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哈代的短篇小说《一个富于想象的女人》

2009-04-01 02:58
山花 2009年6期
关键词:埃拉哈代情欲

李 静

引言:

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工业文明和机械文明促进了西方都市化、自由化、商品化的进程,殖民主义和资本垄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而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这种发展促使英国的传统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淡化,这是一种价值观的变更。直到维多利业时代晚期,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善。当时,维多利业精神发生了“裂变”,自我信赖走向自我否定,走向对现实社会的怀疑。从一个角度说,人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事物就会大大降低其价值和对其珍惜程度,对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则总是抱着热烈的期盼。新鲜感总是刺激人们一步一步趋向还未实现的理想。只要不被得到,一样事物就充满生机、无限完美,一旦成为掌之物,则魅力大失。美妙的只在幻想,身边的则永远是平凡的。

哈代的短篇小说中女性依然是主打角色,有所不同的是她们的内心被挖掘得更深入,她们的命运更富于戏剧化。他最于透视女性的内心,这些女性无一例外地都对爱有着强烈的渴望,这是一种本能的执着。她们正是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得以存在。爱是女主人公的精神支柱,把寻求爱情视为生命诉求的唯一,是哈代短篇小说女性的一大特色。因此,她们把爱情看作一种寻求人生保障的根本力量和必由之路。正如哈代作品里所讲“女人比较懦弱而富于情欲”。在《一个富于想象的女人》中,女诗人埃拉是丈夫的妻子,三个孩子的母亲,生活安逸舒适,衣事无忧,常常可以到处旅游观光,家有保姆,她本人不用承担任何家务劳作,并且还可以自由地从事诗歌创作。她的丈夫威廉对妻子疼爱有加,大力支持埃拉进行文学创作,帮忙出版诗集,努力实现妻子的梦想。一般人看来,这样的生活已经无可挑剔,是许多女人梦寐以求的。然而埃拉整天在这样甜蜜的氛围生活,似乎产生了一种幸福疲劳,对平淡的厌倦,对安逸的麻木,她的生活需要一些带刺激性的东西来改变。她在寻求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的突破,发泄一切郁闷。所以,在海滨度假期间,当偶像罗伯特·特雷威的名字出现在她眼前时,她内心深处一种近乎枯萎的东西涌动了,这是一种不期而遇的感觉。埃拉对现实生活不满,便在精神世界,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自我。而著名诗人特雷威是她的灵魂重塑者。埃拉坠入爱河,爱得疯狂痴迷。由此可见,特雷威的出现使埃拉过去所拥有的一切变得一文不值,甚至连生命都变得不重要了。可见,“想象”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对人的左右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估算,正是这种因未能实现而产生的吸引力,对人生产生了强迫式的牵制。“一个富于想象的女人”最终成了抛夫弃子、轻忽生命的女人。

埃拉在婚后平凡的生活中失却了爱情,便使感到整个生活都失却了意义。正是因为情欲的强烈,她无法忍受生活的琐屑与平庸,任何情感都取代不了她心中激荡的情欲,就连她应该给护孩子的母爱都感化不了她自己。当她得知自己住进了诗人特雷威的房间的那一刹那,她像找到了救命的稻草一样,认为自己的新生来临了。她读特雷威的诗,就像在与他对话一样,在个人的心灵世界自我陶醉。而埃拉的丈夫无法满足埃拉对新鲜、刺激和生活情趣的渴求。她得不到的时间越久,她的情欲渴望爆发的程度就越强烈,当她遇到特雷威时,她的情欲之火便愈来愈烈终于烧尽了她所有的精力。尽管埃拉菲最终都没有实现对爱的设想,但她内心对爱的渴求始终没有泯灭。而诗人特雷威也一直渴望着一个他苦苦追寻的女人,也许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个追求是虚幻的,可他依然执着地在非理性的世界里前行。其实,这样一种生存境界不同于现实的另一番天地,如同梦醒一般,他也该离去了。特雷威追逐一个女人正如埃拉追逐特雷威。特雷威的隐身使埃拉对他的爱与日俱增。而特雷威的消失意味着埃拉生命的太阳落山了。尼采认为,世界的美并不是源于世界本身,而是源于人的“内在的幻觉世界”。总之,日神精神是另一种非理性的原始冲动,是趋向幻觉的迫力。从埃拉知道她正住着的房间曾经住的是她所崇拜的诗人罗伯特·特雷威时,她的幻想就开始了。埃拉在自己的世界里织就了一张爱情之网,网络了所有与特雷威有关的思绪。最后,诗人特雷威出了一部诗集,受到《评论杂志》的猛烈攻击,也许因为感到不被世人所理解,特雷威选择了自杀。埃拉便一直幻想并不停地自责,假如她向特雷威表明身份,他一定不会那么旱地结束生命。埃拉就是为了这段自始至终只存在于自己的幻想世界的爱情,为了虚设的内疚和自我责备消耗了她年轻的生命。特雷威也是一个极富幻想的人,在他死前的一封信,写到:“也许假如我有一个母亲,或一个姐妹,或一个另一类别的对我温柔体贴的女性朋友,我会想到继续生活下去。正如你所知道的,我早就梦想着有这样一个无法得到的人,而她这个难以发现、捉摸不透的女人使我产生灵感写出了最后一本诗集。只有那个想象的女人,虽然在某些地方已说过,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直到最后她也没有露面,没有遇见,没有赢得。”可以说,特雷威的一生都是靠这个幻想的女性形象支持着。哈代正是用这种夸张而又纯净的手法将人的的精神世界分析得那样鲜明深刻。

生活中的偶然与巧合往往给个体带来幸福或苦难 ,甚至改变个体一生的命运。偶然对于某些人来讲是机遇,对于某些人来讲则是地狱。按照哈代的哲学“偶然性包含着必然性。”《一个富于想象的女人》中的埃拉如果不是在一次去海滨度假时偶然住在自己崇拜已久的诗人特雷威的房间里,后而一切的故事都不会上演。实际上,生活从来就是多变的,不确定性的。那种一眼望到底的生活只是人幻想的一种假象。哈代被公认为 “一位对人生持公正态度的严肃作家。”他之所以将偶然摆在那样突出的位置上,就是为了表现生活的真实与复杂,鼓励人们去而对真实的生活,更大限度掌控自己的人生,才能拥有更幸福的生活。因此,偶然不会阻止人们追求的步伐,追求者要借鉴偶然,最终超越偶然。只要执着地追求,生活就可以别有洞天。

结语:哈代的这篇小说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文化和完美人性的怀念。人的一生都是在不同的需求的刺激下渐渐前行;幻想和迷狂使人充满原始的活力;在偶然与幻想中,人们发现了自身无限的潜能。他通过敏锐的观察,揭示了维多利业时代心灵和社会命运的深层内幕,彰显了作者对社会荒谬、人类困境的极度困惑和思考,外化了作者对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的艺术领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很有现代意味。

参考文献:

[1]哈代.哈代短篇小说集[M].伍鑫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哈代.哈代精选集「M].朱迥强编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3]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刘文荣. 19世纪英国小说史[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陈熹宇编选.哈代创作论集.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6]托马斯·哈代.哈代爱情小说「M].刘荣跃,蒋坚松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李 静(1975—),男,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讲师, 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埃拉哈代情欲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比埃拉 拉丁游子
米哈埃拉·诺洛茨和美之地图
启示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掌握情欲催化剂
The Tragical Cause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重口味身体穿孔
《白日焰火》:情欲秘语的性别修辞
情欲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