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教育与指导

2009-03-12 09:00辛建中王养森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创业实践金融危机大学生

辛建中 王养森

摘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更加重视,不仅在大学生创业理论教育方面予以加强,同时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上,也提供许多支持。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实践指导工作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文就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如何指导以及指导思路和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指导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思想,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潮流。加大创业教育力度,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压力,培养创新创业新型人才,贡献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

1创业教育中应认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向学生传授创业理论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是极其重要的,但学生创业心理和能力的养成必须在实践中逐步实现。实践是创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而目前,一些高校对创业实践环节重视不足。

1.1实践是我国创业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地方,是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高校创业教育已得到一定重视,但是,多数高校存在着对创业教育认识不统一、不到位的现象,仅仅是列入了一些课程,进行了一些零星的创业活动,实践环节仍没有打通,这阻碍了创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创业教育需要高校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既有创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师资力量,但具备两种素质的教师在高校目前还比较缺乏。而聘请的工商界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有实际经验但缺少教学经验,创业教育特别注重实践和实务,没有创业亲身体验很难把握创业精髓和实质。因此,需要培养身兼创业理论和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要。

1.2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尤其离不开资金、项目、场所等硬条件的支持,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创业实践工作的开展,明确以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提高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创业能力,指导创业实践等创业教育内涵。以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

创业实践在培养大学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独立抵御挫折能力,提高创业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工作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生存能力,为社会创业文化建设发挥辐射作用。

2建设校园创业环境,提供创业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不仅在于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学校应当建设肥沃土壤与适宜气候,为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搭建创业平台,培养创业心理素质,锻炼学生创业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积极烘托出创业校园文化。

2.1鼓励教师讲授创业理论课程。选派教师进行KAB创业教育等培训学习,提高创业理论水平。加强对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指导,增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制定政策选聘大学生创业导师,并依托导师开展创业教育。此外,高校可以聘请一些工商界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定期给学生授课,带领学生实习,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等。教师不仅传授创业理论知识,而且在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中给予指导,有助于校园创业环境的形成。

2.2建设创业实践基地。高校应提供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场所,建设“创业园”、“创业中心”等平台,向具备创业条件和已接受创业知识教育的大学生开放,并在创业实践基地的规定和创业指导教师辅导下进行实战操作。高校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与企业“联姻”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培养创业心理素质和能力。

2.3设立创业基金。基金管理使用方向,主要是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按照学生与学校签订的合同条款合理使用创业基金,并严格进行财务管理。创业基金要做到专款专用,并设置专门的服务机构,沟通创业环节,负责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相关事宜,为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条件。

2.4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校园文化。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就是要为大学生由潜在创业意识转化为现实创业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就是要为大学生发挥创业能力提供精神动力。大学生要创业就要冒险,就会有失败的可能,要使得失败不成为创业历程中的心理障碍,就要形成一种敢当风险、允许失败的观念,营造一种利于尝试创业的校园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创业实践活动,营造一个勇于探索和充满活力的创业实践活动环境,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创新创业的精神。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尽量体现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的主旨,在校园宣传阵地上,尽可能地形成有利于创业的人文环境。

3创业实践活动指导方式探讨

高校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中心或创业街,让大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创业活动,提高创业能力。对学有余力、综合表现突出且有创业能力和愿望的学生鼓励其自主创业,在“创业园”、“创业街”接受创业心理和创业能力锻炼。对创业学生提供的支持,如在创业孵化期间提供经营场所,配备项目指导教师,提供部分创业基金,模拟工商税务信贷管理等。

3.1创业实践与创业知识教育相结合。高校应当将大学生创业实践与创业知识教育结合开展,通过对具有创业能力和意愿的学生,开展理论知识、政策解读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创业教育内容分为创业知识、创业政策和创业实践三大模块。通过教育培训向学生传授创业的理论、政策和创业的实用技巧,提高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实现自主创业。启动创业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开业指导、创业跟踪辅导等全程服务。

3.2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整合教育资源,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实现创业教育有序进行。将有创业意愿和要求的大学生纳入创业教育范围。引进推广SYB(Start Your Business)、KAB等创业教育培训模式,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创业计划大赛选拔进入“创业街”、“创业园”的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训练,以模拟方式登记注册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重点,提高创业成功率。

3.3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依托“创业街”、“创业园”等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法规、投资信息、创业项目、创业培训等咨询服务。利用搭建的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财会、法律、贷款和工商事务代理等服务,开展大学创业政策、信息、技术和融资指导等服务。充分发挥创业指导中心服务机构、孵化园区以及各类创业基地的服务功能,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创业咨询和创业辅导服务。引导创业资金投入国家急需和倡导的行业或产业,投入地方优势资源的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

3.4健全工作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创业团队考核体系和考核指标,完善相应的统计制度和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制。对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创业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以及创业主体发展、创业引导等工作,定期督查,及时通报,兑现奖惩。建立责任明确、绩效考核的工作机制,确保创业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尤其注重指导学生在“创业园” “创业街”或企业实践基地中独立自主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寓全面素质教育于具体的创业实践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林莉.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

[2]曲殿彬,许文霞.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3]程文忠.试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4]韩丽霞.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之一,项目批准编号:09SJB880115。

猜你喜欢
创业实践金融危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咖啡与音乐沙龙活动在大学校园的开展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影响研究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