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教学片断

2009-03-30 09:46王立春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2期
关键词:端点射线线段

王立春

一、设计意图

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属于概念性知识,又是几何教学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学生是在已有的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还是今后学习垂线、平行线和进一步认识角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射线的特征,归纳出角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经历和体验,突出过程性,使学生亲身体验经历过程,再用语言描述概念。通过学习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归纳角的概念,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及角的表示方法。

2.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想像、归纳、概括等教学活动,形成对直线、射线和角的理性认识,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让学生去发现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

《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是几何初步知识教学。几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官能力,空间能力的培养要靠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活动才能实现。比如射线的认识,只用语言描述,学生很难想像。如果在语言描述的同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线段的一端不动,另一端无限地延长下去,再加上计算机动态的演示,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无限延长,什么是射线。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计算机的直观演示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很清晰地掌握了这一教学重点。

学生已发现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基本区别与联系后,为了把问题引向深入,使学生看到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教师让学生继续观察,边演示边设问:“一条直线上,从上面找两个点,把两点间的这部分截取下来,截下来的这部分是什么?再看一遍,你发现线段与直线之间有什么关系?”(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演示,建立表象,自主发现线段与直线的联系。利用计算机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清楚、直观地看到线段从直线上截去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很容易地突破该教学难点。

四、教学片断

1. 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教师电脑展示图山、树、房子等)图略

学生纷纷抢着回答:房子、树、山、太阳、云、烟囱、小河等。

师:从生活的角度,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儿童画。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换角度思考后回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直线、曲线等。

教师小结:这些美丽的图案其实都是老师用各种线画成的。

2. 线的认识

⑴复习线段

师:三角形就是由这三条线围成的,这到底是什么线呢?我把它拿下来看看(多媒体演示)

生:线段。

师:观察线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跟随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的指示回忆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有两个端点;②线段长度是有限的,可以测量它的长短;③线段是直的。

教师提示:线段两端的点我们就叫它端点。

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线段,画完后标出它的长度。同小组的同学互相测量一下你们画的是否正确。

⑵认识射线

师:如果我们把线段的一端延长,这样无限地延长下去,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是什么线?

有学生抢先回答:射线。

师:你发现射线有什么特点了吗?

学生跟随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的指示尝试回答出射线的特点:①只有一个端点;②长度是无限的,不可以测量它的长短;③射线也是直的。

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射线?

学生回答:手电筒、探照灯、太阳射出的光线等。

师:你能画出一条射线吗?(引导学生(下转62页)(上接60页)回答“不能”,因为射线长度无限)能否画出射线的一部分,用它来表示射线呢?请你画在纸上。

⑶认识直线。

师: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的,像这样直的线你还知道有哪些?

生:直线。

师: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什么样的线是直线吗?

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直线的理解:①画。②用语言或动作描述。③尝试说出直线的特点:直线没有端点;直线的长度是无限的,不可以度量直线的长短;直线也是直的。

教师用计算机在大屏幕上演示:线段的两端向相反的方向无限延长,想像一下就这样无限地延伸下去,就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图文结合,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概念,形成知识网络。

⑸练习。

Ⅰ.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线段有两个端点,能测量它的长度。

②一条射线长3厘米。

③ ☆图是由5条线段围成的。

Ⅱ.回答:过一点能画出几条直线?以这点为端点你能画一条射线吗?还以这点为端点一共能画多少条射线?

五、教学评价

1. 这节课始终注重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注重计算机技术与数字

内容整合。教学伊始,教者将美术与数学进行整合,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再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数学,使学生对数学内容备感亲切,激发了爱学热情。进入新知识教学时,教者感到仅用语言描述射线,学生很难形成表象,因此采取计算机动态演示,加之学生联想手电筒、探照灯、太阳等所发生的光的实际表象,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射线特点。在由射线教学过渡到直线教学时,教者多种方法结合,引导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画出直线,引导罗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画出直线,又引导肢体语言丰富的学生使用自身形象的动作,把直线表现出来,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同一知识,这是值得肯定之处。

2. 通过本节教学,教师也必须认识到所教的知识在小学阶段处于什么地位,当前学生对前边的知识掌握怎样,本节教学需具备哪些知识基础,学习本节课对今后学习有何意义和作用。这就要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系统掌握六个年级的数学知识体系,胜任小学1-6年级教学工作。在教学重难点时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对一些人为规定的内容可采用接受学习的方法。如讲角的认识时,如何表示角不是给角起个名字,因为这是人为规定的,只要直接告诉学生怎样表示角就可以了,至于选择数字还是字母表示都没关系。这说明教者在备课时对不同环节的教学目标未能准确把握。今后教学要更深入地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新课标,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猜你喜欢
端点射线线段
多维空间及多维射线坐标系设想
例谈求解“端点取等”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方法
一次函数助解线段差最大绝对值
不等式求解过程中端点的确定
电筒的灯光是线段
线段图真好用
如何确定线段的条数
话说线段、射线、直线
观察
与线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