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为载体的“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探究

2009-03-16 04:00臧自安吴建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导师制发展教育

臧自安 吴建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已在全国全面展开,我国将逐步形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无疑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实效性不高已引起人们的诸多质疑和不满,尽管其中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我们以为教学与教育工作长期脱节始终是根本性症结之所在。要提高教育实效性,必须从制度层面去思考,从根本上改变教学与教育相分离的现象,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我校近年来对“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这一问题不断探索,今年专门成立了“学业指导与鉴定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在全校全面实施以网络为载体的全员育人导师制。

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必要性研究

1、“导师制”融和了私塾制与班级授课制的亮点

放眼中国教育史上的授课方式,2000多年前,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授课方式——私塾制。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唐代,明清时走向全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和制度的引入,清末民初以后,私塾教育的缺点和局限性日益显露,已经不能符合社会发展以及新时代对教育的需求,从而走向没落和消亡。首先在教育范围方面,私塾的经济支撑一般来自古代的乡绅阶层,除了地主和富农子弟,一般贫苦农民的孩子很少能获得私塾教育的机会,这与现代社会义务教育的普适性原则相背离。其次,在教育内容方面,尽管私塾教育以德育为荣,擅长文史熏陶,但面对现代科学知识和学科体系,则显得无从应对、无能为力。第三,在教育方式方面,死记硬背、动辄体罚最为人诟病,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个性发展。第四,在教育的社会效果方面,以“八股取仕”为依托的私塾教育尤其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品格”和“民主、法律”意识,而这恰恰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关键。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进入中国,私塾制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6世纪的西欧,人们从工业大生产带来的高效益想到教育的改革,于是,集中统一的教育——班级授课制就在“效益原则”的指导下产生了。这种教育是把相同程度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教师以上课形式进行集体教育,所以称班级授课制,学生按年龄、程度分级编班,便于照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率,扩大了教育的规模,经过推广和完善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组织的基本形式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现代教学的角度来看,古老的私塾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个别化教学。从个别化教学到班级教学,是时代进步使然。因为班级授课制是近代工业社会的产物,这种大规模的学校教育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种大规模的流水线似的教育也使教育越来越失去了个性。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等毫无个性的所谓人才越来越充斥社会,复制、克隆等成了教学的常规手段。这种失去个性的教学终将使社会失去活力与差异,而无差异的世界是毫无生机的。在此前提下,人们呼唤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趋势。因此,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实施“导师制”,既照顾了共性,讲究了效益;又照顾了个体,培养了个性。

2、“导师制”是当代社会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

现在我国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师生关系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表现出了许多问题:如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师生关系淡漠和日益疏离,师生间缺乏应有的尊重等等。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正转向基础教育,转向国民素质教育,改革的着重点转向学校层面的改革上。基础教育无论对哪个国家而言,都是为人的品德、智力、体质、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打基础的最重要的阶段。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基础教育是提高其民族素质和劳动者素质、培养各种人才的奠基工程,是其国民教育的基础环节。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提出和实施,乃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和我国当代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乃是21世纪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方向。与国外教育相比中国教育有一很大特色,教育对象大都是独生子女,对这一代独生子女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使独生子女在中学阶段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品格、学会沟通与合作,是我们学校必须承担的责任。另外由于受经济、社会等环境不利影响,许多学生家庭结构不稳定,父母离异、分居等等,造成子女在人格心理、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等方面出现欠缺,甚至扭曲,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失望、迷茫、厌学、不自信,把自己封闭起来,因此开启学生的心智、唤醒他们的向学之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工作。还有学校流动儿童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许多外来民工缺乏儿童心理发展及教育常识,教育方式不当,过严、放任不协调,训斥打骂都会给儿童心理异常的发生留下隐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相互接触”的活动中,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言传身教、点滴浸润对青少年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在高中教育即将普及化的今天,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需要及时纳入教育工作者的管理视野;一些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渴望有良师的指点与相助,以更好地发挥兴趣爱好,还有一些学生在成长途中,遇到困惑与疑难(如早恋、文理偏科等),他们需要倾述的对象,更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与帮助;留守孩子、单亲家庭、重组家庭、隔代抚养的不断增加……这一切,都在呼唤着学校和教师及时转变观念,呼唤着建立关注学生发展成长的教育新机制。

3、“导师制”开辟了学校和谐发展的新路径

当下,我们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二字可谓无处不见,和谐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之魂。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目标的论述最集中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就是把青少年培养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教师的崇高使命就是设计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一般来说,出成绩的班集体几乎都是和谐的团队。如今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学术地位”已大不如从前,教师如何挖掘潜力,树立自身优势,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真正起到“引领者”的作用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假如仅凭教师自己主观感觉和经验推断学生的发展需要,必会导致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无效。因此,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首要的是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发展的真正需求,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但现在有多少教师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去主动了解过学生的发展需要?很少。我觉得,应该将了解学生

