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途径指导 提高阅读能力

2009-03-30 09:46杨和丽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2期
关键词:朱自清心灵课外阅读

杨和丽

学习语文,“三分功夫在课内,七分收获在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自古以来,很多造诣丰厚的文学大师都对课外阅读有过精辟的阐述: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要求“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高尔基认为“我读得越多,书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变得更加光辉,更加美丽。” 个人成长是离不开阅读的。为此,我们着力让孩子们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条途径构建诗意化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模式,引导学生喜爱阅读,迷恋阅读。

一、探究作家心灵世界的阅读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文本是作者心声的流露,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也就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碰撞的过程,是从语言文字中汲取精神力量的过程。文本与读者的交融,才能支撑起语文天地斑斓广阔的创造空间。探寻作者思绪的阅读,启迪孩子与作者心灵的相通,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把作者的思绪、文本的价值内化为读者的内心体验。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生活的边界有多大,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从刚刚接触一则文字材料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阅读过程,哪怕是一个说明、一则新闻。因此,在教学新课之前,我们往往都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在查找、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阅读、思考。在教完新课之后,我们也会给孩子们提供一定的阅读线索,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形成对文本、作者的立体化认识。我们根据文本内容、作者、主人公、体裁(主要是表达方式)、单元训练点、学生的学习动态引进大量的补充阅读,让优美的文章滋润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和人格。

例如我们学习朱自清的《匆匆》一文,由于年代久远,生活阅历完全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提前一周让学生搜集有关朱自清生平及他的一些文章,了解他的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课后,我们又补充他的另外一些作品,开展“走近朱自清”的综合学习,通过说生平、讲故事、读文章、听朗读等形式了解朱自清,从而加深对《匆匆》一文所表达的青年朱自清刚觉醒时对前途的迷茫、困惑的理解。

二、打开视野入佳境的阅读

好书美文如久旱甘霖,酷暑凉风,对人的心灵起着浸润、净化的作用。我们注意营造读书、爱书的氛围,引进大量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人文素养。打开学生视野,引领孩子“登高望远”,这是小学生课外阅读最动人的诗句。

引领孩子走进书的海洋,走进学校的阅览室,走进班级的图书角,走进街上的书店,走进图书馆,在书的海洋中徜徉。

为孩子寻找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他的第二本教材,不仅读文学作品,也读科技、历史类的文章;不仅读散文、故事、童话、寓言,也读戏剧、小品;不仅读中国的作品,也读世界各国的作品;不仅读中国现代的作品,而且读中国古代的作品,让这些美文成为他们生活的向导,写作的拐杖,精神的力量,想象的翅膀……

三、追踪成长足迹的阅读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着无穷潜力的生命个体,就好比是“心似百花开未得”,就待我们教育工作者为他们创设生命自由生长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年年争发被春催”。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文章,使之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活水”,“催发”他们创造的潜能,这是诗意化阅读的独特的诗句。

1. 阅读学生自主编辑的班刊。班刊是由学生自己选稿、自己编辑,、出版的一份“非正规刊物”。但由于班刊的编者、作者、读者都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学生对于自己的这一份刊物十分喜爱。孩子们拿到班刊后,爱不释手,一读到底,百读不厌,它的效果是令人欣喜的。

2. 阅读学生编辑自己的作文集。让学生“编辑自己的作文集”,这不仅是一个整理的过程,还是一个展示的过程,接受检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发现,学生编辑的作文集有许多闪烁着新思维火花的地方,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反思与借鉴。

语文学习要关注文化,关注生活,关注人生。语文学习要有文化的内核,要有生活的外延,要参以人生的阅历和生命的体验。一言蔽之,语文学习是诗意的建构。语文课外阅读不应是机械的,不应是强制的,不应是单一的,它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呼唤、个性的张扬、人文的回归,是至善至美的诗意化阅读的宏伟篇章。

猜你喜欢
朱自清心灵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朱自清的较真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