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话语权 提高引导力

2009-03-24 04:31王俊本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期
关键词:主动权新闻宣传话语权

王俊本

用好话语权,提高引导力,这是当前党和人民交给新闻媒体的一项神圣使命。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时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北京奥运会期间,总书记明确要求新闻媒体用好话语权,争取主动权,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抢占舆论制高点,更好地为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服务。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阐述了用好话语权,提高引导力的重大意义。用好话语权,既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合作的战略需要。

用好话语权,争取主动权,提高引导力是三个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环节。话语权,其实质就是对舆论的主导力和控制力。简单说,就是能否说出自己的声音,说了能否让人们广泛听到,听到后能否产生积极影响。只有用好话语权,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处于强势和有利地位。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新闻媒体追求的最高标准,刘云山同志说:“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透明度决定公信力。”用好了话语权,把握住主动权,就能引导社会舆论向符合自身利益和愿望的方向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相反,话语失音或微弱乏力,就会失去新闻竞争主动权,在舆论引导中居于不利地位,工作上陷入被动。

用好话语权,要求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时谆谆告诫:“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思想境界,以开拓进取,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用好话语权,争取主动权,提高引导力。

要用好话语权,首先要提高新闻传播的针对性。没有针对性,也就没有话语权。当前,新闻宣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而泛之,缺乏针对性;遇到热点难点等敏感问题绕着走,避实就虚,空谈阔论。提高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就必须明确媒体自身功能与属性,在新闻宣传上做到主导、有效、准确。其中,准确是第一位的。尤其是作为党报宣传工作者,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找准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明确定位,突出特色,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刚刚过去的2008年,从中央到地方,大事特别多。从河南省来看,就有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亚洲艺术节、全国东西合作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多家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突出各自特色,为这些会议的召开、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热烈祥和的社会氛围。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如果要解决宣传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就要埋下身子,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加强对社情民意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选取那些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手法,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党的主张与通达社情民意结合起来,正确解读社会热点问题、有效疏导公众情绪。

要用好话语权,同时要提高新闻发布的时效性。信息的发布要争分夺秒,要第一时间发布,第一时间落地,第一时间覆盖目标人群,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尤其是突发事件报道,一要及时,二要准确,三要有效。2008年,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主要新闻媒体派记者迅速赶往抗震救灾第一线,在中宣部的统一指导下,及时公布并连续报道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深入宣传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援。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好好总结。近年来,我省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反过来说,在当今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的状况下,如果受众不能及时准确地从主流媒体上得到消息,一些不负责任的非主流媒体和西方敌对势力一旦抢先报道,大量失真信息就会先入为主,四处泛滥,混淆视听,颠倒黑白,严重影响人们的判断,误导舆论,影响社会稳定,使党和政府的工作陷入被动。突发性事件报道上是如此,在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以及舆论监督报道上更是如此。

要用好话语权,还必须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主动性。增强新闻宣传的主动性,对于省级主流媒体来说,就是要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把握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心,权威解读,加强策划,营造氛围,给读者以行动上的指导、思想上的启迪。去年,为配合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召开,按照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的要求,《河南日报》推出《探索“中原崛起”之路》和“全会精神专题解读”两组系列报道以及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评论文章,社会反响大,宣传效果好,赢得了各界好评。增强新闻宣传的主动性,新闻媒体的负责人还应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交流,掌握关键信息,明确一个时期的宣传重点,确保新闻宣传跟得上,不掉队,配合好。话语权还是新闻媒体自身实力的展示,面对激烈的新闻竞争,新闻媒体要有主动自信地展示自我的强烈意识,主动设置议题,适时转换议题,牢牢把握住引导舆论的主动权。尤其是对一些人们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克服懒惰思想,密切关注,认真策划,统筹兼顾,坚持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群众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采访,选准角度,挖掘深度,掌握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主动为受众提供信息,并进行恰当剖析,让受众深刻全面了解事实真相,理解主客观原因。

话语权之争,是国家综合实力之争,也是媒体实力之争。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情况复杂多变,新问题层出不穷。新闻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素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不断提高新闻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用时代要求审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让主流媒体在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发出更有力的时代强音。

(作者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猜你喜欢
主动权新闻宣传话语权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精细管理才有拆违主动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
浅谈夺取战役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