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思考

2009-03-16 04:00姜广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博客电子白板信息化

姜广平

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教育设施与平台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人类历史上虽然曾有过无数革命性的技术,但能够直接为教育服务的却是凤毛麟角。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则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对教育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技术。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正式吹响了我国向教育现代化进军的号角。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成为中国教育全面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在于:其一,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其二,教育信息化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其三,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建立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形成一种网络型的教育联系与教育互助,迅速地将社会化资源进行教育化的转换。

教育信息化工程如何改变学校的生存方式和教师的行动方式,教育信息化工程应该如何确立最优的价值观,这也许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一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

张家港市东莱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历程,非常典型地呈现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轨迹。

近年来,学校开始把教育信息化当作工作的重点,以“没有最好,只有用好”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以“开放、互动、创新”为原则,充分体现了教育信息化技术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形成了以校长陆瑛、教科主任黄利锋为代表的深谙教育现代化技术同时深具信息素养的新型教师队伍。东莱小学建设数码校园,与传统特色双翼共振、良性互动,被认为是最具典型意义的教育信息化学校之一。

张家港市东莱小学的教育信息化之路非常明晰:

东莱小学是国内较早开展博客在教育与学习中应用研究的学校之一。最初,学校主要利用博客制作教研组网页和班级网页。紧接着黄利锋老师参加了由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主持的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培训班,从理论角度对博客有了全新的认识,开始重新搭建教研博客,并开通了教研组、德育、教科专题博客,将博客与校本教研、教科活动进行了有机整合,学校信息中心还在博客上增加了一项群组功能,使群组性博客具有了小型论坛(BBS)的功能。

其后,东莱小学开始进行基于Moodle(中译名“魔灯”)的网络课程开发。Moodle是一个免费开放的课程管理系统,具有开放源代码、使用免费、操作简单等特点,利用Moodle,教师能够设计出易于分享、一起协作、共同实施的网络课程。东莱小学基于Moodle环境设计的课程包“小手机大世界”获首届全国Moodle课程设计研讨会二等奖。黎加厚教授在考察了东莱小学的Moodle的特色发展后,盛赞Moodle是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魔灯”。

随后,东莱小学将“视像中国”引入到教学过程。“视像中国”是香港优质教育基金会资助项目,由香港中文大学连同香港圣文德书院负责推动实施。通过网络视频系统,“视像中国”已经将中国内地与香港近百所学校连接成为网络姊妹学校,以远程实时互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专题学习活动及文化交流活动等。张家港市东莱小学在2006年1月16日正式参与该计划,并与香港德信学校结对。东莱小学已经参加了五次“视像中国”的活动,通过“视像中国”,东莱小学与姊妹学校进行春节联谊、展示学校书法与民乐特色,异地学校同时在线展示、演出,实现了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教学形式的变革。

与此相应,东莱小学在“易语言在中小学推广与应用的项目”也非常有特色。该校关于易语言的实验对象是六年级学生,所采用的软件是中文化环境“易乐谷ELOGO”,这一工程,最大限度上降低了小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门槛。东莱小学还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博士发起的“社会化网络学习社区”,基于“好看簿”软件,与浙江昆阳二小、上海西南模范中学、湖南襄樊四中等学校进行跨校主题探究活动。

张家港市东莱小学创建数码校园成果斐然:先后获得了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2004年)、全国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数码社区项目示范学校(2006年)、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2007年)等称号,2008年学校成为苏州市互动电子白板课题实验学校。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中成长迅速,陆瑛、黄利锋等老师在教育信息化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方面,业已成长为在国内非常有影响的名师。黄利锋老师因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突出成绩,被聘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专委会第一届理事会会员。

目前,东莱小学装配了两间普罗米修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并率先在国内成立了“中国电子白板网”(http://www.activchina.com)。

交互电子白板:迎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时代

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人们不断发现,教育信息的发展同样存在着瓶颈,人机对话的交互功能因为软件与平台的不同,使得人与PC的互动、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很难得到充分保证。早在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开发之初,东莱小学陆瑛和黄利锋等人就意识到,“魔灯”集成了目前所有的网络互动功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设计需要,添加相应模块。技术上变得容易了,但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技术为教师工作带来了便利,却仍然无法体现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体现学生主体性方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大多数校园网络对信息的传输功能用得非常好,却缺乏信息双向交流的运行机制,而基于blog、PPT等环境,很多时候,是技术束缚着人。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确保在宏观范围内实现“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构想的重要力量和一线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既有“技术”又有“思想”的教师,牢牢记住技术是为思想服务的。

经过几年的痛苦摸索,东莱小学终于明白,“没有最好,只有用好”才是最适合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佳境界,也是一条具有农村学校特色的信息化应用及创新的最高原则。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与判断,东莱小学开始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诞生,迎来了教育信息的革命性时代。

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过:黑板是学校教室中最重要的教学设备,“对于学校来说,没有电影放映机固然不好,没有黑板则是灾难。”但这样的经典论断,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上,可能会面对强有力的挑战。

虽然,当PowerPoint演示文本登录

猜你喜欢
博客电子白板信息化
浅析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神奇的“豆腐”
新标准出炉,促进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学服务
育儿博客
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走向反思之路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