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语文,“想”“练”结合

2009-03-30 09:46陈爱红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2期
关键词:丹顶鹤人文想象

陈爱红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向教育发起了挑战!向语文教育发起了挑战!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自由而充分发展的人”。我们的语文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努力去解放学生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他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个性化追求。为师者,以一片为师者书海的蓝天拥揽学生的心灵的白云,从而感受精神生命的呼吸,感受人生的舒畅与惬意,进而为学生展开一片美丽纯真的晴空世界。

一、激发想象,开辟活动天地

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随着教材进入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想象,驰骋想象,开辟学生想象活动的天地。

1. 利用文字情境,激发想象

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伤欢乐,觉得人物如画,这全是想象的结果。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仔细品味这些书本上的文字,同时展开充分的想象,这时教师可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如:精妙的语言比喻、幽默形象的手势以及各种实物直观、精美的挂图、插图和多媒体等等。

如在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美丽的丹顶鹤》,课文插图中展示了各具形态的丹顶鹤,而要真正品味到它的美,这要借助精美的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品味到丹顶鹤的形体美、姿态美,最后根据所学到的丹顶鹤的形象,充分想象,让学生用自己的彩笔画出你心中最美丽的丹顶鹤。

2. 创设人文情境,激发想象

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离开“人”,“言”无从依附,因此创设人文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理的要求,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自由和权利,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人文情境。

二、放开手脚,归还活动天地

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好问、好学、好动。教师注重自己的威严,放不下架子,学生就会对你敬而远之,心里有话不敢对你说,心中有“题”却不敢提,从而压抑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这样就更谈不上有所创新、有所创造了。但学生在以上安全、自由的人文关怀下,这些问题将不再成为问题,学生便会有勇气放开手脚,展翅飞翔,遨游在想象的天空中。

1. 放开手脚,敢于想象创造

放开学生手脚,让他们四人自成一组,讨论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合作的创新精神,有时课堂教学中能“玩”的尽量让学生“玩”,能“动”的尽量让学生“动”。如第七册写作教学《介绍一种小制作》,让学生课前自选一个喜爱的小制作进行制作,课上能按制作步骤介绍给其他同学,同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小制作,并让他们“玩一玩”自己的小制作,想象说说你的小制作的可爱、神奇。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内心情感,进行有创意的表述。

2. 展开思路,善于想象创造

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文艺作品往往不能倾筐倾箧地说,说出来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于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

三、多想多练,再创活动新天地

为了突破思维惯性,改善单一的思维方式,锻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想象力,要注意培养学生从“一”向“多”的转化能力,培养学生多想象多动手。在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提出一些答案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一”到“多”逐步转化,让学生敢想、多想,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开拓了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这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课堂训练可以课文内容出发,或改变体裁,或转变人称,或增添人物,或续写故事;也可以从课文形式出发,或练写人物对白,或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说话;还可以创设各种情境,听录音创造性表演,看无声录像写故事……多层次、多角度设计练习,可以激起想象的火花,创造性地说、写、画。

让学生带着一颗永恒的创“心”,进入社会生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带着一双慧眼,带着创“心”去寻找“美”、发现“美”,让他们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社会生活中“美”的一面学会思考去赞扬,面对社会生活中“丑”的一面也应有自己的见解,学会去鞭策,让自己保持“身处污泥而不染”、“万般红紫斗芬菲”的良好心态去生活。在教学中放开学生的头脑和手脚,开辟他们的活动天地,让他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才于课外”,采得百花酿成蜜,厚积薄发显才情。

猜你喜欢
丹顶鹤人文想象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三只丹顶鹤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丹顶鹤受伤,3D打印来帮忙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丹顶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