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

2009-03-30 09:46倪帮琼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2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语文

倪帮琼

现代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地教学知识,而应是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我们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更新教育理念

现代教学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体的、独立的活动,学生就是当然的主体。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爱好的活生生的人,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不存在绝对的后进生,需要的是耐心与指导;要相信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手段,更要把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直接目的。

二、准确定位角色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解决好教师角色意识问题是关键。长期以来,我们受“教师中心论”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是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对学生主体认识与理解能力的开发,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中心”位置“退居二线”,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首先要做一个积极的策划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策划一个符合学生兴趣的对话氛围,并善于引发话题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发表个性化观点,让他们在相互探讨的思维碰撞中生成新知。其次要做一个友好的参与者。构建师生间平等互动的对话平台能促进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最后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阅读教学中,强调师生平等互动的重要性,并不是老师一味去迎合学生。老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习氛围的创设、学习方法的培养等都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引领阅读方法

教师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大力改进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要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以教材为范本,在课堂内精讲、细读;阅读课则随堂指导:学生在阅览室阅读时,教师要教会他们圈点读书等阅读方法、同时随时关注,及时点拨、指导,让他们说出困惑,写出体会。平时还要注意指导并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结合教材进行专题阅读指导学习。如教学《碧螺春》,就可以通过赏茶、品茶、咏茶、读茶、议茶、写茶这六个版块的有机整合,实现综合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学习,在赏析、交流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鲜明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学生不是“长脚的书橱”,教师不应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努力教给学生寻求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注重阅读方法的引领,让学生跟文本作最“亲密”的接触,学生则会终生受益。

四、倡导个性阅读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行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能离开个性化的阅读,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个性化阅读体验,创设个性化阅读的生长空间,放手让学生阅读,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的百花齐放。如学习《春联》后,放手让学生创作春联,并从语言、修辞、逻辑、对仗等角度着手,评选出最佳春联,并详细做出评价。由于审美视角和文化积淀的差异,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形成了强烈的碰撞,引发了学生多元的思考。结果,大家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

值得注意的是,个性化阅读不是泛自由化的阅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的同时,在遵循学生是身心发展规律、语言认知规律和阅读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尽可能和学生站在同一起点上,精心设计阅读对话、阅读提示,平等地谈出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学生交流阅读经验,碰撞思想,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个性化阅读的快乐。只有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鼓励学生从自身知识储备、情趣爱好、性格特点、阅读经历出发,才能创设出个性化阅读的生长空间,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位。

总之,阅读教学中教和学是辩证统一的,如果离开教师的导,就会出现放任自流、满堂散现象;如果离开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就会出现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所以主导和主体任何一方都不容忽视,只有“教师重在导,学生贵在悟”,两者和谐统一,才能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取得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教学语文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同桌宝贝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