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

2009-04-01 02:58方成福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2期
关键词:合体笔画生字

方成福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高低。当今的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信息,而信息的获得又主要依靠阅读来实现。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因此,识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点做法。

一、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

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等基本笔画构成的,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认识笔画和写好笔画是识字、写字的基础。这几种笔画的写法规律是:“点”要顿,“横”要平,“竖”要直,“撇”出尖,“捺”尾大,“提”向上。除此之外,写这些笔画时,不同的笔画下笔和起笔的轻重力度也不同,我们要将这些规律贯穿于整个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熟悉、理解和掌握它。

二、认识几种常见偏旁的变化规律

汉字的偏旁大多由独体字构成,如禾、木、火、米、又、失、王、牛、几、竹、羊等。有些独体字用作偏旁时形体笔画会发生变化,只要掌握它们的一般变化规律,就会使复杂变得简单。例如:1.部分独体字做偏旁时,这个独体字的最后一笔“捺”要改写成“点”,如用“禾、木、火、米、又、矢”等独体字作偏旁构成的合体字“积、村、烧、粮、欢、知”。2.有的独体字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笔顺也要发生变化,如用“王、牛、车、土、子、正、马、工、里”独体字作偏旁构成的合体字“理、牧、轧、埋、孔、政、驮、功、野”,其中“牛、车”做偏旁时,不仅最后一笔要由“横”变“提”,而且第三笔还变成了最后一笔。3.“几、月”在汉字中处于不同位置时,笔画有变化,如果“几”在汉字的上半部时,第二笔是“横折弯”,如“沿、没”;如果它在汉字的下半部,那原来的笔画就不变,如“亮、抗、坑”。“月”字在汉字中处于左右结构时其笔画没有变化,如“朋、肚、肝”,而处于汉字的下半部时,它的第一笔由“撇”变成“竖”,如“有、青、育”。诸如此类的变化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区分容易混淆的字

一遍又一遍地抄写、识记生字,常常会徒劳无功,如果动动脑子、找找规律,识字就会比较容易。比如,部分学生容易混淆“既”与“即”、“拨”与“拔”、“休”与“体”等字,以致把“既然”写成“即然”,把“即使”写成“既使”;把“拔苗”写成“拨苗”,把“挑拨”写成“挑拔”;把“休息”写成“体息”。怎样让学生巧妙区分这几个字?我找到了医治这“疑难病症”的“妙方”:“既”的右偏旁有四画,而这个字的声调是第四声;“即”的右偏旁有两画,恰巧这个字的声调是第二声。一个学生说:“以后我不会为用错这两个字犯愁了。”怎样区别“拨”与“拔”呢?我对同学们说:“‘拨与‘拔是一对双胞兄弟,你们看它俩长得像不像?”我的话音末落,全班就齐声回答:“像!”这时我趁势打铁问:“它们哪一点像?”同学们回答:“它们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左边都是提手旁……”我又接着问:“我们再仔细看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话音刚落,就有同学抢着回答:“‘拨字右边是‘发字,‘拔字右边是‘友字多一点。”通过这种讨论式的学习,既激活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又达到引导学生找识字规律的目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创新潜能得以彻底释放,在教学中就不能简单地把生字教给学生,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领者”,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作者单位 绥江县方家村小学

◇责任编辑:罗申◇

猜你喜欢
合体笔画生字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斯诗私塾
找不同
聚散
“止”字变合体
生字变身
30
添笔画等
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