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英语多媒体教学

2009-03-16 04:00朱文妮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想象力建构情境

朱文妮

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任务为依托,活动为中介,英语语言知识意义建构为最终目标,在情境下的合作互动为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过程。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重视的是引导学生确立新的学习理念,而不是教授技术。技术仅是教育的工具,关键是怎么运用。也就是说在英语学习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应是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分析、综合,认识社会、扩大视野、启迪思想、接受新观念并最终完成意义建构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不仅是教师讲授演示的工具。信息技术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部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英语多媒体教学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去实施。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分析教学目标,还要重视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应该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习环境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对新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必须对新教内容进行情境设计,学生要对新创设的情境给予充分的理解,利用教师提供的多种手段或媒体,使自己置身于这种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习者自然地要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设想或者是疑问。信息技术在设置情景、诱发求知的好奇心、激活探究欲望方面有着强大的磁力。适时适度的投影音像,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会使学生的求知兴趣愈加浓郁,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如7AUnit6“Fashion Show”这一单元,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还需要一定的图片资料和影音资料,我就借助网络教学手段,让学生见识各种不同时代的流行发饰、服饰、配饰,把抽象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图片,使学生在兴奋、愉悦中惊喜地学习和掌握本课内容。

设计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促使知识、能力的主动建构

英语以生活为研究对象,生活是学习英语的情境,丰富多彩的生活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学生只有把自己融入各种形式的英语活动,在活动中检验自己先前的认知水平,在活动中获取新的信息,才能真正锻炼新的能力,实现自己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会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中,促使自己知识、能力的建构。

1、培养良好的想象力

想象,是指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没有想象,人类就不能抽象、概括出定理、定律,就不可能有发明、创造,就没有历史上灿烂的文化史。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利用,会点燃学生的想象火花,培养良好的想象力。如9A Unit3“色彩与性格”一课,展示一种色彩,让学生用眼睛与心灵感受这种颜色所带来的感觉。红色——活力、激情;蓝色——平静、忧郁;绿色——生机、成长;黄色——阳光、智慧;橙色——快乐、愉悦。利用多媒体网络还进一步展示色彩在服饰家居中的运用。如卧室可选蓝色,书房可采用黄色,有利于激发创造力;餐厅可用橙色;可以刺激食欲。这样一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的创造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2、培养良好的注意力

注意力对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人只有在注意的状态下,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会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在这个区域内,人能够更清楚地知觉引起反映的事物,旧的神经联系容易恢复,新的神经联系容易建立,从而保证更有效地学习。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多种媒体,从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方面展示学习内容,它必然引起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使大脑相关区域的神经充分联系,对学习内容形成清晰的印象。如8A Unit5“扎龙自然保护区”一单元,我选用美丽的扎龙保护区鸟类的生活画面:湖水、绿色的水草或稀有的鸟类、飞翔;觅食;自由地栖息在那里;候鸟们纷纷飞回到南方等一系列的画面,从声音、图字等方面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注意文字与录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良好的注意力也因此得到有效地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把计算机用来获得书本知识的一般性技能,那么这种新教学技术充其量只能充当一种传统的教学目标的工具。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促进学生全面提高,为学生构建学习平台。但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绝不能包括全部教育;学校中的那种面对面的教育绝不会也不能消亡。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如何有机地结合,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想象力建构情境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想象力
建构游戏玩不够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