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魂

2009-03-30 06:23
商情 2009年33期
关键词:师爱辅导员政治

高 妮

【摘要】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爱。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师爱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

【关键词】师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意大利著名作家德•亚米契斯所著的《爱的教育》,是一本爱的魔法书,是一本洗涤人心灵的书籍,书中塑造了一群平凡却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们,在他们的言谈举止间洋溢着对学生浓浓的真挚的爱,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发人深省。我们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对学生渗透一个“爱“字。

一、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师爱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师爱始于爱的思想,爱的思想引导着爱的行动,创造爱的经验和形成爱的关系。

泰戈尔曾说过: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情感历来被人们视为一种神奇的力量,是维系人们生存、追求和发展的动力之一。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师爱是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应始终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使辅导员能够用爱的科学理论去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用爱的健康情感去滋养和感化大学生,用爱的高尚情操去塑造和促进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在懂得什么是爱的基础上,去进一步明白怎么样付出爱、获取爱、创造爱和享受爱,从而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使他们成为一个具有爱的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

二、以德服人是师爱的核心

师德是师爱的灵魂和核心,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反映,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这种爱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它不是狭隘的感情,而是高尚的、无私的。老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教育作用,热爱学生的老师生怕由于自己的不慎而误导了学生,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的学识去教育学生。师爱愈真愈深,教育的效果就愈好。

在《爱的教育——我们的先生》一文中,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大家听我!我们从此要同处一年,让我们好好地过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规矩。我没有一个家属,你们就是我的家属。去年以前,我还有母亲,母亲死了以后,我只有一个人了!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我现在并不要你们用口来答应我,我确已知道你们已在心里答应我,‘愿意了。我感谢你们。”先生的这番话朴实诚恳、感人肺腑,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于他。我们很多在高校任职的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或者与学生交流时,很少能够做到这位先生的真诚和温暖。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老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师爱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它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学生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

三、以学生为本是师爱的基石

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教育实践已经证明:谁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就尊重喜欢他。青年大学生虽然在教育活动中是被教育者,但他们与教育者具有平等的地位,建立平等的关系,是以学生为本的根本要求,也是辅导员和学生彼此相互信任的前提。信任和尊重自己的学生,才会得到学生对自己的敬爱和信服。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这就要求辅导员平时能自觉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忧愁、烦闷和苦恼,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走出心灵的困境,用师爱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辅导员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学生会以其特有的敏感,经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感受到老师的善意和真诚,就会对老师产生亲近感,消除畏惧感,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向老师倾诉。

在《爱的教育——义侠的行为》这个故事中,一个小男孩因为受别人羞辱而气愤地将墨水瓶丢向欺侮他的同学,不想却丢在了刚走进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并没有盲目地责怪他,而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并“请”造事者起立,承认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有坦白过失承担责任的勇气。“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爱的教育》中先生们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是否惩罚学生。试想想,我们所有的辅导员是否都能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若有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们可能会凭自己的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心目中较差的学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伤心、难过、不服气,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们就不是一个客观、宽容和尊重学生的好老师。在一切教育活动中,辅导员必须全身心的热爱、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本是师爱最基本的要求。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爱更是教育的灵魂与生命,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员要始终渗透一个“爱”字,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爱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爱。师爱是一种感受,师爱是一种信仰,师爱是一种追求,说来容易,做起来可能有些难,但是对学生拥有爱的老师,必是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催德华,张澍军.爱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07,05.

[2]杨丽萍.浅谈爱的教育.华章,2008,09.

[3]鲍业云.爱的教育.创新科技导报,2008,01.

猜你喜欢
师爱辅导员政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写给青年班主任:师爱,需要表达
师爱是一泓清泉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什么是真正的师爱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