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3-23 10:10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2期
关键词:期望值教育观念家庭教育

李 永

【摘要】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教育,它与后来形成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是发展人类社会文明不可缺少的三种教育形式。中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但是,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不良做法,给我国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笔者着重在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两个方面来分析家庭教育的问题,并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端正家庭教育方向及改进家庭教育方式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在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家庭教育上进点自己的微薄之力,以求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教育观念;期望值;对策

The Family Educ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Li Yong

【Abstract】Family education, as the oldest educational form in the human history, supplements one another with later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all of which are three essential educational forms during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Family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n excellent tradition and valued. But the family education actuality in our country is not optimistic present. There are a lot of misunderstandings and bad practice in the modern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which have affected education system and eve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writer focuses on family values and family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methods to analyze the problem of the both aspects. Update my views and suggestions on family education correcting family educational direction and improved family education on. China hope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progress of the family point their meager efforts. Create a better family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for our children.

【Key words】Family Education; Education; Expectations; Countermeasures

1. 前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场所。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影响甚至于终生难忘。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不同于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师是在孩子成长的某一时期影响着他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以接受许多不同教师的影响。但家庭则不同,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任何教师都长,甚至长大成人,踏上了工作岗位,成家立业之后,还和父母保持亲密的联系。因此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还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基础地位,起着关键作用[1]。

我国的家庭教育在观念和方式上还仍然存在着不少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和误区,需要人们分析和解决。

2.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家庭教育观念方面的问题。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念是指家长与教育观点和教育行为相互关联着的一系列主观评价的态度倾向[2]。家长是孩子的终生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今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观念,这些观念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2.1.1 智育第一。很多家长只是督促子女好好学习,同时也把这些认为是家庭教育之第一位的责任。作为家长,孩子的学习状况常常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最为敏感最能引起情绪波动的事情。不少家长忽视孩子个性、精神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把教育理解为纯智育,把家庭教育残缩为纯智育,又把智育残缩为提高学习成绩(分数)[3]。

2.1.2 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 “现在意义上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4]。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许多家长认识不到这一点,不仅不重视心理健康,而且无视心理疾病的存在,甚至把心理疾病当成精神病来看待。对心理健康认识的不足,使家长重视身体强壮,而忽视心理建康[5]。

2.1.3 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情,只关心孩子的分数,仅以孩子的分数评价学校和老师,这根本就是放弃家庭教育的表现。关于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如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方面的情商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学校教育却显得苍白无力[6],而家庭是培养孩子的第一土壤。如果家庭教育不能较好地发挥其功能的话,孩子的情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将成为空白,人格方面将出现重大缺陷。

2.2 家庭教育方式方面的问题。调查资料表明,目前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善于掌握特别是不能采用正确合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的情况也是经常的和多见的,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2.2.1 忽视个性,强行塑造。许多家长无视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和个性,不管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爱好,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既定要求和模式,专制地为孩子设计好人生轨迹,或者把自己的遗憾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上走,去强行培养和塑造孩子。

2.2.2 过早过多的智力开发。当前早期教育中,表现为过早和过多的智力开发。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应该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通过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但是目前不少家庭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强化智力教育,把家庭变成了学校。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

2.2.3 用打骂来惩罚孩子。一些家长根本不考虑孩子的自尊心,动不动就对其加以训斥,更甚者采取棍棒教育。打骂会使孩子的心灵及身体受到摧残,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在专制体罚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胆小、忧虑、孤僻的性格,有的则产生逆反心理,偏激、固执,甚至进行对抗[7]。如此一来你还觉得拿出棍棒打孩子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吗?

2.2.4 “关心过度”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在亲子关系上普遍存在着“ 子女偏重”“子女优先”等特点。它表现为家长在感情上过度依恋子女,在生活上、教育上对子女“关心过度”[8]。即对子女操心过多,忧虑过多,指导过多、监督过多,给予物质和心理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出了子女所能耐受和容忍的程度,抑制了他们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

2.2.5 不注意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进行正确家庭教育的必备条件,遗憾的是当前许多家长忽视了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家长总是希望孩子改掉坏毛病,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都免不了一通数落甚至责打,然而,家长却没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在孩子身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了。

2.2.6 隔代抚养问题。在很多家庭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或在外工作无法全身心的照顾孩子,就把孩子教给祖辈照管。认为这样就没了后顾之忧。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隔代抚养带来了很多不利于儿童健康与成才的“隐患”。

(1)延长儿童“童稚”心理。一生的坎坷经历,注定了祖辈对孙子们的偏爱,这种偏爱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溺爱。爱得过分,就会阻碍孩子正常心理发育。(2)导致教育的“脱代”。 (3)疏远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导致亲子的“隔阂”。祖辈爱孙与父母爱子,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似是彼此都爱孩子,不同点是祖爱孙偏于“慈”“宽”“容”,而父爱子则偏于“严”。这种教育支点的分歧,很容易导致亲子隔阂。

