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青海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建议

2009-04-01 02:58胡振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建议

胡振军 黎 与

摘要“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是建国以来我国实施的一项最大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切实解决好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使生态移民能够“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关系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能否实现的前提条件,也是三江源区各级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已实施的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特点及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建议;青海三江源

中图分类号 F30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279-02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调节区, 是我国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线,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地区。为保护和恢复三江源区的生态功能, 2005年1月26日,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总投资75 亿元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工程于2005 年8 月30日正式启动。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实施生态移民、退牧还草、小城镇建设、封山育林、黑土滩治理、建设养畜、鼠害防治、能源建设、沙漠化治理等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场的压力,植被覆盖度和草地能力开始恢复和提高,草地退化趋势得到遏制,草畜矛盾得到缓解,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开始好转,生态功能开始恢复。

但由于三江源地区特殊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移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移民就业困难、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切实解决好生态移民的就业和后续产业发展,使生态移民能够“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关系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能否实现的前提条件,也是项目区各级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近3年来青海省海南州实施的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提出建议。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工程概况

青海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西部、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等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总面积为36.3万平方千米,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

按照《总体规划》,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需生态移民1.612 9万户8.935 8万人,实际移民1.014万户5.577 3万人,生态移民后,其承包草场实施禁牧,但草场承包权不变,并享受退牧还草饲料粮补助。

截至2008年8月,共有5 400户2.308 1万人顺利实现了禁牧搬迁,其中海南州兴海、同德两县共有920户3 784人迁出,集中安置在县城、建制镇或交通条件较好的国道、省道旁。

2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特点及发展后续产业存在的问题

2.1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特点

2.1.1三江源生态移民是自愿的工程移民。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是为了满足国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需要而做出的决策,这就使得保护区的部分牧民为服从国家这一需要而要放弃他们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成为工程移民。他们为国家的生态保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同时这些移民又是在自愿的原则下实施搬迁定居的,故三江源生态移民是自愿的工程移民。

2.1.2三江源生态移民涉及面较广。根据《总体规划》,三江源生态移民涉及到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称多、杂多、治多、曲麻莱、囊谦、玉树等6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玛沁、甘德、久治、班玛、达日等6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同德2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河南2县及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乡,共16县127个乡镇的1.014万户5.577 3万人。

2.1.3三江源生态移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三江源生态移民搬迁前大都生活在4 0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教育、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牧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甚至有一部分牧民听不懂汉语。据调查,三江源区生态移民50岁以上人口大部分为文盲,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上的不足30%;18~50岁的人口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15%,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30%,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45%,10%为文盲或半文盲。

2.1.4三江源生态移民贫困面大,且比较集中。据《总体规划》,在三江源区的16个县中有14个是贫困县,贫困人口占三江源区牧民总人口的75.5%,而三江源生态移民中大都为无畜户或少畜户,90%是贫困户。

2.2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经济结构单一, 产业发展不合理。由于三江源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三江源区的主导产业是传统畜牧业,但生态移民后要禁牧、减畜,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已经不能依靠传统畜牧业,而必须从事其他产业,但受传统观念和生产生活习惯的影响,生态移民还没有真正从思想观念上得到改变,大部分移民不愿也不会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依靠采挖虫草和每户每年可领到的3 000~6 000元的饲料粮补助费生活,导致部分生态移民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另外,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在项目区限制中草药采挖等,今后势必影响生态移民的收入,继续导致生态移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2.2.2三江源生态移民缺乏必要的生产技能,就业渠道少。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受历史、自然环境和社会发育等影响,生态移民的生产技能仅仅局限在畜牧业,缺乏其他必要的生产技能;加之安置区小城镇的规模较小,城镇化水平不高,职能单一,导致安置区无法为生态移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即使有了就业的机会也由于生态移民缺乏必要的生产技能而容易丧失,使得生态移民的就业渠道减少。

2.2.3科技培训力度不够,缺乏深层次技能培训。国家虽然对三江源生态移民进行转产培训,但由于三江源地区的中青年牧民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甚至有一部分牧民听不懂汉语,通过短短7d的集中培训,就使牧民掌握较高的生产技能、适应就业竞争是根本不可能的。尽管在近几年转产农牧民培训时,已经将培训期限调整到15~20d,并开展了农机具修理、汽车摩托车修理、暖棚蔬菜种植、奶牛养殖、土建技术、民族手工艺、民间演艺、驾驶技术、藏毯加工等专业培训,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

3对发展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建议

3.1建立生态移民补偿机制,切实解决生态移民的后顾之忧

建立生态移民补偿机制,对生态移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以及养老等社会保障需求给予补偿,具体为:基本生活费用补偿,以不低于上一年度当地农牧民人均收入的标准进行补偿;生活用能及取暖费补偿,户均1 500~2 000元,并随物价指数的变化进行调整;生态移民子女教育费补偿,将生态移民子女从小学到大学的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卫生医疗费补偿,在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3.2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切实缓解草畜矛盾

一是发展草产业。加大优质牧草的种植力度,种植当年生优质燕麦,大力发展舍饲和半舍饲畜牧业,加强对项目区牲畜暖棚等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发展舍饲半舍饲圈养,进行牛羊育肥、羔羊犊牛育肥、反季节牛羊育肥,促进畜牧业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加群众收入。二是发展养殖业。在落实饲草料补助款并且在草料供给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通过优惠政策倾斜,整合项目资金,落实政府补贴,协调小额低息贷款等方式,在项目村社实施奶牛养殖,引进黑白花奶牛,发展家庭式养殖。

3.3坚持城镇带动战略,培育和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就业渠道

坚持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制定一系列的财政、税收、信贷优惠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和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民族手工业,加快形成以二、三产业为依托,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的小城镇体系,把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繁荣城镇经济的重点,通过产业培育与发展,解决生态移民的就业问题,提高生态移民生活水平。

3.4加大移民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结合生态移民就业的实际需要,统筹安排三江源阳光工程、扶贫开发等培训项目,保持每年整合部分资金,坚持统筹兼顾,分层培训的原则,通过扫盲活动、职业教育、科技培训、技术示范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生态移民的现代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对生态移民进行草场保护与管理、舍饲育肥、暖棚蔬菜种植、奶牛养殖、畜疫防治等农牧业实用科技和农机具修理、汽车摩托车修理、土建技术、民族手工艺、民间演艺、驾驶技术、藏毯加工等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生态移民的劳动技能和经营水平,使生态移民从单一的畜牧业经营逐步走向多元化经营,尽快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实现生态移民择业就业。同时,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生态移民从事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4参考文献

[1] 马玉成.“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J].农业经济,2007(12):29-30.

[2] 周海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转产农牧民就业问题的思考[J].青海农技推广,2008(3):6-7.

猜你喜欢
建议
别人打你一拳,为什么不建议你还手
为什么点外卖建议你点湘菜?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Making Suggestions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