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斑潜蝇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2009-04-01 02:58张淑华金彦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

张淑华 金彦文

摘要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美洲斑潜蝇的生态特征及在我国北方蔬菜棚室环境中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无公害防治措施,对当前保护地蔬菜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棚室斑潜蝇;生态特征;发生规律;无公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38-01

棚室斑潜蝇即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杂食性害虫,主要为害豆科、茄科、十字花科、瓜类等蔬菜作物。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耕作制度变革,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斑潜蝇危害日渐猖獗。

1特征识别

美洲斑潜蝇幼虫蛆状,长2.5~3.0mm,初孵化时,无色透明,逐渐由乳白色变成淡黄色,后加深为橙黄色。成虫体小,为有翅蝇类,长1.2~2.5mm,灰黑色,腹面黄色,腹部大部分为黑色,背面深黑色,两侧为浅黄色,双翅基部中间有一黄色亮点。卵椭圆形,乳白色,略显透明。蛹长椭圆形,一端稍尖,腹部略扁平,橙黄色或红褐色。

2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

美洲斑潜蝇在大田内4~10月份均可发生,每年发生10代左右,在棚室内,周年都可以发生,每年发生14~16代,最多可达20代以上。其繁殖力极强,世代重叠明显,还具有暴发性、毁灭性的特点。以5月上旬至6月中旬、8月中旬至10月上旬2个时期危害最大,幼虫对寄主取食是造成危害的主要形式。幼虫孵化后,便在叶片和叶柄内蛀食叶肉,单留表皮后,在叶片上形成点线状的白色虫道,虫道相互交织成乱线团状的枯斑,致使叶片生理功能丧失,部分枯萎或过早脱落。严重时,还会导致秧苗成片死亡,甚至毁种绝收。成虫具飞翔能力,成虫、若虫均靠吸食叶片汁液汲取营养。成虫产卵时,用刺针扎破叶面表皮,形成褪绿斑点。老熟幼虫咬破叶片表皮,在叶片表面或落入浅表土层化蛹。成虫羽化高峰期为上午9~11时,对黄色强烈趋性。除靠成虫自身迁飞外,卵和幼虫常随植株、土壤、秧苗、运输工具等远距离传播扩散。美洲斑潜蝇危害造成的伤口,还会造成病毒病的传播感染,增加腐烂病、白粉病、叶霉病、霜霉病等细菌性、真菌性病害的侵染机会,影响棚室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3无公害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加强检疫工作,严禁从害虫发生区调入种苗或蔬菜产品。途经疫区调运种苗或蔬菜产品时,一定要经严格的灭虫处理后,才能进入当地的流通市场。棚室扣膜前,彻底清茬,拔除杂草,清理残株落叶,消灭虫源。定植蔬菜时,处理种苗。施入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避免将卵、蛹、幼虫带入棚室。合理调整品种布局,实施抗虫品种如芹菜、大蒜、香菜、辣椒、胡萝卜等与易感品种的间作套种和轮作倒茬,减少食源,有效趋避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减少虫害发生机会。蛹期集中浇水,增大土壤持水量,抑制蛹的发育和羽化。结合田间管理,及时摘除虫蛀枝叶,带出棚室,深埋销毁,以压低棚室虫口数量,减轻危害。

3.2物理防治

倒茬时,深耕翻土,埋杀土壤中的蛹、卵。害虫高发期,加强中耕,松土时施入适量草木灰,择机灌水,有效杀灭表土中的虫蛹。在通风口和出入口的位置架设防虫网,阻隔成虫飞入棚室。利用美洲斑潜蝇成虫对黄色敏感的习性,可将钙塑包装箱裁剪成80cm×20cm的纸板,用油漆把双面漆成橙黄色,晾干后均匀涂抹1层机用黄油,安放在植株行间,高出作物10~20cm的位置。7~10d清理1次,重新涂抹1次黄油。成虫盛发期,也可在稍高出植株的部位,按每15~20m2挂1条的密度错落挂设灭蝇纸,诱杀成虫,4~5d更换1次。上述方法不仅可有效杀灭害虫,保护天敌,还能使棚室环境免受污染,维持好生态平衡。

3.3生态防治

秧苗定植前7~10d,施肥整地后,选择高温晴天天气连续闷棚3~5d,利用午间高温杀灭成虫和土壤中的卵、蛹。严寒季节,棚室休闲时,及时揭膜敞棚,通过低温冻死越冬残留虫蛹,以降低田间害虫种群基数,控制为害。充分利用棚室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保护或集中释放茧蜂、姬小蜂等寄生蜂类天敌,选用生物源、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减少对天敌的伤害,抑害保益,优化棚室生态环境。

3.4化学防治

在卵孵化高峰期和幼虫盛发期,当虫株率达到5%~10%的防治指标时,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除治。试验表明:选用1.5%的灭幼脲3号1 000~1 500倍液、5%卡死克乳油3 000~3 500倍液、50%蝇蛆净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20%蝇潜净乳油1 500~2 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3 000~3 500倍液等喷雾除治,均能收到理想效果。施用化学农药防治时,尽量选在上午9~11时、下午4~7时幼虫活动高峰期进行。宜采用单剂交叉轮换或合理复配使用的用药方式,避免长期单一用药,使害虫产生抗性。喷药作业时,应尽力做到喷匀、喷透,以提高防效。同时,还要注意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减少农药残留,提高棚室蔬菜的安全质量和生产效益。

4参考文献

[1] 刘红俊,嵇能焕.综合防治美洲斑潜蝇[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8(7):37.

[2] 贺艳.美洲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138.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
关于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探讨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