安盛保险公司旗下的意大利安盛艺术品保险公司执行董事罗伯托·巴尔尼亚尼指出了现代艺术赝品泛滥的原因:制作赝品更加简单、赝品市场越来越大、收藏者的鉴别能力较弱。

陷入雪崩的达米安·赫斯特

2008年9月15日和16日,达米安·赫斯特在苏富比的作品销售的辉煌使之成为公开拍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件!为期两天的拍卖,合计拍出111,464,800英镑的天价,约值14亿人民币,这样的拍卖成绩足以让全世界瞠目结舌!

事后看来,2008年秋季苏富比的这场达米安·赫斯特作品拍卖。已经显现出投机泡沫的最高峰。果不其然,在随后10月份的秋季大拍中,无论是在香港、伦敦还是在纽约,当代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连续5年上升的行情戛然而止,作品流拍率提高,天价成交拍品也骤减。人们不禁要怀疑赫斯特作品的市场是不是也会遭遇泡沫破裂?11月份以来纽约秋拍苏富比、佳士得、菲利普斯3家拍卖公司共有17件赫斯特的作品上拍,但只成交6件。11月14日,纽约菲利普斯寄予厚望的一件赫斯特的“彩色骷髅”作品遭遇流拍,更是打击了画商们的信心。赫

斯特本人也认为该作品与2007年相比的确是估价过高,同时也表示在目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他愿意“降价”出售作品。佳士得当代艺术部负责人透露,赫斯特重要绘画和雕塑的价格也将有轻微下调,作品价格会有20%的折扣。

艺术界销售大王拉里·高古轩致员工的一封信

拉里·高古轩(Larry Gagosian),被号称为艺术界的销售大王,他的高古轩帝国在目前的经济萧条中似乎也开始有些动摇。前阵日子,网上开始流传一封他写给员工的信,言语中明显透露出他的紧张和不自信,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一向洋洋得意,自信心膨胀的拉里,怎么开始和员工叫起劲儿了?

信件是如此写的:“如果你还想继续在高古轩画廊工作,那么我建议你开始卖作品。在这新的气候下,所有的东西将凭借你们的行为来重新评估……我自己基本上是每天工作18小时,这是每个人都可查证的。如果你不能给出这样的承诺,那么请通知我[……]目前整体经济还有艺术经济市场都很明显地在一个起伏不定的浪潮中:我要肯定我们是最好的泳将。忍受表现不佳员工的奢侈行为已经成为过去。”很多人说这似乎有失大牌风度,但也有人说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所在,但估计更多的人看了是比员工更忧心忡忡——难道市场真的那么坏了吗?

收藏考古

首次开放海明威私人档案:从未公开手稿

继海明威古巴故居对外开放之后,日前,海明威在古巴生活期间的大量私人档案40年来首次对外开放。全世界学者均可以前往哈瓦那郊外的海明威纪念馆查阅到这批档案,其中包括不少经修复和数字化处理的从未公开的手稿。

海明威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古巴度过的,在那里他写了《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以及一些他身后被编辑出版的手稿,如《流动的宴席》等。海明威自杀后,古巴政府允许其妻子玛丽·海明威取走了200磅的文件,但古巴政府坚持他们家里的大部分物品要原封不动保留在海明威故居里。之前,任何人,甚至包括古巴学者,均不能去地下室看文件。

日麻将博物馆:溥仪用过麻将是镇馆之宝

麻将起源于中国,然而在日本有世界第一个麻将博物馆。一所不太起眼的白色楼房,前面立着一块形如横卧麻将牌的石墙,上书“麻雀博物馆”。(在日本,麻将被称为“麻雀”)

走进博物馆,迎面的墙上是一群著名文化人士环坐麻将桌博弈的大幅油画,其中有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曾获得芥川龙之介奖的菊池宽,有著名作家阿佐田哲也、久米正雄等。这幅油画反映了日本麻将风潮的一个侧面。

麻将博物馆的收藏品包括世界各国的麻将牌和与麻将相关的书籍、器具、纪念品等,大约有5万件左右。在二楼展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麻雀世界地图”,标注了麻将从中国传播到全世界的途径。

