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构建和谐新农村

2009-03-12 09:00余清平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12期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作用完善措施

余清平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作用;完善措施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它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现阶段已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1.1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合作社把分散经营的农户根据市场需求组织起来,为农户及时传递信息,实行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统一分配,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品一社” 的专业生产格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单家独户农民生产经营管理的问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能够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1.2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提升农业的科技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使国家推广农业科技,农民广泛使用农业科技有了一个稳健的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结合经营项目,根据生产需要和农时特点,传播新技术、新信息,并经常聘请相关专家到合作社授课,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快了先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使农业的科技化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1.3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完善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通过为农民提供购销服务、传递市场信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带领农民开展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优化了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品种,推动了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有效载体,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和龙头企业对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1.4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拓宽社会化服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化服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扶持保护农业提供了重要载体。政府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社会各部门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农业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同时农民能够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反映自己的诉求,从而保证了农村经济和谐、健康的发展。

2为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关键助推作用,必须做好以下的工作

2.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战略角度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是创新经营体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要以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重点,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家喻户晓,增强农民群众的合作理念和依法办社的意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营造有利的环境氛围。

2.2加强指导,规范运作,促进健康发展。各级农业和农经部门要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和规范建设提供政策指导服务,帮助农民建章立制,要努力做到:制定好符合当地实际的合作社章程,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建立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表决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健康发展。

2.3加大扶持,搞好服务,改善发展环境。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建初期,县、乡财政要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帮助合作社做强做大。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有一定规模、效益好,机制健全、管理规范的专业合作社,提高他们的综合服务能力。金融部门要不断改善信贷服务制度,给予经营业绩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定的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政策、市场、科技等信息服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善发展环境。

2.4培育典型,提升档次,推进发展步伐。抓好专业合作社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带动其他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要宣传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不断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知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展示和贸易洽谈活动,增强消费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知度和吸引力,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力。同时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有重点的引导合作社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上兴办经济实体,使服务由生产经营中的某个环节,逐步向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延伸。实现对农户的全方位、系列化服务,从而推进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作用完善措施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