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残疾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2009-04-01 02:58谢红芳
山花 2009年6期
关键词:盲童父爱生命

柯罗连科(1853-1921),19世纪末20 世纪初俄罗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卓越的社会活动家,生于乌克兰。他一生受民粹派思想影响,以新闻为主要职业,站人民的立场上,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关注民情,在不断地揭露沙皇政府的专横暴虐的同时,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则始终充满了悲悯,同情,热爱和信任。他以自己优美的文笔,以自己的不朽的作品表现了“对人的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对那些作践人的势力的愤慨”并同时“表达了美好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为80、90 年代阴郁的俄国文坛带来的清新的气息。为了捍卫广大民众的利益,他还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事件的优秀作品,描述普通人的生活,其中有一部与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齐名的小说《盲音乐家》,一曲残疾人励志的凯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深受各国读者的喜欢。本文旨在解读支部作品中爱的主题,母爱的自私和狭隘,“父爱”的博大与精深,异性之爱的完美与浪漫,人民之爱的久远与深刻。充分说明爱是残疾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一、父母之爱

家庭是人类至情中温馨,关爱,呵护的发源地,家庭生活中具有血缘关系的母子(女),父子(女)之爱,更是一种最自然的,最基本,最稳固的情感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母亲安娜默不出声,只是偶尔表现出极大地痛苦,找不到说话和动作的机会,不停地从紧闭的双眼中挤出泪水,眼泪从沉重的睫毛中渗透出来,缓缓地流淌在她那苍白的双颊上。母亲像一只受了伤的小鸟那样颤抖着,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中,抽泣着……”母亲每次见到这盲童,她的心由于那心酸的痛苦而一抽。除此之外,母亲还以为“他的不幸的原因在于赋予他生命的人的某种潜在的罪孽,她把这样的现实的痛苦深深地埋在心里”。“年轻的母亲低下了头,眼泪滚滚流在她的针线活上。”盲童留给母亲的只有自责,痛苦和眼泪。母亲只要有可能,将会以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去庇护儿子。母亲老鸟过分护雏她为儿子营造了一个平静,安宁而不受外界干扰的暖房,但在这暖房里,儿子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母亲盲目的天性暴露无遗,她把盲童关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满足于一种平静,闭关自守的生活,远离生活的任何风暴和激情,免受任何外部世界的影响。自我牺牲的母爱是美德,可是这种美德是我们的兽祖先遗传下来的,我们的家禽也同样具有的——我们似乎不能引以自傲。因此,母爱的狭隘,缺乏远见,只注重生存,而不注重儿子个性,人格的全面发展,对盲童的教育及发展极为不利。

父爱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情感,它不仅包括父辈对子女无偿的给予(精神与物质),而且还包括父辈对子女施以正确的教育,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男性极具理性思维,比女性具有远见,因此,父亲在家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盲童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庄园主,关心的只是他的庄园,在文章中未做过多的描述。另一位主人公舅舅实际上就是父爱的缔造者和传承者。而他也面临不公平的命运:他的右腿没了,没有拐杖就不能行走。他的右臂也伤残了,除了拿棍棒以外,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但这位残疾勇士认为:“生命就是斗争,生命没有弱者的空间。”他曾经是一名骑士,在马鞍上升华了他的生命。“他也曾被摔在地上,他的生命不会是躺在地上的胆小鬼,更不会像趴在地上遭人践踏的虫子吧?他的生命不会懦弱倒要揪住胜利者的马蹬,乞求一些残羹剩饭儿苟且偷生吧?”就是这样一位舅舅在他的生命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他感到:发展这孩子的才能是他的使命,要竭尽自己的智力和影响力去抵消命运对这孩子的不公;舅舅马克西姆尽力去开拓这盲童对外部世界的印象,甚至冒着各种可能的震撼与精神的剧变的风险。因此,他邀请一位庄园主老斯达夫罗琴柯及其两个儿子来造访和做客,让盲童和外面的世界接触。他一直引导盲童追求的是一种“斗争的生活,动荡的生活。”他在夏天领着盲童与瞎子乞丐们漫游,直到道路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的时候回家,他的胸襟开阔了,在他的心灵里找到了容纳这些忧伤和不幸的空间。他的心灵在漫游中得到了恢复,他了解了别人的忧愁,不幸和哀伤,也了解了别人的欢乐。父爱无限,与母爱相比它是一种大爱,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父爱在盲童身上的作用远远大于母爱,没有父爱,他只能仅仅是活着,人生毫无精彩可言,更谈不上成功。舅舅以一名新战士的毕生事业去填补他的空缺。使他摆脱个人的小天地,走向人民,找到了生活真谛,理解生活的意义和真正的幸福。