展品里,来自各国的麻将珍品。其中有金制、银制、象牙制、珊瑚制、翡翠制、景泰蓝制等多种材料;图案中除了传统的条、饼、万字外,还有水浒108将和日本浮世绘等,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最为名贵的当属“末代皇帝”溥仪用过的宫廷麻将“五彩螺钿牌”,也是麻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套牌由两副组成,牌体稍大的为男牌,稍小的为女牌,体现了清代严格的宫廷礼节,男女不能同桌玩牌。

英国“斑点狂人”家中收藏3500件斑点物品

据英国媒体1月8日报道,英国汉普郡南安普敦市44岁妇女卡伦·费里尔是一名“斑点狗”迷。

据报道,现年44岁的卡伦·费里尔是英国汉普郡南安普敦市的一名秘书,17年前,卡伦收养了一只名叫蒂托的达尔马提亚种“斑点狗”,从那以后,她就成了一名“斑点狗”迷,开始刻意收藏任何饰有斑点的东西。卡伦家中收藏了3500件装饰着黑白斑点的物品,其中包括毛绒玩具、杯子、太阳镜、鞋子、帽子、衣服、手提箱、复活蛋、蜡烛、瓷器、塑料装饰物甚至卫生纸等,就连卡伦的白色小汽车的车身也被喷上了黑色斑点图案,成了一辆“斑点车”。

考古新发现:楼兰遗址发现大面积农耕遗迹

“楼兰遗址东部发现大面积农耕遗迹,东北部地区则有完备的疑似运河系统。”昨日,罗布泊科考队有关专家对外界宣布上述重大发现。

经卫星影像图判识并进行实地调查,科考队在楼兰遗址以东10几公里范围内,发现大面积农耕遗迹。在楼兰遗址的东北部地区还发现了很完备的疑似运河系统。

德国古战场发现了枪尖和凉鞋

金属探测爱好者们可能在无意之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古罗马战场。这处大约公元200年的遗址位于德国汉诺威市南部100公里,如今正由考古学家进行发掘。这一考古发现使距上述年代两个世纪之前的巨大失败让罗马人不敢进犯德国的说法大打折扣。

鉴真第六次东渡前最后住地尊胜禅院在张家港被发现

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的一个冬夜,66岁的鉴真在弟子们的搀扶下登上日本遣唐使的船,开始他第六次也是唯一成功的一次东渡之旅。他上船的地点,就是今张家港的黄泗浦。近日,考古人员在这里发掘出了鉴真出发前的最后住地尊胜禅院,同时将张家港的开埠史推至公元三世纪。

北京考古人员发掘出千年佛教塔林

北京市文物局1月5日向媒体透露,近期在北京市南部某地发掘出一处由25座佛塔组成的塔林,距今约有1000年的历史。有关专家表示,发现这样大规模的塔林在建国以来尚属首次,相信对研究北京的建都史具有重要意义。

佛塔是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建筑,由多个佛塔组成的建筑群被称为塔林。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不少佛教寺庙,至今都保留有塔林。此次在北京发现的佛塔为砖塔,塔上部已被破坏,在塔基下发现有地宫,地宫内有瓷器、石、铜佛像等,以及高僧的骨骼。

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车库下发现1300年前金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以色列文物局表示,考古学家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发掘出2D0多个有1300年历史的金币。

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城墙南面一个停车场下的古代遗址,发掘出264个足金金币,考古学家形容这批金币是在耶路撤冷有史以来发掘出的最大批量的金币,铸造年份约在公元610至613年,金币上刻有当时的拜占庭国王帝赫拉克利乌斯的肖像,他身穿军服,右手拿着十字架,而金币另一面亦刻上十字架图案。这批金币相信是被收藏在建筑物的墙壁内,在金币铸造之后不久,波斯人就从拜占庭帝国手上夺取耶路撒冷的控制权。

展览

南陈北崔一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陈洪绶、崔子忠书画特展

此次特展是继2005年两馆联秧举办“书画经典一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和“故宫宫廷珍宝展”后,又一次合作的专题展览。展览展出了明末陈洪绶、崔子忠两位画家的书画作品,内容围绕相关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宗教信仰、道德信念等方面,探

