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诗词教学要重视形象特点的把握

2009-03-03 10:01张国鹏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多义性古典诗词

张国鹏

诗词与其他文艺形式一样,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艾青在《诗论》中说:“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雕塑。”这种造型,这个心灵的雕塑就是指诗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人所能感觉到的物质的形态与特征。朱自清在《诗与感觉》一文中指出:“任何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香气、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所以在诗词形象中也就有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嗅觉形象、触觉形象、味觉形象等,而准确把握诗词中的这些形象,对理解和鉴赏古典诗词大有裨益。所以在中学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重视诗词形象的把握,将有助于提升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培育学生热爱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

把握诗词形象,首要的是要理解诗词形象的特点。同其他文艺形式相比,诗词形象具有具体性、概括性、多义性、间接性等特点。

一、具体性

形象本身就是具体的,可以说愈是具体的,也就愈是形象的。反过来,也可以说愈是形象的,就愈是具体的,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主要写赏花,“黄四娘家”交代了赏花的地点;“满”与“千朵万朵”写花之繁盛;“压枝低”写花朵繁盛的样子。“时时舞”写蝴蝶对花之留连,当然也表现了诗人对花之留连;“恰恰啼”写黄莺之“自在”,当然也表现了诗人对莺啼声的赞赏,一个“娇”字透露了个中信息。这首诗确实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花团锦簇、莺歌蝶舞、春光骀人的画面,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闲适愉快的心情和对成都郊野旖旎风光的无比喜爱。

二、概括性

文学作品要求具体细致地反映社会生活,但诗词的本质是抒情的,又受到体裁与韵律的限制,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它往往选取最富有色彩的一斑来描写全豹,截取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来反映整体。可以说概括性是诗词形象区别于其他文艺样式的最主要的特征。我们来看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歌,特别是绝句的构思方法通常都是以少总多,以小见大,而这首绝句却以如椽之笔仅用二十八个字就写出了江南的无边春色,真是尺幅千里。首句“千里”二字将我们的视野拓展到了整个江南,最富有春天特征的听觉形象“莺啼”和视觉形象“绿”与“红”,让我们听到了百鸟和鸣,见到了万紫千红。次句写傍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到处都能见到酒旗在迎风招展,看来人们正在充分地享受着美好的春天。三、四两句则描写有数以百计的壮丽的佛寺隐现在烟雨中,充分体现了江南地区春天所特有的朦胧美。清人宋顾乐在《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中曰:“二十八字中写出江南春景,真有吴道子于大同殿画嘉陵山水手段,更恐画不能到此耳。”

三、多义性

汉代董仲舒说“诗无达诂”。言在此而意在彼是我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创作手法。诗词形象的多义性与诗的创作方法及学生的不同理解密切相关。清人陈廷焯说:“风诗三百,用意各有所在,仁者见之为仁,智者见之为智,故能感发人之性情。”所以在进行鉴赏教学时,应该明确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清·谭献《复堂词录序》)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三、四两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迈气概,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说:“金甲尽

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练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另一种解释是表现了戍边将士的悲伤情绪,如明人唐汝洵说:“哥舒翰尝筑城青海,其地与雪山相接,戍者思归,故登城而望玉关,求生入也。因言冒风沙而苦战久矣,然不破楼兰,终无归期,悲何如耶?”清人沈德潜也是这么看的,认为这两句诗“作回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

四、间接性

诗词是通过语言文字作为中介来塑造形象,学生或读者通过语言文字作为中介来体会诗词中所描绘的形象,以及诗人通过诗词形象所表现的社会内容与思想感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告诉我们,已是一年的深秋季节,游子应当赶回家与亲人团聚了。“昏鸦”告诉我们,已是一天的傍晚,乌鸦像其他许多动物一样,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栖息之所。人也一样,在这儿的人们正享受着天伦之乐,而这正是诗人熟悉、向往而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古道西风瘦马”告诉我们,诗人由于生存状况不佳,只好骑着一匹瘦马,迎着西风,在偏僻的古道上,艰难地跋涉着。面对西下的夕阳,想到自己还浪迹天涯,无所依归,怎能不为之肝肠寸断呢?

应当说凡优秀的诗歌基本上都体现出上述特点。当然,一首诗是综合地运用各种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所以,在中学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能够积极引导学生以诗词形象为切入点鉴赏诗词,必将大大激发身处“读图时代”的中学生对我国古典优秀诗词的热爱。

猜你喜欢
多义性古典诗词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新疆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解决方案探析
路径识别要“精确”——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及应用探讨
基于5.8GHz自由流的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探讨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