枰前置酒说忘忧

2009-03-19 05:38
棋艺 2009年5期
关键词:对局李世石棋手

依 飞

每年日本七大棋战中第一个展开决斗的就是最大的棋圣战,两大高手,七番胜负,两日制,决出“日本第一人”。今年。“老虎”依田纪基勇夺挑战权,拔剑刺向已经达成三连霸的山下敬吾棋圣。

两日制的思索

棋圣、名人、本因坊被称为日本三大冠,都是采用七番胜负两日制,古风浓郁。目前的世界棋坛正规赛事中,包括中日韩国内比赛和国际大赛,也只有这三项还在进行七番大战,而两日制,更是数十年来再无分支。

当代棋战愈发快速,不光是用时大幅减少,很多比赛出炉迅速,偃旗息鼓也经常没什么征兆。快棋已经成为职业棋手习惯的争锋手段,古力、李世石都是快棋超人。他们马不停蹄地掠夺着一个又一个桂冠,成为学弈少年追随的偶像;而两日制,随着日本围棋的衰落,早已不是棋界主流。厚道的人称两日制为日本围棋保留着最后的神秘,而刻薄者,直斥那不过是没落王国仅存的遮羞布,并不存在什么深厚的文化底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围棋还处于小林光一、赵治勋时代,两日制大赛令人仰视。众多棋手以能登上两日制决战舞台为毕生荣耀。中韩围棋初崛起之时,也无人敢于小视日本的两日制大赛。对于三大冠得主。除了艳羡他们的高额奖金。更为他们可以沉浸于那样古拙单纯的棋道氛围中心生敬意。聂卫平、曹薰铉抗衡日本超一流且占据上风时。仍承认日本棋圣、名人的威严,他们是追赶日本传统围棋的脚步迈上棋界巅峰的。

直到李昌镐君临棋界,他是韩国本土培养出的绝世高手,尽管也不可避免地在幼时接受过日本围棋的无数熏陶,但敬畏感显然已经变淡。他十几岁就在东洋证券杯决赛上连破日本两位两日制大师林海峰和赵治勋,被惊为天人。落败的赵治勋当时心底并不服气,曾放出话说:李昌镐只有在两日制比赛中击败我,我才承认他是天下第一。尽管多数人认为那不过是赵治勋“找场子”的“狠话”,真下起两日制来,李昌镐还是可以轻松取胜。但毕竟对战没有成为现实。还是会给人们留下遐想余地——两日制比赛与我们现在习惯的普通用时比赛真的有很大不同吗?

国际棋战的空前繁荣,使两日制话题被搁浅。现在的日本三大冠得主沦为中韩精锐手下的“好菜”,两日制大赛再也激不起棋迷多大的兴趣。连日本棋界本身。都开始以国际棋战成绩来衡量棋手实力。“名人”更像是一个普通意义的头衔名称,而不是代表日本围棋传统的文化符号。当今日本三大冠得主,只有张栩尚被中韩棋界所重视。

也许只有还在两日制大赛舞台上苦斗的日本棋手本人还紧抱着那荣光不放,他们和越来越少的追随者固执地认为,不真正经历两日制比赛,就无权对两日制指手画脚。去年张栩胜局数日本第一,对局数排第二,达67局。而在韩国,对局数在70局以上的有好几个,李世石更是突破100局。但张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的对局强度并不会低于李世石,韩国比赛多为快棋,而自己下一盘两日制比赛,至少相当于中韩棋手下两盘棋的强度。

张栩的话应该是事实,据说下一次两日制七番棋,要掉上十几斤的肉,付出的体力与精力常人难以想象。所以,当年藤泽秀行是“一年只赢四盘棋”的好汉,赵治勋雄霸大三冠时,在其他比赛中也无建树。直至今日,两日制到第二天中午才进行寥寥数十手的情况仍比比皆是,对局者真称得上以命相搏。

令普通爱好者困惑的是,两日制比赛,棋手们到底都在想些什么?要是下出的棋明显与快棋比赛不同也就罢了,但棋谱摆在那里,确实质量很高。错漏却也不少,很多对杀的地方与李世石一小时的比赛相比都颇不及。即使是和对局者本人在其他赛事中的棋谱相比。也并无实质差异,“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

看来目前的两日制已经不是从技术上与其他比赛进行区分了,如果让古力、二李去日本棋坛下两日制比赛,最多需要一个简单的适应过程,就可以得心应手。横扫日本棋手。去年井山裕太夺得名人挑战权,与张栩大斗七局两日制,杀得难解难分,他之前也没有任何两日制比赛的经验,没有理由认为古力、二李的适应性还比不上井山裕太。

但就此否定两日制比赛的价值显然唐突。围棋的深奥至今令职业顶尖高手不敢言可在十中懂其一,在商业化比赛渐渐笼罩棋坛之际,两日制比赛顽强保留着一丝求道气息。尽管一手棋想10分钟和想5个小时。落在盘上可能并无二致,但思想的深度与广度毕竟不可同日而语。两日制不是创造天才的舞台,她只是让天才可以体会更多思考的残酷,提升对棋道的理解。而且,付出两倍或者数倍的时间,就会收获两倍或者数倍的胜之喜悦和败之痛苦,对于真正的棋士,那是生命中的盛宴。

猜你喜欢
对局李世石棋手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为业余棋手诊脉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人机大战
李世石称自己仍能战胜谷歌的人工智能
赵国荣先胜吕钦
李世石“天才”继承人
业余棋手错觉
业余棋手的错觉
对局中的平衡观战斗力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