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与能力训练

2009-03-30 09:46李志红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2期
关键词:思维英语能力

李志红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当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主旋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核心,是进一步落实全教会精神的集中体现。小学英语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牢牢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充满情感交流,学生才会有活跃的思维和高涨的热情。因此教师要注重情感投资,用自己真挚的爱来温暖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去鼓舞学生,使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和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消除学习障碍。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的局面。教师在教学中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鼓励他们提出的独到见解,不过多纠错,不打断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要给予正确引导,从不讽刺挖苦。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评价因人而异。教师还应经常使用下列激励语言:You can,Try again,Never mind, Thank you等,给每个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创造教育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而不是在课堂上控制学生,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英语课的前五分钟,给学生一个自由交流的时间,在师生进行Free Talk时,允许学生随时打断教师的提问,甚至可以不举手发表各自的意见,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处在一个平等的氛围中,为深入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创新气氛。

1. 变单一程序化的教学模式为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丰富多彩的,不但要学习对话,还要弄懂一定语法知识,既有音乐欣赏,又有游戏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敢于打破常规,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创新思维的培养为重点来设计课堂教学。

2.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定能提高独立思考,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在课前收集材料,利用工具书查找知识,便于在课堂中深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发展学生探讨问题的创新精神。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兴趣,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直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较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教学动物单词时,教师可巧设情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把学生置于动物园的情境中,学生们被那些可爱的动物以及他们的生活背景所吸引,兴趣浓厚。边学边模仿每个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学生很容易掌握当堂所学知识并能和下列句型一起灵活运用。(What's this /that? It's a …/ How many? How lovely! Do you like them/it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又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学会”系统掌握知识,又要着眼于学生“会学”、“善思”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去做,使学生的聪明才智用在创造性学习上。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但这说明了学生在积极地动脑思考。教师应给予鼓励和支持,以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适时给出情景、话题,让学生自编自演对话或短剧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方法,学生的思维会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会得到培养,同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 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创新意识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创新意识,不能把他们当作等待灌满的空罐子,应该意识到他们是语言和思维的积极探索者,学生们需要参与,需要挑战和冒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常常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小任务。例如在新授完第一册第一、二单元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字母教学的特点,课前自己听录音学对话,看练习册学字母的书写,然后在课堂上,请一两位自学得好的同学示范演示,并亲切地称呼他们为“X老师”,这样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设计一二个由教师控制,学生主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

2. 鼓励交际互助,提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土壤

布鲁纳将交际互助比喻成“脚手架”,喻示孩子在建造自己知识和能力大厦的过程中,他人的引导和帮助如同脚手架一样必不可少。在教学中,可尝试以小组(包括二人或四人)为单位进行实践,并不时地变换学生的座位,进行英语教学。在新知呈现操练阶段,经常让学生以小组、横排、小队为操练单位,大面积高速高效地练习新知。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那些怕羞的学生能在集体操练中锻炼自己。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教师打破原来学生的座位搭配,把知识技能水平相近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座位,并让他们前后好、中、差学生相结合,组成一个小队完成课堂的各项操练。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有几点好处:首先不断变换的合作伙伴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对班里其他学生都有一定的评价,不同的合作伙伴显示自己不同的水平,他们可以从变换的合作对象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其次知识能力的接近,使学生在用英语对话时能平等协作,而不是出现好差同学搭配时由成绩好的学生一言堂,让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能够充分练习。再者不同水平学生的前后搭配又使学生能够互补,在课堂的团体赛中能较为客观地体现出学生的水平,激发了他们的进取心,也为他们提供了创新思维的土壤。

3. 支持意义的多种理解和商讨,发展学生的创新想象力

语言的意义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在教学中鼓励一题多解,一问多答,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勇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例如,以“自我介绍”为内容给学生布置一篇口头作文。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教师的指导介绍自己及家庭的情况,而有些同学却打破常规,通过对话描述了自己的特征,然后篇尾以“Who am I?”设问结束全文,文章流畅自然。也有的同学模仿导游介绍,把读者引入他的家庭,再由家庭成员引出自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这些独特的作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向其他同学大力推荐,开拓他们的创新思路。另外,在练习册上的“看图完成对话”练习,学生常会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这些答案符合语法,符合逻辑,就给予肯定的评价,支持他们对多种意义的理解,发展他们的创新想象力。

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小学英语活动课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天地。学生可以不受课本知识的束缚,可以自由地去想象、去运用,它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活跃思维,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上好活动课,开展好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活动形式主要有:提供情景话题,自编自演对话、课本剧、英语故事会、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大赛以及英语图书角、英语板报、10分钟英语广播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发挥特长展示才华提供了舞台。

《学记》中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种思想从一个侧面提供了创新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对当今培养创新人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借鉴《学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思维英语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