二、异性之爱

爱情在文学作品中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主题,给人无私,崇高,忘我的精神体验。女主人公往往以真、善、美深深地打动读者,震撼着千百万人的心灵,熏陶和纯洁着人们的灵魂。柯氏在描述盲童成长的同时,也不忘记给读者奏响爱的颂歌。让我们重新领略了一曲王子与公主的爱情童话。生于较富裕恩爱家庭,父母又是老年得女,“这个小姑娘长着一双天蓝色的眼睛,金色的头发,辫着长长的辫子,集美丽,圣洁,聪明与一身,最主要的是她全身上下都呈现出一种非同寻常的沉着的模样,在她成人般的冷静的表情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温柔,动态的宁静。”她很善良,“她的举止中总给人一种友好礼让,宽厚的感觉.” 从相识到相知,从对小盲童的误解到得知他是盲童所产生的心灵的震撼,到后来遵守诺言一起在小山丘上玩,叶芙林娜逐渐帮助男孩孤僻,自私,敏感的性格。他们的起初的友情无论从精神上还是实际的生活中对盲童的影响都特别重要。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彼得罗经常帮助她功课,“她的出现给他的学习提供了机会,给了他一种愉快的气氛,这对他的心理上是一种鼓舞”。

爱情的力量对盲童来说是不可低估的,是他的事业成功的基石,使他的人生的更加完美。他们的爱情结晶“明眼小孩的”降临为这部残疾人的小说增添了亮丽的一笔,女主人公以她的善良,聪明帮助盲童的成长,以他们不代任何功利色彩的纯洁爱情成就了盲童的成功。他们的爱情是伟大的。

三、爱人民与人民之爱

亲情,爱情只是一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生活在世界上,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介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与普通民众站在同一地平线上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爱他们,并拥有他们的爱,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柯氏的这部小说中充分表现出了“爱人民”的思想。马夫伊奥其姆是个手上长茧,腿上穿着笨拙的马靴的粗俗的农民,可是他的心里却怀着和谐而神奇的乌克兰音乐,是对大自然真实的情感。盲童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快的掌握了钢琴的课程,但他并没又放弃对伊奥其姆笛子的爱和笛子所演奏的民族音乐的爱。这是盲童身上的亮点,说明他有着对劳苦大众,这些下层人物的爱,这也是他成功的基石。而这位马夫也表现出了对盲童的爱与喜欢。“只有伊奥其姆跟愿意听这盲童的演奏,不管是笛子还是钢琴。”他培养了孩子对音乐的热情,这成了孩子智力发展的核心,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兴趣,是他的生活丰富多彩。他利用音乐向孩子提供了有声音编织成的这个国家的历史知识,盲童从音乐中学到了祖国的历史,反过来也激发了他对文学的兴趣。小说清楚表明了民粹主义的思想---“到人民中去”,“热爱人民”。只有自己的国家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只有我们的民族文化才是具有持久魅力的,只有我们得人民才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马夫对他的爱培养了他对民间音乐的喜欢,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使盲童抓住了民间音乐的精华,为他以后音乐演奏深得人心的提供了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个来看,他与马夫之间的爱启蒙他的音乐天赋,成就了他以后的辉煌。

除了马夫之外,两个敲钟盲人和一群瞎子乞丐也是盲童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中一位罗曼7岁时失明,他说:“但愿你能够想得到世界还有比你的苦恼糟一百倍的事。”另一个盲人耶格尔,在寒冷中,他哆嗦着,咳嗽着,他没有暖和的冬衣,还是拉着系着钟的绳子……这两个盲敲钟人让他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故意流落街头,参加讨饭瞎子的队伍,让他感受他们的苦乐哀愁,“他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遮蔽从旷野吹来的冷风,他们不能像别人那样地走动,暖暖脚,只是互相偎依的在人群中御寒。他们不是凄惨地哼唱,由于肉体遭受的痛苦以及陷入极端无助的境地惨状而发出口齿不清的抱怨声”。起初哼唱的调子,变为忧郁的,低低的咕噜声,最后变为一阵长长,颤抖的叹息声,仿佛乞丐们可怜的恸哭声唤醒了彼得的自我记忆。老乞丐坎迪巴在战争烧坏眼睛,他用哼唱声挣钱来帮助一大群孤儿。他的胸襟开阔了,在他的心灵里找到了容纳这些忧伤和不幸的空间。他的心灵在长时间的漫游中得到了恢复,他了解了别人的忧愁,不幸和哀伤,也了解了别人的欢乐。他才找到了生活真谛。而瞎子乞丐的强有力的,引人入胜的哼唱声也成了他钢琴演奏中着力表现的内容,他终于成为了已为来自于人民,为人民的钢琴家。

彼得罗是幸运的,他有来自于母亲的呵护,有舅舅在精神方面的正确引领,在能力方面强有力的训练,受到爱情的滋润,过上了正常而又幸福的生活,并在音乐方面取得了成功。他的成功归根结底是他具有对人民的爱,对民间音乐的爱。与此同时,他又享有普通大众尤其是下层人民的爱,他了解他们的生活,并通过音乐反映他们的生活,从他的音乐中可一听到乌克兰树叶的沙沙声,潺潺的溪水声,悲怆的乞丐的哼唱声……总之,《盲音乐家》是一曲爱的赞歌,对于残疾人这种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做到不离不弃,关爱有加,但在给予爱的同时,也要激发和培养他的爱的本能,让他们学会爱,这才是最重要的。让世界充满爱,无论身份高低贵贱,身体健康与否,人人都应该享受爱,并学会爱,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此文为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俄罗斯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再探析”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 柯罗连科.余应龙译.盲音乐家[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6.

[3]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谢红芳,工作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

猜你喜欢
盲童父爱生命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父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父爱如山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浅析盲童生活化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浅析盲童生活化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