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革新

2009-03-30 09:46林龙官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2期
关键词:容量课件多媒体

林龙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教学方法与手段更加多样化,更具灵活性,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能够扩充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然而兴趣并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情境,激起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童话情境:四个可爱的小动物,小猴、小猫、小兔和小狗,分别乘坐方形、椭圆形、圆形车轮的自行车参加比赛。随着一声枪响,激烈的比赛开始了,尽管它们都很努力,但很快地拉开了距离。接着让学生预测比赛结果:究竟谁能得第一?为什么?课件中鲜艳的色彩,生动逼真的画面,有趣的提问,激发了学生认知兴趣,产生了弄清未知的心理需要,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而知识的习得就由此轻松又愉悦。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疑难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对那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内容,如果只通过教师描述、比划,学生往往难以想象、理解和掌握。而采用多媒体教学中的模拟演示等操作,就可以使教学内容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如,教学《圆的面积》,利用多媒课件先在屏幕上画一个圆,启发学生想象: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在学生分组剪拼操作的基础上,课件演示:将一个圆分割成两个半圆,分别用黄、绿表示,再将两个半圆共16等分,通过动画把黄、绿两部分交错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让学生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为了让学生理解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这一难点,课件继续演示:把圆等分成32份、64份……并进行拼接。这样使教学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宽与原来圆的哪一部分有关系?这样圆的面积公式推导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使教学重点、难点得到有效突破,而且让学生在数学思考等方面也得到了发展。

三、运用信息技术扩充课堂容量

决定课堂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媒体手段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为一体,生动形象,不仅能给学生多重感官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便于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降低了知识难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学习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课堂容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书方式、速度的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存储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表格、题目内容、解题分析、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在课堂上适时地再现,大大减少了板书时间,使课堂时间得以有效利用,扩充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运用信息技术拓展课程资源

新课标强调: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而网络技术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资料,解决疑难问题,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开阔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培养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是积极有利的;但它不是教学中的唯一方式,不能在教学中不适当地应用,甚至滥用。有的知识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需要学生通过折叠、剪拼、画图、测量、建造模型、分类等操作活动才能获得。如,教学《千克的认识》时,就需要学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体的重量,要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等多种操作活动来学习。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寻求教与学的结合,恰当地选择信息技术,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发挥其最大功效,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猜你喜欢
容量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水瓶的容量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鼹鼠牌游乐场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