3. 提升家庭教育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青少年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于家长,不但应为家庭教育投入心血和热情,而且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努力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9]。

3.1 更新观念,端正家庭教育的方向。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家长基于对子女身心发展的认识形成的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它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和家长的教育方式 、行为,并对孩子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0]。 家长要切实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观念,端正家庭教育的方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破除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陈旧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是当前加强和改善家庭教育的关键。

3.2 家长对孩子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期望值反映着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但如果期望值背离了社会需要或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特别是期望值过高,不但不利于教育的实施,相反还会造成教育的负效应。过高的期望值是使家庭教育走入误区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家长而言,以科学的态度为孩子确立一个可行的目标是尤为重要的。

3.3 适应个性,顺其自然。每个人生来都不相同,天资也有差异,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事实证明强行塑造的家庭教育方法,往往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其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常言道,知子莫如父(母)。父母对于子女的个性、爱好、天赋等应该是最了解的,优秀的家长能够体察入微地掌握孩子的心理、生理状况,顺应天性,按照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引导孩子去做需要做的事。

3.4 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会给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还可能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3.5 放手让孩子尝试错误。在有的家庭中,当孩子在准备做新的尝试时,家长或是说当心啊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这样既剥夺了孩子尝试新事物获取新经验的机会,又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要放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进而获取新的感性经验。不要害怕孩子犯错误,更不要用打骂的方式来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就像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一样,犯错误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当孩子自动想要尝试新事物时,大人就算已预知会遭到失败,但仍应该让孩子去试试看,也就是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的滋味。

3.6 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6.1 建立民主和睦的家庭关系。一个完善的家庭,一种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父母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关系。既有父母对孩子思想上和生活上的关怀、期待、鼓励、循循善诱,又有孩子与父母一起交流思想情,给孩子的心灵留下自由的空间,让孩子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另外,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观点方式上要尽量保持一致,并且能从教育科学角度上努力寻求这种一致。

3.6.2 父母要做好表率作用。“良好的教训应当有良好的榜样来陪衬。仅发于口头的教训,只不过听之于耳。儿童特别急于侦察何者为矛盾,何者为假冒伪善。”[11]约翰Gottman说到:“家长是孩子的情绪教练员,他们教导孩子应对人生起伏的策略。在各行各业,父母的影响包括家庭关系甚至超过智商, 情感的意识和处理感情的能力将决定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因此在家中父母做好表率是非常重要的。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特别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判断是非的标准,都是一本无字的教课书,都会给孩子留下终生的影响。因此,父母应注意自己率先垂范的作用,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身立教。“要想孩子好,家长首先要好。要想孩子能做到的,首先家长要做到[12]。”

3.6.3 培育学习知识的氛围。学习是一种个人行动,但他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父母都喜好学习,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动态感兴趣,日常闲谈经常涉及一些耐人思索的问题,那就等于为子女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子女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对学习知识发生兴趣[13]。家长要改变“一次教育”的旧思想,树立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新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充实、丰富自己。家长勤奋学习的行动本身,一方面对子女是无声的教育和无形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为家长增强了教育孩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正荣.谈素质教育中的家庭教育[N]光明日报,2000-02-24(4).

[2] 佚名.谈谈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http://www.niask.com/Arcicle/0611/20061129141029.htm,2007-03-10.

[3] 佚名.我对家庭教育的一点认识及做法.http://www. niask.com/Arcicle/0611/20061129133634.htm,2007-03-10.

[4] 佚名.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五大误区.http://www. niask.com/Arcicle/0701/2007114203410.htm,2007-03-10.

[5] 方秋堂.家庭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4-15.

[6] 薛志旺.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12:295-296.

[7] 王良,郝晓燕.家庭教育特点与家庭德育优势[J].青年探索,2004,5:23-25.

[8] 潘杰.当前家庭教育中的误区举隅[J].安徽教育,2000,11:17-18.

[9] 潘治富.呼唤高素质的家庭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34(3):45-49.

[10] 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N]人民日报,2000-02-15(3).

[11] 宾克.向主内作父母的进一言.http://www. Niask.com/Arcicle/0611/20061129133903.htm,2007-03-10.

[12] 佚名.教育也有家长的一份责任.http://www. Niask.com/Arcicle/0611/20061129134704.htm,2007-03-10.

[13] 郭占愚.需要关注家庭教育[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19(2):61-65.

收稿日期:2008-11-22

猜你喜欢
期望值教育观念家庭教育
浅析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快乐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