发展需要作为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和谐教育的核心是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思想,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追求教育的和谐特别需要克服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要确立从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从考试的需要来看待人才的观念,建立一种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模式,是基础教育培养健康人的当务之急:“导师制”是学校为中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为中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交往和职业选择的帮助与指导,引导全体学生主动、持续、和谐发展的教育运行机制。

以网络为载体的“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目标

1、搭建家校、师生沟通的桥梁

当前,教育体系的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学校信息化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不少家长和学生已经养成了使用网络的意识。导师导航网络平台的搭建已成为新型的师生交流、家校互动的良好环境。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更多的是点对点的直线联系,而依靠网络的沟通方式是一种点对面的辐射状联系,凸现出其沟通便捷的优势。我校校园网上开设“导师导航”、“留言板”栏目,缩小了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的距离,由于网络的隐蔽性、无约束性,学生可以消除顾虑和腼腆,在“留言板”内畅所欲言、尽情吐露、真心倾诉,导师从学生的日志中可以及时捕捉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进而加以正确地引导或疏导。师生成功的每一步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留下脚印,见证师生的共同成长。同时家长在了解子女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中,可以在“留言板”中提出对导师工作的建议,校长及导师可以通过“留言板”及时了解这些建议,并且通过“留言板”及时解答访问者的疑惑,取得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这样,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导师导航网站成了共同的精神家园。建立一个导师制运作的网络平台,对学校而言,是联系社会的窗口,是实现家校联系和教育教学工作量化管理的有力工具;对导师而言,是增强家校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是展示导师风采的“个性舞台”;对学生而言,是增进与教师及家长情感沟通的桥梁,是获得学习指导的园地,是记录成长轨迹的“记录袋”;对家长而言,是家长方便、快捷地获取子女在校信息的手段,是获得家庭教育帮助与指导的有效渠道;对社会而言,是让家庭、学校、社会多方互动的教育信息服务平台。

2、让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教师在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呈多元化,教师的职业地位提高缓慢,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明显反差。教师对职业意义认识不足,一些教师因不满现状而改行或弃教从商,在岗的教师也有相当一部分有得过且过的心态。客观地说,当前教师的敬业精神是呈普遍减弱态势的,“爱生”失去了坚实的基础。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看,低龄儿童甚至把教师放在父母之上,期望获得教师的关心和爱护,而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如初中生进入了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阶段。表面上,学生自主性倾向加强,依赖性减弱,实质上他们的心理仍十分脆弱,需要教师以朋友、知己般的理解和关心。孔夫子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生仁爱有加的精神,柳宗元等人主张“交以为师”,提倡“师即友”的情操,可谓“良友益友”之典范。“良师”是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的一种角色期望,“益友”表达了师生角色之间平等的关系。理想化的教师应该是学识渊博、行为规范完美、有父母般的爱心,是朋友和知己。随着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轨,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变化趋势。首先表现在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角色功能的期望值加大。现在青少年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受文化信息,知识面扩大,且人际沟通多网络化。这不仅对教师的学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期望教师充当和胜任多元化的角色。其次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之间的冲突越发加剧。青少年价值趋向多元化,从某些方面学生的道德境界有时会超过他的老师。这对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应有意淡化教育者身份,做到师生之间真诚交往、亦师亦友,设身处地去了解、理解、同情学生,从而使师生之间有效沟通与交往,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挥影响。而以网络为载体的导师制无疑为我们建构新时期师生角色——“良师益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3、为因材施教、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孔子近乎完美地实行“因材施教”,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足见其备学生之细致认真。这样,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现代教育,从理论上早已接受了这种观点,但在实践中几乎都把备课看做是备教材、备教案,甚少是备学生,不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别,千篇一律地灌输知识,至于哪些学生能接受,哪些学生不能接受,学生接受多少,很多教师不去考虑,这也是当前课堂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如果师生间有情感沟通作基础,认知沟通则更容易实现,因为,“当学生在情感沟通和认知沟通共同作用下接受教学时,学生觉得教学中体现了自己的人格理想和智慧理想,与教师的心灵距离缩小了,随之对教师言行与所教学科都给予相当的关注。”卡顿在《优秀教师的培训》一书中指出,学生在一种奇特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存在时学习效果最佳。

基于网络的“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在博爱和责任理念的指导下,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满足,在尊重学生差别的前提下,使“因材施教”变成一种可操作的机制,使每一层面、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导师的作用下,实现学习中的个性关注,即让尖子生愉快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潜力,让学困生有效学习,充满信心地体验成功,进而真正促使高效课堂的全面构建。

以网络为载体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简介

一是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制度。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登录并上传至学校专门网站(学业指导

猜你喜欢
导师制发展教育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