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

2009-03-12 09:00吴海燕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12期
关键词:柔性班级班主任

吴海燕

摘要: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难度很大,班主任工作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起初的刚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性质、任务、方法、职能等同样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地方。本文以自己的实际工作体会为出发点探讨班级管理工作的柔性管理。

关键词:教育管理;柔性管理

1班级工作柔性管理问题的起源

高校班主任作为学生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和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班主任工作普遍以刚性管理为主,人性化的东西少了些,即以制度和规章为条件,利用约束、监督、强制、惩罚等手段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但它忽视学生的尊严和情感,压抑学生的个性,造成学生对制度的不满,甚至产生逆反、抵触的心理。

2柔性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管理学中的“柔性”一词,源于东方管理文化,它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柔性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管理而言的,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管理。[1],柔性管理“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求、人格独立与个性自由,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位学生对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2]主要采用说服教育、感情投入、关心体贴、形象影响、心理沟通、传统舆论、激励尊重等,以潜在的、润物无声的方式,在大学生心目中形成深刻持久

的影响,从而把管理者的心愿和组织的目标变为他们自觉的行动。[3]

3班级实施柔性管理的新思路

3.1班主任要善于换位思考,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群体的需求。班主任是学生工作的组织者、学生群体的领导者,同学生保持及时沟通有助于激发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彼此之间才会产生心贴心、心交心的效果。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就业等问题,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工作,营造一种家庭般的温暖和亲情,把关爱融化在学生学习生活的点滴之中,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平时的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句问候、一个微笑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荡,使学生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4]

3.2班主任要善于和学生交朋友,以情动人。班主任作为学生群体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生活中对待学生要热情、友善,要随时随地能够喊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跟学生坦诚相见,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重视同学生的感情交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班级中,经常和学生一起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多和学生谈心。因为谈心是缩短同学心灵、感情距离的重要手段,班主任要多与学生交流,多接触,身临其境,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脉搏。一般来讲,班主任老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所感是学生最爱听的,通过追忆自己在学生位置上的一些感受和体验,获得他们的现实感受,一方面可以从中进一步了解学生思想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折射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加以纠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以心交心的谈话,会迅速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从而形成一个充满温情的组织。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3.3班主任要尊重和信任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尊重学生最终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能使人的自尊感得到满足。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渴望被承认,教师的信任与否,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将起到关键的作用。[4]在学生工作中,重视信任每一个学生,并充分发挥他们个体的特点,就可以使学生在愉快、主动、活泼的环境中,自然发展成才。作为班主任,一旦学生犯了错误,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学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自己作为班主任有没有责任?出了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的话,问题就会好解决得多,学生也会心悦诚服的理解、尊重、配合工作,从而为今后更好的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奠定基础。

3.4班主任要理解宽容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志向、能力和知识潜能,如果不看学生个体的特殊情况,简单套用规章制度,就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矛盾,导致一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因此要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每个个体工作,以柔性的手段预见矛盾、发现矛盾和解决化解矛盾。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一旦学生犯错,也不应过分追究,而应帮助其分析犯错的原因,并给以改正的机会和时间。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过错,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学生也会竭尽全力来回报老师的理解和宽容。作为班主任,应放下架子,设法融人到学生中去,和他们推心置腹,诚恳相待,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妹、朋友来看待,以兄长和朋友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关注他们的一切。在平时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始终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当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带头不做。以“诚”引导学生,学生才能遵规守纪。学生们热情、活泼、遇事易冲动、自主意识、叛逆性较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充分的耐心,要学会宽容,不要将学生的错误通通看成是有意违纪,要兼顾主客观:要允许他们有反复;不要只是简单地用纪律、制度约束学生,应多做说服教育。遇事避免感情冲动,避免粗暴训斥、严厉批评、无情数落甚至讽刺挖苦。

3.5班主任要激励感召学生,柔性管理中的形象感召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应注意自己的理论修养。塑造良好的人格,以高尚的师德,深厚的专业素养去感化、影响、激励学生。身教胜于言教,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与之相抗衡的。,通过对学生的激励,达到鼓舞其热情、增强其活力、鞭策其斗志、挖掘其潜力、激发创造性、提高使命感,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学校培养目标。

在高校管理中,“学生”才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满足学生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各种需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始终把学生的因素放在首位。班主任作为学校最基层的管理者要能够体谅学生,对学生不求全责备,不吹毛求疵。“要知心、关心、真心”。赞扬、友爱、关怀、信任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需要的。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既是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捷径。柔性管理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功能,但强调柔性管理并不是意味着要否定或削弱刚性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下,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坚持适度原则,才是一种最佳的管理。在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辅之以柔性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内在动力,才能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其绪.柔性管理的辩证法[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59-61.

[2]论班级的柔性管理.教学与管理,2001,2.

[3]彭向阳.柔性管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4.

[4]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柔性管理.嘉兴学院学报,2005,6(17).

[5]高等教育大众化呼唤柔性管理.辽宁教育研究,2004,l0.

[6]洪志钧.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江苏高校,2005,4.

[7]柔性管理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福建高教研究,2006,5.

[8]张作俭.管理心理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1(1).

[9]冯周卓.走向柔性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1).

猜你喜欢
柔性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班级“四小怪”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