讨和追寻艺术家的心路历程和他们艺术的社会文化涵义,展览从2008年12月26日延续至2009年2月7日。

陈洪绶、崔子忠的人物画作品,活画出晚明社会的世态风情,反映出艺术家突兀不群的气格及艺术上通俗生动又饶有古意的特点,后世画史将他们并称为“南陈北崔”。

“南陈北崔”特展,集中了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几乎全部的陈、崔藏品,并附有版画和传承者的作品,为普通大众提供饕餮盛宴的同时。也为美术史研究者提供了充盈的翔实资料。

“木石精神”赖少其晚年精品展

由上海中国画院、上海美术馆、安徽省书画院、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任指导单位,上海徐汇艺术馆与合肥赖少其艺术馆共同承办的“木石精神一赖少其晚年精品展”在上海徐汇艺术馆开幕。展览时间为2008年12月25日至2009年2月8日。

赖少其先生为中国现代艺术大师,曾主持筹建了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美协等机构,为上海美术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后又为安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赖少其艺术生涯近七十年,但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仍然保持着追求艺术完美和勇于创新的崇高精神,创作了大量晚年变法的艺术精品。这些作品形式趋于抽象,技法更加自由,色彩绚丽、笔墨雄浑,观后令人为之震撼。此次展览共展出赖少其黄山时期、丙寅变法后、八十后作品共三十八件,版画及书法、篆刻作品二十件。另外,由其亲属自藏的十五件赖少其精品,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十分珍贵。

生活在宋庄(四)—宋庄及周边艺术家群落田野调查展

“生活在宋庄”,首先强调艺术家对宋庄的艺术创作和生活空间有所体验和感受,对宋庄这个现场有情感上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宋庄已不是一个地域性概念,它是一种艺术家聚集区的生存状态。

“田野调查”的展览,是一个对艺术家群落基层、野生艺术的走访,以艺术和艺术家为主体,了解艺术群落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归类、入档。这次展览已走访了十几个艺术区,统计出不同的艺术类型和样式:传统写实绘画者约占15%,现代主义风格约占30%,当代艺术政治波普、艳俗、玩世样式约占40%,其他媒介从事行为艺术艺术家约占0.5%,摄影图片约0.5%,录像艺术约0.3%,新媒体约0.01%,其他文艺类型电影、写作、音乐约占5%。

“艺术群落田野调查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艺术家生存空间的打造与艺术的公共化发展,所做出的具体实际的一手调查资料,为当代艺术由边缘类型向多元化发展做良性循环的铺垫。

中国工艺美术大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

200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由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于2009年1月10日至2月10日与公众见面。此次展览遴选了300余件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几乎囊括中国工艺美术各品类,包括玉雕、牙雕、木雕、石雕、陶瓷、漆艺、刺绣、染织等艺术品,将占用中国美术馆一层全部九个展厅,规模空前。我国的工艺美术品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流传至今凝聚了数代人的探索。此次展览力图向公众呈现当代工艺美术家新工艺、新技法、新材料、新创意的艺术创新成果。工艺品走进最高的艺术殿堂,将加速工艺品向艺术品转变,工艺美术艺人、匠人向艺术家转变的历史进程。

“互动”2008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作为武汉美术馆开馆的重点展,此次展览为期两个月(12月26日至2月26日),汇集了武汉籍以及曾经生活工作在武汉的41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不仅集中了武汉美术界的精英,如唐小禾、程犁、冷军、周向林、魏光庆;更有一批从武汉走出去、现在世界各地已拥有诸多“皇冠”的艺术家,当然更多是活跃在中国各地画坛的风云人物,如北京的尚杨、王广义、石冲、曾梵志,上海的徐芒耀,还有来自美国的李全武,来自德国的苏笑柏等等。此次策展时间达一年多,展览之所以被命名为“互动”,乃是基于以下原因:其一,它明确强调了参展艺术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次展览的艺术家,无论从地域上还是从年龄的跨度上来讲都相当大,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艺术家们的交流和互动才更具意义。其二,它明确强调了中国当代油画与现实社会文化生活的良性“互动”关系;油画与新媒体艺术如影像、行为、装置等艺术表现形式,甚至与一些非艺术的良性“互动”关系;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

猜你喜欢
艺术家艺术
纸的艺术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